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生数学学习评价的探索与研究

2009-05-28 07:48
新校园·上旬刊 2009年10期
关键词:建构评价过程

赵 雯

一、课题研究提出的背景

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主要是进行课内知识的一维评价,这种评价完全是在极其狭窄的范围内进行。随着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和发展的不断深入,如何科学准确地评价每节数学课的成败与得失,如何改革现行的教学模式中一些不利于学生主动发展的评价方法,显得越来越突出。本实验拟对这一问题作初步探讨与研究,以期引起同仁深入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

在认真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与《中小学评价制度与考试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发展性评价体系,树立了“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新的评价理念,努力实现评价的教育性、激励性、发展性功能,以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与多元化的评价内容,有效地促进整个课改实验的进程。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新理念,以促进每个学生在已有水平上的可持续发展为本,建构和实验评价模式,使评价与学生发展同步。注意评价指标多元化,评价主体多样化,评价方法多样化与互补性,注重评价的导向、改进、形成、激励功能作用,有利于学生及时明确努力方向,体验成功,建立自信,促进发展,进行完整的学习。

2.立足班级授课制的学科教学实际,将评价运作方式自然融合于小学数学教育教学全过程,切实促进教与学的互动相长,有利于教师改变教育观念,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及时了解学生学习需要,及时分析、调整、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3.符合学科教学过程管理的实践需求,注重研究实验那些在教学环节中不可或缺的、可作为现阶段教师职业基本技能的、可纳入学科教学过程管理常规的学生发展过程多元化评价方式方法,便于城乡学校启动推行,有利于因校制宜,加强教学过程管理,推动评价的研究与发展,不断提高学校办学水平。

四、课题研究遵循的原则

1.主体性原则

教师要转变传统教育评价观念,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不断提高主体的创造性品质。

2.发展性原则

评价应是一个交流的过程,教师必须乐于“听取学生”,只有在和学生相互交流中进行大胆的猜测、假设或推断,才能正确刻划学生的学习,有针对性地改进学和教,促进每个学生获得最大发展。

3.开放性原则

教师和所有的学生都参与评价过程。在正式评价开始之前,每个学生都应被告知他需要做什么,他将如何展示自己所学的知识及评价的结果是什么。

4.合理性原则

评价应使对学习的有关推断具有合理性。这一原则为教师给学生打分提供了科学依据,学生的答案有无道理,是否合乎逻辑,如果是,给最高分。

5.平等性原则

多重智慧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有多重智慧结构,用同样的方法去评估学生,对学生是非常不公平的。因此,评价应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教育工作者要面对有差异的学生实施有差异的教育,求得有差异的发展。

五、课题研究内容

科学构建数学学习的评价模式。以不同类型知识的表征为基础,依据知识建构过程的特点设计测验来测量与评价知识获得,坚持对学生思维因素和情感因素相结合,对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评价相结合,对数学学习活动结果和活动过程的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制定评价内容与评价标准。

1.建立开放式的评价体系

现代教育评价强调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把考试作为教学全过程的一个部分,通过考试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让更多的学生享受到考试后获得的成功的快乐。

2.建构一个系统、动态的评价体系

评价内容的全面性和系统性。在创造教育模式下,对教学效果或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不单是指学生所学知识的记忆多寡和解题方法熟练程度,更主要是对学生所有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进行考核。对知识实际运用能力的考核应是用知识来解决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其动手、动脑能力。

评价过程的动态性。对于学习成绩,无论是提高还是下降,都应给予鼓励,不可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挫伤学生的创造欲望。

评价方式的多样性。对学生的评价主要采取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笔试、口试、面试相结合;师评、自评、互评相结合。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

1.备课阶段

建构和运作诊断性评价,着力了解和分析学生赖以发展的基础,作为备课依据。备课阶段诊断性评价的方式主要有:

(1)调阅学生相关作业、测试卷,发现问题,进行归因分析,拟订相应的教学策略。

(2)设计微型抽测,时间一般控制在数分钟之内(或以专项作业形式出现),分析测试结果,拟订教学对策。

(3)回忆、观察、访谈、问卷调查,主要用于诊断学生生活经验、学习动力、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学习环境等有关状况水平。

2.教学阶段

建构和运作形成性评价,使评价与学生学习动态过程中的具体的、即时的发展需要协调同步,注重评价对学习的形成功能、激励功能和对教师教学行为的改进功能,增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完整性,促进学和教双方的互动相长。教学阶段形成性评价一方面应在安排教学计划、单元集体备课和教师个人备课中精心准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适时用于引导、激励、反馈、调节;另一方面应在教学动态过程之中及时发现事先没有预计到的异常情况,对症析因,及时调整教学,其中涉及学生发展和教师提高的典型情况,教师应做简明记载。

(1)课堂观察记录。主要用于有特殊需要的学生,以便分析其发展困难、发展特点和发展轨迹。

(2)作业面批记录和归因分析记录。主要针对有特殊需要的学生,目的同前。有条件的学校亦可采用复印典型作业后写上面批记录的方式。

(3)可以后追记的教学行为调节记录。要求教师在本节课备课笔记的适当位置记录:备课没有预料到的倾向性问题;教师的对症析因;教师教学行为的调节、改进方法;效果。

(4)尝试建构使用学习过程评价记录表。

3.期末阶段建构总结性评价

教师应面对学生本期发展的总体趋势,包括数学学习态度、兴趣、自信心、方法、习惯、能力(包括实践、操作、交流、合作、思维能力等)、创新意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整体发展状况,采取笔试、口试、面试等结合,学生自评、互评、家长参评和教师评定结合,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以健康的心态、发展的眼光、客观评价本期发展过程,体验成功,总结经验,看到不足,明确方向,建立自信,欣赏同学,持续发展。教师本人也应从中获取改进工作的依据,找到提升教育教学水平的新起点。

七、课题研究的成果

1.有利于学生发展

(1)学生主体性得到增强。由于实施评价,有利于营造民主和谐、体验成功、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因而大多数学生能以主体的身份,正确进行角色定位,进行完整的学习。

(2)数学成绩达标率显著提高。由于评价融合在教学全过程,与学生学习动态过程中具体、即时的发展需要协调同步,使有学习障碍的学生获得发展转机,成绩达标率显著提高。

2.有利于教师科研水平的提高

(1)为教师参与教育评价的实践和研究创设了条件。教学中全面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师生配合默契,课堂气氛异常活跃。这些都为教师参与教育评价创设了条件。

(2)有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师认真收集各种反馈信息,把这些信息作为检查学生、评价自己教学上的不足的材料,及时调整教学方案,改进教学方法,研究教学策略,使评价目标更有效地服务于学生,作用于教学,全面提高教学质量。[e]

(山东省济南市文化东路小学 250014)

猜你喜欢
建构评价过程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建构游戏玩不够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圆满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