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预习指导提高学习效率

2009-05-27 06:16覃水莲
广西教育·A版 2009年4期
关键词:课文设计教师

覃水莲

预习不但是一种教法,更是一种学法。预习不但有利于教师改变课堂的被动局面,更有利于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提高自学能力,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途径。加强对预习这种学法的指导,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需要。

一、寻找有效资源获取重要信息

对于单元“导读”“预习”“阅读提示”,很多教师重视不够。其实课前的这些内容给我们提供很多重要信息。

例如第十册第一单元“导读”——学习本组课文,要综合已经学过的读书方法,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学习作者的观察和表达方法,提高理解和表达能力。培养爱美的情趣。又如第一课《燕子》的“预习”——读读课文,想想燕子是什么样的,燕子飞行时有什么特点,画出不理解的词句。再如第二课《阿里山的云雾》是一篇独立阅读课文,课文的“阅读提示”——读读课文,说一说没有风的时候,云雾有哪些特点;起风的时候,云雾又有哪些特点;作者为什么对阿里山的云雾产生“莫名的惊愕与喜悦”;你还知道台湾的哪些风景名胜,课上和同学们交流。从这些的内容看出,导读、预习、阅读提示,已经把一个单元、一篇课文所要解决的问题和要求具体地提出来,提示了学习方法以及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给学生明确指出课文的重点和难点。因此教师不应该忽略这些重要内容。通过它们,我们在学习之前获取大量的重要信息,让学生明确了课文的方向。教师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这些信息对我们学习的帮助,引导学生根据这些信息制定出完整的预习计划。

二、巧妙设置疑难激发参与意识

对于课前预习,很多教师都布置学生自己朗读课文,熟悉课文,抄写词语生字。当然这也是预习的一部分,但是如果我们仅仅停留在这些表皮的内容上,就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培养。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需要,精心巧妙设计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去学习,去思考,遇到困难自己思考解决或者通过查阅有关资料解决。

1设计问题不要过于肤浅。要设计什么样的问题教师应该慎重考虑,不能太肤浅,太肤浅的内容虽然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但是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也不利于学生学习的进步。小学课文里一般的写人记事记叙文都不复杂,有些教师每篇课文都提出同样的问题。如:文中写了什么人,什么事,谁是主人公,人物间什么关系,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原因、经过、结果?高年级的学生对于这些内容基本都知道,每天预习都提出这样的问题没有实际意义。

2设计问题要掌握好深度与宽度。小学生年纪小,阅历浅,知识有限,如果太宽、太深,学生就会因束手无策而茫然,从而挫伤他们的积极性,无法激起他们的学生兴趣。例如《少年闰土》中“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墙上四角的天空”这个句子隐含什么深层的内涵?这样的问题学生是很难回答的。因为那个年代距离他们久远,学生无法透过字面去理解深藏在背后的另外一层含义。再如《匆匆》“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即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这个句子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学生很难理解这样的句子,因为平时接触这样的句子很少,无法理解这样比较有深度的句子,也体会不到作者感慨时光匆匆的无奈。这样的问题是需要教师上课分析讲解,把课文内容联系起来,反复阅读、体会、品悟、前后分析才能让学生明白的。

3按照学生成绩分层设计问题。一个班级学生成绩总是参差不齐,如果能根据学生成绩设计问题,针对不同学生设计不同问题。教学效果就会很显著。成绩相对好的学生思维敏捷,动手能力强,能主动学习,教师设计的问题难度可以大一些,量可以多一些。中等成绩学生能按时完成作业,教师设计的问题可以边缘化。可以往上提一些也可以往下放一些,自由伸缩弹性多一些。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设计的问题相对要简单一些,难度要尽量降低,按照最低的标准要求他们,让他们体会到成功带来的快感,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欲望。

三、大胆质疑问难拓展思维空间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答一个问题更重要”。一个好的问题更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在预习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带着疑问去学习课文,边读边思考,不要让学生停留在抄写词语解释词语这些较为肤浅的问题上,尤其是高年级,更不要停留在对资料的解读上,不要唯文本是从,在解决问题的同时要根据自己的知识能力去学会判断质疑。

如在预习《白杨》这一课的预习作业上,我看到一个学生在学习课文最后一段话是这样写的:“‘爸爸一手搂着一个孩子,望着窗外闪过去的白杨树,又陷入了沉思。爸爸为什么看到白杨一闪而过的身影就沉思呢,爸爸到底在沉思什么。爸爸是因为没能留住白杨而遗憾吗,还是对白杨这种沙漠特有树种怀有特殊的感情,或是因为远离家乡的亲人而有所落寞呢?老师我期待你的答案”。看到这里我欣慰地笑了,因为这个学生非常认真地读了课文,很认真地思考了这个问题,这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有着特殊的意义。

四、拓宽知识延伸,优化整合资源

预习课文。总会涉及到我们现有的知识,能够充分利用现有知识拓展新的知识领域是知识的升华和完善。但是自己的知识毕竟是有限的,预习中遇到困难,可以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办法来解决。

1合作解答,就是课程改革大力提倡的合作学习。这里的合作学习就是指学生在集体中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互助学习。合作学习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表现形式。通过合作学习,可以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极大地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

2利用多媒体。在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各种媒体,让教学更为生动而直观。学生利用各种媒体可以学到很多老师无法教给的知识和技能。学习中遇到的各种无法解答的问题,可以通过互联网查阅,尤其是学习一些人物传记的文章和科普文章,充分利用这些教学资源不但拓宽学生的视野,增长见识,积累丰富的课外知识,而且养成一种学习习惯,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好办法。

预习是一种教学手段也是一种学习方法,在让学生自主探究,张扬学生个性,提高学生阅读水平等方面,有其独到的作用。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坚持对学生进行预习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语文水平。

猜你喜欢
课文设计教师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最美教师
背课文的小偷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背课文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