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成刚
一、史无前例的中国留学潮
2008年,我们迎来了迄今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最大的一波留学潮。
统计数据不能说明一切,但它能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我们身边正在发生的变化。据教育部最新统计,从1978年到2008年底,我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达139.15万人。2008年全年出国留学人数达17.98万人,攀上历史巅峰。在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这些发达国家的知名院校中,中国学生人数占到了所有国际学生的1/5,在有些国家甚至占到了一半以上。
如此广泛的留学热情并不是偶然的。事实上,这一切均来自留学外部环境的不断改善和人们对留学认识的不断加深。
美元、澳元、欧元等多种货币对人民币的汇率一路下滑,这在客观上大幅度降低了中国学生的海外留学成本。1999年我在英国工作的时候,1英镑可以兑换15元人民币,今天1英镑大概只能兑换9元多人民币;当年在澳大利亚的时候,1澳元可以兑换6元多人民币,现在只有4.3元,都便宜了将近1/3。从这个意义上讲,现在留学的经济门槛已经大大下降。
同时,国外高校原来相当一部分资金来源于政府拨款和企业捐助,随着金融风暴的加剧,这方面的资金相对会紧缩,美、英、加、澳等国的学校会全力争夺海外留学市场,弥补学校可能面临的资金短缺,这就意味着海外学生留学机会的增加。
另外,各留学大国的签证政策和就业政策进一步放宽,中国学生海外求学和海外工作日趋方便。比如,为了给留英学生更多的支持并提供更公正、简单、透明和高效的签证服务,英国政府自2009年3月31日开始实施新的留学签证体系——“计点积分制”以及“毕业工作类别签证”,以取代原有的国际毕业生计划和苏格兰招贤纳才计划,使在英国取得学位的毕业生在完成学业后,可以申请在英国逗留两年时间找工作,这大大增加了学生的就业机会;加拿大政府放宽签证政策,将留学担保金历史记录的要求从18个月下降到12个月,在加拿大学习两年的专业课程毕业后就可获得3年的居留权;澳大利亚移民局调整各国学生签证风险类别,如中国的语言类学生签证570、研究类硕士博士签证574和预科等非学历课程签证575,并将Level4的高风险调整为Level3的中等风险;为了吸引国际学生,日本政府则提出了“30万留学生计划”。
但留学热情高涨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人们对留学认识的变化。30年过去了,人们目睹了改革开放和出国留学所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变化。面对21世纪日益严峻的职场挑战和生存空间,人们了解到,留学是个人寻求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一条重要途径,是提升自己、振兴民族的一条有效途径。
尽管百年不遇的金融风暴席卷全球,世界的步伐似乎放慢了,但它丝毫没有放慢中国人走出国门的步伐。第十四届国际教育巡回展的空前盛况,雅思、托福考试报名的一位难求,出国考试培训班的火爆场面,新东方出国咨询大厅的人头攒动,都在见证一股势不可挡、史无前例的中国留学潮。
二、从盲目走向从容
中国比较正规意义上的留学教育仅有100多年的历史,这中间涌现了3次颇有影响的留学大潮。第一次留学潮出现于20世纪初期;第二次留学潮是在“五四运动”之后;第三次留学潮直至20世纪70年代末才出现,它是改革开放即中华民族第三次民族觉醒的产物,也是改革开放的必然产物。三次留学潮几乎和中国近现代的发展历史相伴始终。三次留学潮一浪高过一浪,如果将这三次留学潮加以比较,有一点不容置疑,第三次留学潮规模空前、影响巨大,人们强烈的留学意识也是前两次留学潮所不能比拟的。
不过,今天人们的留学意识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在经历了一次次的选择和探索积累而来的。我们从懵懂到理解,理解也是从片面到全面。我们有过盲从、迷茫和彷徨,我们记得有关“留学垃圾”的讨论,有关“海归”变“海待”的辩论,留学生受到过歧视和不公正的待遇,但是我们都坚持走过来了。随着我国国力的不断提升、文化交往的频繁和留学资讯的日益透明,中国巨大的留学群体也变得越来越成熟、越来越自信、越来越理性,并在留学生年龄、留学目的国、专业选择以及留学决策过程等方面表现出这个时代的新特点。
留学群体越来越年轻,留学低龄化趋势日益明显。该群体由以前的大学生为主体,逐渐向高中、初中生扩展,初中毕业生到国外读高中,高中毕业生直接报读国外大学本科的人数呈迅猛上升势头。在新东方前途出国咨询公司办理留学申请的学生中,中学生留学比例已占留学总人数的70%以上,这个趋势每年都在以两位数的速度递增。越来越多的学生和家长意识到,出国读本科将会使学生在就业市场上更有竞争力。国外的本科教育是集体教育,需要学生不断参加各种活动,进行交流,学生能以非常快的速度渡过口语、听力、西方文化、日常习惯等难关。到了本科高年级,优秀的学生已经在西方大学如鱼得水。目前国内的大学普遍沿用中学教学模式,对学生的评价以考试为主,这大大限制了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发展。大学四年是锻炼学生想象力、创造力、独立研究能力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形成的能力对整个人生的影响都是巨大的。国外的本科教育相比之下让学生更具竞争力。
留学国别的选择逐渐呈现多元化的趋势。目前中国有数十万留学生分布在世界上109个国家和地区,是世界上留学生分布最广的国家。随着留学的升温,中国留学生选择的国家也逐步从发达国家向中等发达国家、甚至是发展中国家延伸。除了传统的留学热门国家——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热度不减外,其他国家的中国留学生人数也在成倍增长,甚至西班牙、阿根廷、埃及等国的院校也开始成为留学目的地。
留学专业的选择趋于多样化。过去学生的专业选择大多集中在商科和计算机专业,现在的选择则越来越多,体育管理、国际传媒、物流、酒店管理、机场管理、房地产管理、汽车设计等一些新专业开始崛起并迅速升温。留学人员不再一味选学商科,前辈的教训以及市场的不断调整让学生和家长在这个选择中变得更理性。现在选择学习工科、在行业中属于长青树的一些专业也越来越多了。
留学计划日益理性和成熟。面对众多的选择,盲目根据单方面因素来选择留学国家的情况日益减少。学生问的问题不再是简单的“老师,你觉得我能出国吗?”,“你觉得我到哪儿去最好”。无论学生还是家长都在提前计划,在留学国家和专业上更是深入分析,将学校的综合排名、专业优势、地理位置、学费和生活费、实习就业前景、申请成功率,移民环境和职业发展等因素综合起来考虑,通过不断咨询和策划,调整自己的计划,选择更理性,更有目的性。
改革开放30年,我们面对留学从未像今天这样坚定、自信和从容。
三、留学大潮中的漩涡和逆流
今天的留学热并没有换来人们异口同声的赞美,怀疑态度以及人们对留学市场的忧虑和责问从未停止过。中国的留学市场还没有完全成熟和规范,还有许多有待改进和完善的地方。这些潜伏的危机如果不加以重视,蒙受损失的将是家长和消费者,更重要的是会影响广大学生的职业发展和个人前景。
首先,国际教育资源良莠不齐,鱼龙混杂。众多的国外机构纷纷到中国招生或者设立办事处。直接招生对国内学生来说有了面对面了解学校的机会,但也让一些“野鸡大学”趁机进入。而国外出现的私立学校破产、倒闭等事件,直接损害了我国留学生的利益。自2003年教育部公布“第一号留学预警”以来,至今共发布了40多条留学预警。毫无疑问,部分中国留学生和留学家庭为此付出了沉重的经济和精神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