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益萍 孙永年
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结构是一个国家发展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对大规模造就高等应用型技术人才,优化人才结构,促进人才的合理分布,推动经济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目前高职教育中电脑艺术设计专业所开设的部分课程大纲从教学的指导思想到实际操作上,都还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这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的高低。
如何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改革,以适应社会的需求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方面进行:
一、了解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
通过深化教学改革,尤其是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进一步落实“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素质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重组课程结构,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规范考核标准,强化职业能力培养,提高教学质量。
二、参透专业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
1.面向市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确定人才培养方向。
2.面向应用——以电脑艺术设计职业分析为基础,构建专业课程体系。
3.面向技术——以电脑艺术设计岗位工作要求为核心,确定核心职业技术和职业能力课程。
4.强化能力——通过对电脑艺术设计职业能力的分解,把能力培养落实到课程内容中,贯穿于课程教学全过程;通过加强电脑艺术设计职业能力综合化课程,强化学生的电脑艺术设计职业核心能力。
三、明确课程开发设计的基本原则
1.设置专业原则——面向电脑艺术设计行业设置专业,针对电脑艺术设计岗位群确定专业方向。
2.设定培养目标的原则——以培养电脑艺术设计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
3.适应学生智能特点原则——以多元智能理论为课程设计的基础。
四、制定确保专业课程顺利实施的应对措施
(一)建立师资保障体系
在教学条件上,教师的双师型、课程设置的合理性、教学设施和设备的完备性都是必需的。因此,迫切需要教师具备生产实践经验,同时教师的专业面要广,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教师本身必须成为既有学历又有实践经验的复合型人才。
(二)建立适应高职人才需要的教学计划与大纲体系,采用新的教育教学模式
高职教育应以某一职业岗位为依据,职业定向到具体的岗位,以该岗位的“必需”和“够用”的理论知识为度来构建岗位能力框图,需要开设哪些课程,教授到什么深度,均由岗位能力决定,要用什么就讲什么,要用多少就讲多少是其必然的选择。
电脑艺术设计专业根据明确的职业目标,可将职业能力分成“通用能力” “职业基本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电脑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搭建要以能力为本位,能力的确定须考虑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形态的变化和社会劳动组织形式的演变,要特别注意淘汰行业“过时能力”,慎重选择行业“综合能力”。
在制定教学计划和大纲时,笔者有以下想法:
1.要发挥高职院校灵活机动的办学优势,课程安排尽可能“通、精、稳”与专业设置的“新、短、快”相配合。
2.可以实施1+0.5+1+0.5制教学模式和“群集课程模式”。即将部分基础课程和选修课程安排在一起集中学习,而将专业课程的时间安排和学生到企业实习交叉。
3.运用高新技术提高设计效率。
(三)开展产学研结合的教育活动
以产学研结合作为电脑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基本途径,坚持产学研结合的专业建设方向,产学研结合在课程设计方案中要点体现在:开设产学合作教育的课程,企业中实际工作岗位的体验课程,使学生在学习过程就有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的积累。
电脑艺术设计专业课教学不能脱离生产实践,不能脱离企业实际和市场实际。要使教学联系实际,在制定教学计划和大纲的时候,教师必须具有超前意识,要安排一定时间(课内、课外)到企业、市场中去,了解各方面的情况,丰富扩展教学内容,从中获取“营养”。
(四)充分利用资源,保障课改的顺利进行
为了确保高职院校电脑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及时根据市场对专业课程的设置进行合理、有序的调整,应充分利用电脑艺术设计专业的自身资源,制定相关政策,以保障课改的顺利进行:
1.建立信息反馈机制,即对毕业生的就业进行跟踪、调查,及时反馈毕业生的就业状况、适应市场能力、动手能力等动态性的情况。
2.利用自身资源,创造就业环境及再学习,确保专业学科的前沿性。
3.校企联合办学,实行强强联手,合作互补,实现双赢的现实性。
总之,加强专业素质教育并及时调整课程知识结构,做到专业扎实、操作熟练,突出高职的办学特色,这样,高职院校电脑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才能顺应职业教育发展的大趋势,步入职业教育发展大潮的前列,在职业教育舞台中展现时代风采。◆(作者单位: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
□责任编辑:曾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