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江宁
[摘要]常规时效新闻,纸媒体拼不过电视与网络。但越来越多的纸媒体从深度报道中看到了希望,使之成为与电视和网络媒体抗衡的“杀手锏”,并作为报纸的一个品牌和特色倾心打造、各亮绝活儿。
[关键词]专题报道特色品牌打造
网络媒体的异军突起,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的确,冠以“信息高速公路”的互联网,提供了一个超深、超广的网络平台。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平面媒体应如何面对压力和挑战?报纸又该如何赢得读者的青睐和厚爱?
媒体大战愈演愈烈,新闻开掘几近穷尽。一起突发事件,几十名记者几乎同时赶到现场:一个新闻发布会,受邀媒体多达百余家。难怪有一种说法:新闻已进入“同题时代”。
因此,不论是网络还是平面媒体,在新闻的第一现场,并没有谁强谁弱之分,媒体都是处于同一起跑线。
的确,常规时效新闻,纸媒体拼不过电视与网络。但越来越多的纸媒体从深度报道中看到了希望,使之成为与电视和网络媒体抗衡的“杀手锏”,并作为报纸的一个品牌和特色倾心打造、各亮绝活儿。
何谓深度报道?即:通过系统的背景资料和客观的解释、分析,全方位、立体感、纵深性展示新闻内涵的事件报道。
当初《北京青年报》的脱颖而出,可以说与深度报道不无关系。最早的“社会大特写”,几乎每天一个整版,从时政焦点到社会新闻、从重大事件到百姓话题,报道无所不及。至今,《北京青年报》仍延续了这一传统,现在的“国内焦点”、“本市焦点”、“国际焦点”,被称为深度报道的三大“亮剑”,成为目前办报的常规武器,同时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
重大专题报道,应该说是深度报道的一种创新形式。不同的是。一般深度报道是独家的。而重大专题报道,往往是公众选题、可预知性的,如国内和国际的重大事件和重要纪念日、国家特大重点工程等。
此类专题,各主流媒体一般都会抓住机会登场亮相、浓墨重彩,重拳出击。从某种意义上说,重大专题报道就是媒体间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比拼,也是规模、智慧和影响力的比拼。
重大专题报道的特点
出色的重大专题报道,应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观赏价值。重大专题报道要有视觉冲击力,能够吸引读者的眼球。能够体现精心构思和精美设计,包括版面艺术、标题制作、图文搭配、封面与封底的处理等。
——文献价值。新闻就是记录历史。报道重大历史事件,必须强调事件的真实性、翔实性和史料性,包括背景分析、因果关系、事件演变、发展趋向等。既有全景描述又有细节故事。
——收藏价值。专刊或纪念特刊,是在特定时间、针对特殊事件而推出的出版物,具有不可复制性。其观赏价值、文献价值,本身就决定了其收藏价值。
重大专题报道的采编
重大专题报道不是简单的历史回顾和资料堆砌,而是用鲜明的观点统帅资料。重点放在揭示历史规律、战争本质和启迪后人上。要求不仅要报道事件发生地场景,还要采访到历史见证人及其后人或间接人,让他们用鲜活的故事忆历史、谈感受。
重大专题报道的策划
重大专题报道不是一个人或一个部门能够独立完成的,往往需要举全报社之力,相互沟通与配合,形成上下联动机制。即:有领导的指挥和调控;有编采部门的分工与协作,有广告发行的参与和配合。
每次重大专题报道推出之前,本报首先是由总编辑召集编委会成员进行总体策划,确定报道方案。就是说,从总体设计、报道主题到编采选点、版面布局,都由编委会领导共同把关定向。同时成立一个专题报道组,由副总编辑牵头、总编助理负责实施。下设两个小组:编辑组和采访组,主要由要闻版组、本市版组、国内版组、财经版组、文化版组、新闻中心和摄影部等部门的编辑、记者组成。
从经营角度讲,重大项目报道一般是要投入巨额资金的,既使有经济实力的媒体,往往也是能省就省,报道效果自然也就逊色很多。相反,大投入和大制作的媒体,也不是没有经济头脑、花钱大手大脚。关键是要看如何经营和运作,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投资较大的项目报道,本报通常是执行下列程序:前期策划一评估预算一方案确定一落实经费一项目启动。
本报的重大项目报道,多是跨地区、跨国度的采访,少则数十万、多则几百万。那么,资金从何而来呢?可以说,凭借报纸的品牌效应,尤其是每每在重大项目报道上的震撼力,很多客户愿意与北青报合作。借助北青报的平台,特别是在精心打造和精美设计的特刊上“搭载”,并靠其发行量和影响力,可以说,客户对其投资回报是相当有信心的。
重大专题报道的运作
每遇国内或国际的重大纪念日,《北京青年报》都会隆重推出重大专题报道,大投入,大制作,已成为《北京青年报》的一大特色和一大亮点。
邓小平诞辰100周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香港回归10周年三个重大纪念日,本报先后推出了《邓小平留给时代的记忆——百年小平大型系列访谈》、《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为了明天的纪念》、《庆祝香港回归十周年》三个重大专题报道。
——《百年小平大型系列访谈》,共计56个版。它以大视野、多角度、多层次的思路。向读者展示了邓小平波澜壮阔、跌宕起伏而又伟大辉煌的一生;以人物访谈加记者采访手记的形式,向读者讲述了邓小平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以其精美的版面设计、珍贵的图片使用手法被读者广为收藏。
早在特刊推出前一个多月,《北京青年报》即派出50多名记者,分赴国内和国外,采访到了邓小平同志的亲人、身边工作人员、改革开放政策的执行者、与邓小平同志有过亲密接触的普通百姓,以及邓小平同志的亲朋好友、港澳人士和国际政要及友人,其中包括前苏共总书记戈尔巴乔夫、英国前首相希思等一些很难采访到的重量级人物。
与此同时,特刊所有稿件均采用当事人回忆的方法,让他们讲述与邓小平同志接触的亲身经历,从不同时期、不同角度、不同距离,复原邓小平伟大生平的点点滴滴。通过细节描写或生动故事,一步一步把读者引入一种境界与高度。另外一个创意是,整个报道以小平同志生平关键词为线索,揭示出邓小平同志伟大一生的关节点,让读者既了解到邓小平为什么成为世纪伟人及人格魅力所在,又重温了小平同志为祖国、为人民鞠躬尽瘁一生的丰功伟绩。
——《为了明天的纪念》特刊,共计60个版,内容丰富、观点鲜明、气势恢弘。特刊通过对浩如烟海的“二战”资料精细筛选,并调集20余名精锐记者,一组分赴欧洲、前苏联地区、西亚北非、东南亚及日、美、英等国,一组到国内各抗日战争的重要战场,深入采访并挖掘出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资料。特刊用了150张图片和250余篇文章,向读者提供了一幅绝版的、难以临摹的战争历史画卷。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刘淇同志,在中宣部《新闻阅评》第214期上作出批示:北青报要再接再厉,总结经验,不断取得新的成绩。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蔡赴朝同志的批示为:按照刘淇书记的批示,总结在重大事件、重大话题的报道中事先策划、形成强势、突出亮点的好作法。并举一反三,在其它类报道中更加精益求精。
——《庆祝香港回归十周年》共计28版,全面展示了香港十年来的发展与变迁,回顾了京港两地十年来共同面对、共同努力、共同收获、共同迎接未来的奋斗历程。报道从香港的金融、贸易、航运、娱乐、服务等支柱产业人手。通过不同阶层、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人士的亲身讲述,见证了香港在基本法框架下背靠祖国、高度自治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报道在内容上全面、透彻、高屋建瓴;在版面设计上大气、喜庆、赏心悦目,不仅在读者中反响强烈,同时引起了在港企业界人士的极大关注。
为出色完成此次报道任务,同时扩大北青报业集团在香港地区的影响力。北青传媒与香港新世纪集团旗下的信通传媒携手合作,对此次报道给予了大力支持,并于专刊推出前夕,在香港召开了“北青传媒·信通传媒庆祝香港回归十周年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新闻发布会,以此为契机,展示了本报作为京城主流媒体的良好形象,同时拉近了本报与读者之间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