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妍
用这样的文字做题目,显然是片面了一点。一个人患上疾病,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先天因素,有后天因素。先天因素,是指父母带给自己的身体素质;后天因素,是指出生后诸多因素的影响,有社会因素,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社会因素包含了社会秩序、社会福利、社会保险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包含了风、寒、暑、湿、燥、火的侵袭,喜、怒、忧、思、悲、恐、惊的干扰。而我认为,在诸多致病因素中,嘴巴是健康的大门,吃,与人的生老病死关系最大。
营养学家于若木先生指出:我国的营养盲是相当普遍的,大多数人只有吃好、吃饱的概念,而很少知道人体需要什么营养?应当怎样搭配并平衡饮食?哪些该吃?哪些不该吃?现在,吃的问题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如果不教会人们如何科学的吃,那将要严重影响人民的健康和国家的强盛。
酒,“三杯通大道”,“一醉解真愁”,有几个人不爱?酒通血脉,增进食欲,消除疲劳,但如果你超量饮酒,特别是空腹饮酒,除可能引起急性胃炎、胃出血外,在1小时内吸收量可高达90%,实在是伤身之源。古训我们应该记取:“丈夫爱酒,后代不昌”;“以酒为酱,以妄为常,醉以入房……故半百而衰也”。饮酒的最大危害是:喝得多会引起急性中毒,经常喝会引起慢性中毒,都能缩短人的寿命。
谈起美味佳肴,人们往往会口舌生津,馋涎欲滴,“民以食为天”,人人都热衷于吃,离不开吃。但是,吃还要讲究艺术,要科学的吃,不能乱吃,更不能多吃。不当吃的也吃了,便会吃出病来。
烟,每支香烟中含有尼古丁20毫克,一个人连续抽烟40支便可能被所含的尼古丁毒死,尼古丁对心脏、对神经中枢都有极大的影响。据统计分析得知,每天吸烟支数越多,死亡率也就越高,烟龄越早,死亡率也越高。肺癌患者大都有吸烟史。
肉类,人们无不爱食。但一个人如果过多地摄取脂肪,而运动又少,体内的脂肪必然大量积聚,使身体超重,肯定会对健康带来负面影响。
有人说,吃得越好,就越健康。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营养贵在适度,贵在均衡。要强调饮食搭配,不得偏食,不能暴饮暴食,不提倡吃零食。“食宜软,嚼宜细”,要多吃蔬菜和水果。吃得太多肯定不会长寿。且看山中的尼僧,他们的生活是多么地简单,却大多精神抖擞,道骨仙风,享寿百年的大有人在;而社会上的高官厚禄者,丰乳肥臂,腰粗肚大,其中,长寿者能有几人?
我儿时读书的学校是在圩区,土地肥污,草木繁茂,栽下一棵乔木,仅几年时间便会长成参天大树,但在这肥沃的米粮川,却找不到一株百年古松,千年老柏;而在贫瘠的潜山天柱峰顶,在南岳的悬崖石隙中,百年老松随处可见。这是否证明,营养太好只能助长发育,使人体格丰满,但不能使人活得健康,延长寿命?!
适度节食是古今健身妙法,人到50岁以后,消化能力比青年时期下降了2/3,若不适度节食。便会发胖,还会造成消化不良,糖尿病也会随之而来。当前,欧美许多国家兴起了饥饿疗法,让机体处于半饥饿状态,有时1个月避谷1天,只饮水,不进食,使自己的胃肠得到休整。
笔者认为,人们要想获得健康,获得长寿,首先应该关注的便是自己的吃。
(本文作者系安徽省怀宁县第三人民医院护士)
(编辑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