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静 王爱美
一、备课是一种策略性研究
备课是教师教学的首要环节。只有备好课,才能上好课。因此,备课是一种策略性研究。一是要深入研究新课标和教材,只有吃透新课标和教材,才能把握教学的目标和教学的重难点。二是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找准学生认知的起点,找准教学的切入点,才能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教学从哪里开始,要认真推敲。起点太高,学生不容易入门;起点太低,学生不感兴趣。因此,备课时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做到心中有数。三是收集整理信息资料,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有针对性地收集相关资料,才能整合教学,发挥其作用。四是设计教学目标,这是备课的重点之一,教师在把握教材和课标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学情和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合,设计教学目标。设计课堂教学目标可以从课程标准、单元提示、课文预习提示、文本特点、文中的小泡泡、课后思考练习和学生学情等方面确定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教学环节,每一个具体的教学步骤,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选择的教学方式方法,都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认知规律,都要紧紧围绕实现教学目标这一方向。五是设计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即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案,教师要考虑如何为学生营造学习环境,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引导学生有效地学习等,它包括导入、目标的提出、教学的过渡、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习方式、提问的方式、教师的讲解、教师的点拨、课堂的评价、板书的设计、习题设计、教学的机智、教学的小结等。由于教学目标的多元性、教学对象的多样性、教学策略的多变性以及教学情境的复杂性,课堂教学设计要注重灵动、变化、创新和生成。
二、上课是一种实践性研究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和主渠道。课堂上,教师一是要更新教学观念,发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作用。二是要改变教学模式,变讲解式为引导式,多引导,少告诉,多学习,少讲解。三是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教师要抓住教学中的关键环节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掌握运用。四是教师的课堂评价要准确灵活,多采用激励性评价,少责怪限制。课堂教学要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学习、突出学科的特点、展示教师的教学个性、追求教学效果、凸现整体感受等,要抓住课堂的主要环节,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
三、听课是一种比较性研究
教师在听课时,要有意识地把别人的课同自己进行比较,同其他教师比较,分析自己的教学设计与上课教师的课有什么不同。在听课时,听课教师要做到听、看、记、思有机结合,认真做好听课记录。听,主要应听:①教师是否体现新课程的理念、方法和要求;②是否重点突出,详略得当;③语言是否流畅,表达是否清楚;④是否有知识性等错误;⑤是否有创新的地方;⑥教师的思维是否宽泛,学生的发言是否准确。看,主要应看:①看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发挥。如教态是否亲切自然,板书是否规范合理,教具运用是否熟练,指导学生学习是否得法,处理课堂偶发问题是否灵活巧妙;②看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如课堂气氛是否活跃,学生是否参与教学过程,全体学生的积极性是否得到调动,学生正确的学习习惯是否养成,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得到培养。记,原则上听课笔记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学实录,一般要记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师的重点提问、学生的典型发言、师生的互动情况、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中的精彩点和教学中的失误等;二是教学点评。思,主要思考:①教师为什么这样处理教材,换个角度行不行,为什么?②对教师成功的地方和不足或出现错误的地方,要思考原因,并预测对学生所产生的相关性影响;③如果是自己来上这节课,应该怎样上,进行换位思考;④如果我是学生,我是否掌握和理解了教学内容;⑤新课程的理念、方法和要求等到底如何体现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并内化为教师的自觉的教学行为;⑥这节课是否反映出教师正常的教学水平等。
四、写教学后记是一种反思性研究
教师上课后要认真进行教学反思,反思自己的教学得失,然后写教学后记。一堂无论“成功”或“失败”的教学,都值得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教学理念,进行客观地教学反思。教学反思,可以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去反思,去思考。从教的角度,如教学方法的运用,媒体的使用及其有效性,重难点的处理,教学讲解的恰当、难易等。从学的角度,包括学生学的过程、学习习惯、学习方式、学习品质等。具体地讲,一是记教学过程中的“亮点”;二是记教学过程中的“败笔”;三是记教学过程中的“偶得”;四是记教学的“智慧火花”;五是记学生学习中的“拦路虎”;六是记“再教后记”。教完每一节课,应坐下来,静下心来,思考一下这堂课的得与失,根据这节课的体会以及通过多种渠道反馈的教学信息,写一写“再教后记”,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改进,才能比这堂课更精彩。[e]
(山东省聊城市高唐县严集联校 252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