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 顿 姚启慧
网络新闻传播内容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由网络编辑的素质所决定。作为“网络信息的把关人”,网络编辑的社会责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网络编辑的基本素质
有人说,网络编辑就是网络搬运工,每天的工作无外乎就是“复制粘贴”、“粘贴复制”的简单劳动。从网络编辑的工作形态上看,确确实实在复制粘贴,但事实上,网络编辑是负责收集、整理、加工、编辑各种信息并及时将其发送到网络。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曾如此定义“网络编辑”:是网站内容的设计者和建设者,主要对网络信息进行采集、分类、编辑,并通过网络向世界发布,接受网民的反馈。
“网络搬运工”可以用来形容一个平庸的网络编辑,但是要做一个优秀的网络编辑就不那么简单了。优秀的网络编辑必须具备高度的新闻敏感。树立强烈的把关意识,承担应有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新闻敏感是一种素养,它是编辑记者对事实中新闻价值的发现和辨别的能力。从新闻价值的角度看,新闻敏感是对新闻事实中新信息的发现和辨别能力。新闻敏感是传统媒体编辑记者的核心素质,不仅适用于网络媒体的新闻从业人员,而且,由于网络媒体海量信息瞬息可以更新的优势,以及与数以亿计的受众(网民)的互动性特点,因此新闻敏感对于网络编辑的要求应该有过之而无不及。
不难发现,一些来自传统媒体的新闻,经过网络编辑的处理,往往会做得更醒目、更集中、更吸引人,传播效果和社会影响也更好。即使是对同一条新闻的处理,不同的网络媒体也会有很大差别,体现出不同的水准,这正是新闻敏感这一素质的不同所决定的。实际上,网络编辑在把传统媒体的大量新闻编辑整合到网络媒体上来的同时,更应该利用网络的开放性和灵活性,积极组织广大网民参与话题讨论等互动活动。因此,不同网站实力的比拼,实际上主要是网络编辑素质的比拼。
另外,网络编辑的一个重要的技能是主动学习,因为网络作为一个新兴的媒体,需要从传统媒体那里学习很多东西。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编辑作为网络内容的设计者和建设者,其个人素质对网站本身的影响要直接得多。要成为一个优秀的网络编辑,就必须从传统的媒体中吸取宝贵的经验,不断探索创新,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新的表现形式和发展方向。
网络信息的把关人
网络编辑颠覆了传统媒体的编辑模式,也带来了新的难题,比如信息超载,不易过滤;追求时效,真假难辨;网络暴力,疏于引导等。这些都对网络编辑的素质和责任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网络空间的风险传播呈现出舆论多元化、信息流动的高度自由化等新特点,因此面对危机事件的发生,网络编辑首先应认清自身担当的角色和责任。
网络编辑在风险传播中应充分发挥“把关人”、“资讯人”和“舆论引导者”的角色功能。风险传播的全球化、知识性和不确定性,对网络编辑提出了特定的素质要求。除了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知识素养和较强的学习能力外,网络编辑还应当不断提高以下能力。
1信息整合能力。面对庞大芜杂的信息世界,网络编辑担负着信息汇总、传播把关、发言导向和选题策划等多种职能。
2新闻判断能力。网络的开放、网民的参与,使网络编辑时刻面临着信息超载的困境。尤其是重大突发性事件发生初期,信息流动的活跃度和自由度超乎寻常,同时也给虚假信息提供了孳生的空间,从而导致风险的蔓延,这就大大增加了网络编辑过滤、汇总和把关的难度。网络编辑须把好政治关、事实关、知识关和修辞关。
3舆论组织能力。网络的交互性使得网民成为新闻生产的一分子,由于网民的立场、心态、表达方式复杂多样,加上网络空间的隐蔽性、虚拟性,因而呈现在网络上的舆论形态大多零散杂乱,令受众难辨真伪,甚至产生负面效应。这就需要网络编辑时刻提高警惕,用理性战胜情绪,正确履行导向职能,借助网络技术的先进性做好舆论的引导者。
置身全球化的环境中,当代中国因迅猛的发展速度和巨大的社会变迁正在进入一个“高风险社会”。作为互联网空间的“把关人”,网络编辑的角色就显得尤为重要。点击率是衡量网络媒体传播效果的核心指标,追求速度、关注度是其天然的传播动力。但是,当重大事件发生时,网络舆论通常表现出爆发性、情绪化等特征,极易造成风险的扩散。2008年初,轰动全国的“艳照门事件”,因主角牵扯到明星,引来众多网民疯狂地浏览其黄色图片,甚至影响到在校学生。此时,全国的网络媒体不约而同地提出“网络自律”,主动删除、屏蔽“艳照门”相关的图片,从而净化网络传播空间,并引导大众正确认识事件。
社会对网络的要求将会越来越高,网络编辑从网络空间走进现实社会将会越来越迫切。只有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并深入到社会实践中去,网络编辑才能以敏锐的眼光、正确的思想、先进的技术来管理和建设网络。也只有这样,网络才能更好地促进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