齐宏伟
6月17日凌晨2点45分,收到这样一条短信:“齐老师,我不知道该怎么和您说了,我真的受不了了,我真的不想活了,我想杀人然后再自杀。”是一个学生发来的。5月23日,韩国前总统卢武铉坠崖自杀。之前热映的电影《南京!南京!》,主角自杀,最后说出“也许活下去比死亡更难”。
这样全方位的“熏陶”,死亡难道真成了张爱玲所说的,不过是“打了一个美丽而苍凉的手势”?
中国人素来就有“死了死了”(liǎo)的说法。其实,死并不等于了。鲁迅写过一篇《死后》的奇文,后收入《野草》,对上述想法进行了严厉批评。这篇奇文开篇即写“我梦见自己死在道路上”,结果还能听到喜鹊的叫声和人们的脚步声、议论声,蚂蚁在脊梁上爬,青蝇停在颧骨上,爬到嘴唇和眉毛上,痒痒的,可自己就是动不了。后来,“我”被钉进棺材里边,可还是不得安宁,连勃古斋旧书铺的小伙计也跑进来推销什么明版的《公羊传》,还说是什么“嘉靖黑口本”,“我”愤怒又厌烦,他却说不碍事。他好不容易才走,结果,蚂蚁又在脖子上、脸上和眼眶周围爬了,“我”却动弹不得……
鲁迅的意思是说,死亡绝非事情的结束,只会使事情更糟,因为死者既已丧失了行动能力,更容易被人利用。指望通过死亡了结一切的想法,不过是逃避。鲁迅尽管很同情当时自杀的一位电影明星,但从根本上,他并不赞成自杀。
往上溯源,国人的死亡观跟道家学说有密切关系,老庄一直试图说服人相信生死不过是自然过程,“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但每个人骨子里都知道人的死亡跟花鸟虫鱼的死亡是不一样的。还有,就是跟儒家学说有密切关系,孔子老早就说“未知生,焉知死”,对死亡问题存而不论,这都注定了中国文化在死亡问题探讨上的肤浅。
西方文化一向重视对死亡的反思。古罗马思想家塞涅卡就提出“哲学就是学死”,这里的“学死”不是“学习怎样去死”,而是因死亡的拷问去学习怎样生,有所谓“向死而生”之意。到了帕斯卡尔,甚至把死亡意识提升到人的本质内涵角度来思考,他认为人是宇宙间一根脆弱的芦苇,一口气、一滴水都可以置人于死地,但人还是能比杀死他的宇宙更高贵,因为人知道自己会死。所以,海德格尔干脆把人定义为“有死者”,“畏死而生”并不是一般人所谓的“贪生怕死”,而是充分意识到死亡问题的严峻之后,珍惜活着的每分每秒。
这也是哈姆雷特思考“to be or not to be”的背景。中国文化没这样的背景,冯小刚导演的《夜宴》,无鸾只能说出“能死真好”这类平面化的台词。但哈姆雷特说的却是:“睡了之后还有梦,死了之后怎么能是一场空?”在那死亡的睡眠里,万一真有审判、真有天堂和地狱怎么办?因此,他才不敢自杀,陷入一再踌躇延宕的境地,这并不是所谓“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而是人之为人的本性。其实,丹麦王子复仇的故事早多次被搬上过舞台,但只有莎士比亚版才流传下来,原因就在于莎翁加进去的这一点点“延宕”,把对人的思考由平面变成了纵深,成就了不朽经典。
对《圣经》稔熟的莎士比亚知道,既然生命是上帝创造的,人就不是自个生命的主人,而是管家。随便杀人和自杀,都是对管家身份的僭越,从根本上缺少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
史懷哲也就此写过一本《敬畏生命》。他认为伦理道德的基础必须从敬畏生命的前提出发,所有促进生命发展、提升生命品质的动机和行为都是善的,所有戕害、践踏、侮辱和损害生命发展的动机和行为都是恶的,也正是基于这样的伦理观,拥有医学、神学、哲学、音乐四个博士学位的他,从德国跑到非洲加蓬的兰巴雷内,建立丛林诊所,帮助当地人跟病魔搏斗。1953年,史怀哲获诺贝尔和平奖,他把全部奖金连带演讲、演奏所得,都用来建造麻风病院,人称“非洲之父”。
20世纪获诺贝尔和平奖时最没有争议的两位,除了史怀哲,另一位就是在印度设立仁爱修会和“孤儿之家”的特蕾莎修女。特蕾莎修女曾被邀请参加美国总统的早餐会。她在早餐会上演讲,谴责美国人极随便的堕胎行为,她甚至说你们不要的孩子生下来给我吧。这可不是虚言,仅“孤儿之家”,从创立到她去世,就收养过6.7万个孩子。这么多孩子,哪有能力收养?特蕾莎修女却说:“对我来说,没有这6.7万的数字,我只看见这一个!”
他们是圣人,咱哪能跟他们比?有人也许会这样说。一个出国留学的学生对我说,老师带他们去河里捞鱼进行观察和实验,结束后,老师特地嘱咐大家要把鱼再送回河里,“因为这是从大自然借来的,还要还回去”。
对鱼都这样,何况对人与己的生命本身?我于是赶紧和发来短信的学生联系,告诉他:“生命可不是你自己的,你无权提前结束它。”
死,并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