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 杰
《南京!南京!》公映了,得力于中国电影不分等级的制度,据说为了照顾少年儿童观众,剪掉了20分钟的血腥暴力镜头。
这样一剪,就增加了电影的“客观中立性”——日军残杀中国平民的“历史铁证”消失了,相反,日军攻占南京之后的太鼓祭祀,一不血腥,二不暴力,充满了“文化深度”,居然还一刀不必删剪,加强了日军的威武形象。尤其是几个仰拍角度,把站在平台上击鼓的日本武士,在阳光之下,显出十足的阳刚味,真是一支“威武之师”。《南京!南京!》最后这几个日军击鼓的体育项目,不只教人误以为是日本大导演市川昆的《1964年东京奥运会》的日本运动员出场阵容的风格,叫人一揉眼睛,还差点以为是1936年柏林奥运会纳粹德国的莱妮·里芬施塔尔歌颂日耳曼民族的大手笔。
《南京!南京!》是一部别开生面的好戏,要点就在这里。观众一心以为,会看到的是日军在南京屠城一个月的足本,引证“死难者30万”的官方数字。可是导演着墨在“慰安妇”的主体戏,而且还时时强调,日军杀人有“政策”,要把军人和平民“严格分开”。编导忠于史实,让观众看到,原来慰安妇也有日本女人,其中的一个,名叫小百合,还害得多情种子,日军主人公角川苦苦相思了一回,浪漫之情,尤为动人。
实际上,《南京!南京!》的主人公,不是高圆圆演的姜老师,不是刘烨演的英勇就义的国军,更不是范伟饰演的胖翻译唐天祥,而是面目清秀的日军角川。影片的第一个镜头,就是角川在行伍途上,坐在路边,抬头凝望着青灰的天空。导演抢先向观众提出了角川的“视点”,片中许多情节,包括最后枪杀姜老师,皆以日本人角川的视点出之。电影角色的视点,众所周知,也是一种话语权。中国的战争电影,从《平原游击队》开始,话语权都牢牢掌握在李向阳之类的我方英雄手上,然而这一次不一样了,日本的观点,也充分“包容”了一下,不但照顾了中日关系,还确保影片能突破框条,解放思想,成为中国抗战电影系列一座新世代的里程碑。
除了角川,另一个日本军官伊田,虽然杀人如麻,也有“人情味”的一面:他进了城,逗着中国的小孩玩,给他们糖吃,带他们一起上街,这个场面,叫人想起姜文的《鬼子来了》。伊田的名言,是“活着比死更难受”这句话,为中国人的老话“好死不如歹活”提供了某种哲理上的“互补性”,也许受了这句话的感召,唐天祥明明有机会逃生的,由于日军“只能活一个”的规矩,他与一个不知名的老乡毅然交换了身份,自己赴死了。殉难之前,伊田给他点烟,勉励他“一路走好”,然后,唐天祥笑着说:“你知道吗?我老婆又怀孕了!”这句含蓄又辛酸的话,比从前看抗日英烈的标准台词“杀吧,中国人民是杀不尽的”之类。有了艺术上的提高。看了《南京!南京!》,我们才会为中国电影在艺术之路上的迈步而可喜,又为这一迈步,毕竟耽误了许多年而惋惜。
由于影片的多个片段,有这种可疑而可堪玩味的“思想灰色地带”,不知道《中国不高兴》的知识愤青一族,对于一些貌似“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的场面,作何诠释,有何感想?《南京!南京!》的最大看点,正是其整体的“客观持平”,而且因中国电影缺乏分级制,是官方的剪刀协助达到了“持平”。相比之下,李安的《色戒》,女主角王佳芝,何尝不是像角川一样,在残酷的战争之前,因为性爱爽了一把,而对各自的民族使命感产生了动摇,为什么王佳芝的形象,与传统抗战电影《野火春风斗古城》里的金环不同,遭到了猛烈的批判,反而角川这个日军角色,相当正面,与老演员方化扮演的“日本鬼子松井”之流,大相径庭,就没有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这个问题,不免让人略有纳闷之感。
无论如何,《南京!南京!》是一出好戏,好在不太“中国”,好在整个调子上,跟60年代的李向阳们,在形式上分道扬镳,艺术创作就是这回事,在黑白之间,灰色更引人入胜;在阴暗和光明之间,还有许多艳丽的色彩,《南京!南京!》描写的人性色彩很丰富,虽然是黑白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