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天下

2009-05-29 06:23
微型计算机 2009年21期
关键词:智能产品设计

这里是《微型计算机》与读者互动的平台,欢迎百家争鸣、畅所欲言。如果你关注IT行业发展,如果你眼界独到、观点犀利,欢迎在此留下你的声音。投稿邮箱:tiand@cniti.cn。

MOTO未来之路依然曲折

郭铭

已经说不清MOTO最后一次引起我钱包的注意是什么时候了。笔者看来曾经的RAZR系列设计真的很惊艳,配合自家非智能系统,用起来颇为顺手。再往后昔日赫赫有名的品牌就逐渐淡出了我的视野。

这几年MOTO时运不济,私下认为纯粹是RAZR的成功让它躺在普及量和钞票上,乐此不疲地使用稍微改改就拿出来卖的策略使然。直板从E398开始,翻盖启用V3流设计开始,两大系列就鲜有突破的变化。直到iPhone引领触摸大行其道,全键盘的黑莓有美国总统奥巴马“代言”,诺基亚、三星、LG、宏达纷纷顺应潮流推出新机之时,MOTO才感到压力倍增。纵观这几年MOTO的新机,采用诸如WM或是Linux的智能系列销量未见大的起色,全键盘或是大屏手写也只是昙花一现。说到底症结还是在于它的反应力和产品已经无法适应现今变化多端的手机市场,或许抓住谷歌免费的Android智能系统是条不错的出路。媒体预测在2013年前后该智能操作系统将占据手机智能系统占有率第二的宝座。有谷歌为后盾,又有市场的追捧和其它厂商的同类产品探路,似乎看起来MOTO自行修改起名为BLUR的新一代智能触摸手机未来一片光明……可事实真就如此?

依笔者来看未必!Android如何热门,技术支持如何完善,终归是要由手机厂商自己来进行软硬件的搭配与再设计。同在智能手机领域打拼摸索许久的三星、宏达这样拥有完善设计流程,和系统供应商捆绑在一起不同。习惯封闭系统的MOTO缺乏技术上的沉淀,更缺乏不断用推陈出新完善自我、完善产品的决心。仅仅依靠一两款造型不算出众的新品牌去打市场,从对手玲琅满目的同类手机中争抢份额谈何容易。

革命尚未成功,MOTO仍需努力。已经快被边缘化的MOTO倘若真有决心将该智能系统拓展到现有产品线,并针对不同配置的手机有针对性的优化调整系统,假以时日说不定还会重现当年RAZR的辉煌。

Windows 7不值得骄傲

金名

本月底,微软万众瞩目的零售版Windows 7即将于消费者见面,但被微软视作重大发行背后,却无法掩盖系统版本号为6.1(Windows Vista为6.O)不争而无奈的事实。

的确,在Vista发布之后的恶评如潮让微软承受了很大压力,也让软件巨鳄更加认真地审视操作系统对用户的意义。在三年时间里发布两个Service Pack,并汲取先前操作系统的不足而推出的Windows 7可以说是踩在Vista的尸体上前行——这样的操作系统不可能会比Vista更糟。无论是一向刻薄的行业分析家给出的热评,还是低迷市场的强烈期盼全都是因为作为绝对主流操作系统的Vista失败所引起的正常反应。试想,如果Vista空前成功,鲍尔默还会为Windows 7的今天骄傲吗?

但毕竟Windows 7来了,诚然它拥有比Vista更出色的表现,但终归只是一个0.1的版本递进。小数点后多出的一位代表了很多含义:那是微软本可以在Vista发售时就履行承诺的证明,那是微软在权衡投入产出后做出最有利于自己的商业判断,那是也是微软强迫全球PC用户买账心不甘情不愿做了三年测试的最好证明。诚然如微软所说,Windows7是值得用户从Windows XP升级的系统。但或许我们把Windows 7看作是Vista的下一个Service Pack更恰当,披了件华丽的外衣,而本质却依旧是Vista。在看似美丽的水面下难以掩盖的是与6.0前辈同宗同源的弊病,玩家们在半年的Windows 7体验里遇到数不清的诡异问题,有些是因为兼容性不佳,有些则干脆可以称作是莫名其妙,同Apple用全新代码堆砌的完全64位操作系统雪豹相比,Windows 7真的只能算做一个不很出色、姗姗来迟的补丁合集,它只是做了Vista当年就应该做的事情。将这样的Windows 7视作里程碑般的巨作。我实在搞不清微软的用意。那么预计在2012年之后问世,版本号为7.0的Windows 8算什么呢?

云计算并不安全

方汗

在各大云厂商发布相应云计算平台的时候,都信誓旦旦保证云计算环境是如何安全、可靠,配备多少多少网络数据服务器,拥有多少多少的安全保障体系。前不久,微软旗下Danger公司由于服务器出现故障,致使Sidekick手机用户的个人数据丢失。微软称,Sidekick用户数据的丢失是永久性的。Sidekick手机运营商T-Mobile也声明:“我们的团队仍然在夜以继日地工作,希望能恢复用户丢失的数据,但成功的希望很渺茫。”这一事件无疑给热炒中的云计算、云存储当头一棒。

结合之前谷歌尴尬地承认不小心泄露客户私人信息的事实。看来,我们对于以安全,可靠自居的云计算,不能太迷信,现在需要一个清醒的认识。对于个人重要的信息和数据,必须做好本地备份。自己拥有的或许才是最安全的,别—不小心被“云”忽悠了一把。同时,这个事件也给微软等大力推广云计算的厂商敲了警钟,不要以为自己的云存储服务器就是世界上最安全、最可靠的,遇到不可抗力的因素,一切都将是幻化为浮云。

此次事件也是对云计算这种新模式提出了质疑,云计算和云存储都在网络上执行的安全性有待商榷。个人认为,不能把所有鸡蛋放在用一个篮子里面。所以不妨对所有的数据提供本地或网络的方式进行灵活存储,而不是单纯的将云存储变成一个“云仓库”,任何数据都从“仓库”拿,如果哪天不走运仓库失火,这样的损失实在难以挽回。看来,思科CEO钱伯斯称“云计算是安全恶梦”、Gartner公司称“云计算最初就没安全设计”、“云计算是安全脏水”……并不是危言耸听。

除了云存储硬件以及云计算模式,云网络环境的安全性如何保证也是需要考虑的。在未来,云计算一旦普及,云网络面临的安全威胁更加大,同时攻击的目标将更加明确,网络犯罪将可能集中在云计算中心爆发,以微软、谷歌等为首的云计算平台将受到巨大挑战。加强自身的云计算网络安全也是重中之重,包括网络防火墙、防病毒软件等。

风水轮流转,今天到谁家?

邬学亚

话说这世间原本没有粉丝,看多了《微型计算机》也便分了出来。AMD和NVIDIA两家的显卡产品在市场搏杀,室友们也竞相分成两派。每日卧谈会都唇枪舌剑,从争论核心技术谁优谁劣,到什么时期什么样的显卡更值得购买。尤其是看完10月上《微型计算机》有关Radeon HD 5800系列显卡的报道,更是让AMD和NVIDIA两家市场上的战火蔓延到寝室。

在我看来,AMD和NVIDIA的产品在市场来针锋相对多年,现在前者的产品线愈发灵活多变,用高端单芯片叠加作为旗舰,或将参数合理阉割作为低端型号,既节省了设计成本又缩短了产品的上市时间。按AMD官方公布的产品路线图,明年第三季度会发布延续R600构架采用32nm的R900系列产品,这对第三季度财报已经出现止跌迹象的AMD来说是个难得的喘息机会。反观NVIDIA近几年的独立显卡业务不断受到各方面的威胁,我想这可能是因为设计思路与AMD的不同,导致产品更迭拖沓。自GT200开始,感觉NVIDIA便陷入两难境地,一方面是大而全的设计思路,另一方面是晶体管暴增引发的热迁移和功耗问题。虽然性能的确称得上王者,但面向普通消费者的中低端产品线却备受竞争对手的侵扰。我身边不少同学都本是向往使用NVIDIA显卡,最终却不得不因为各种原因妥协购买AMD的产品。不知道代号为“Fermi”的全新构架GT300能否在竞争对手R800与R900的夹缝里抢滩成功。想要兼顾专业应用的同时还要控制民用市场,我觉着很难。俗话说得好,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我对能否在明年三月前在零售市场看见货真价实的GT300表示怀疑。

面对这样类似于半代竞争,每半年相互领先的局面来说,最终获利的依旧会是我们这些普通的消费者,因为只有AMD和NVIDIA迫于相互压力而不断优化产品结构的同时降低价格刺激消费,才能够让我们这样手头预算不足的学生获得真正有性价比的好产品。

猜你喜欢
智能产品设计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2015产品LOOKBOOK直击
新产品
下一个酷产品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