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 鸣
激励教育是教师以激发、勉励和鼓励为原则,以激励的教育行为,从外部给受教育者以适当的激发,使受教育者将要求内化为个体自觉行为的过程。当前,激励教育已被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广为采用。但是,如果激励的方法使用不当,往往会走进激励的误区,减弱对学生激励的效果,甚至形成事与愿违的负面激励。
误区一:横比的激励
对学生进行横向比较,是很多教师的习惯做法。教师在横向比较学生时,难于把握适当的度,往往会进入比较的误区,给学生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
1.考试成绩排名。多数教师会根据学生的考试成绩进行全班排名,有的还把成绩排名张贴在教室中。教师的动机是为了激励学生提高学习成绩,用心虽好,却无形中伤害了一些学生的自尊和自信,也有违于素质教育的理念。
2.学生品德考评量化。制定《学生行为品德量化考核表》之类的量化标准,将学生行为表现进行量化考核。当学生的所扣分值积累到一定数量就要受到相应的处罚。这种考核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行为表现提供了一种有形的依据,却进入了激励评价的一种误区。青少年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是一种个体行为,是一个由低到高、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用一个统一的考核量表就能评价出品德等次,更不可能以此来确定其品质发展的方向。
3.将一个学生的缺点与其他学生的优点进行简单的横向比较。很多教师在教育学生时,不顾学生的成绩基础,个性特点,总拿一个学生的缺点与另一个学生的优点比。这样,会严重挫伤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影响和制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产生学习动机下降、行为习惯不良等心理和行为问题。
教师在教育学生过程中进行横向比较时,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注重对个体的激励效果,增强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误区二:滞后的激励
激励的滞后,指的是教师没有把握激励的最佳时机实施激励,只重结果不重细节,只奖励结果不激励过程,错过了激励的最佳时机。
1.表彰的无奈。学校评选“三好学生”和各类积极分子通常都是学期结束时进行,都是在学生取得好成绩或优秀表现后才评出来的。表彰的是结果,而不是学生为取得好成绩而付出努力的行为。由于时间上的滞后,表彰几乎对受奖励学生的行为起不到最佳的激励作用。如果把行为和结果联系起来,比如召开班级学习经验交流会,让获奖学生讲述他如何努力学习取得好成绩的过程,让学生重温一下他取得成绩的优秀表现,这将对获奖学生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
2.只重结果不重细节。在课堂教学评价中,教师对学生的正确答案往往给予表扬、激励,对过程和细节几乎缺乏激励性评价。
《学记》上说:“当其可时谓时。”意思是说,要按照学生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时机进行教育,才能叫“及时”。教师要敏锐地觉察,巧妙地运用时机,才能取得理想的激励效果。
误区三:夹心的激励
在多个鼓励的内容中间夹个批评内容,或把鼓励和提出更高要求同时进行,这是很多教师常用的教育方法。尽管用此方法教育学生,看起来能维护学生的自尊和人格,但事实证明这种方法的激励作用很小,批评的作用也大打折扣。
1.鼓励和批评同时进行。比如,某学生在运动会上获奖了,班主任却说:“小明同学,你这次比赛能获奖很好,为班集体争了光。但你经常迟到,学习成绩又差,以后要多用些时间在学习上,要努力把学习成绩提高上去。”这种鼓励和批评合并在一起进行的教育方法,学生会把你鼓励的话看作是进行批评的开场白,鼓励过后就是批评了。
2.边激励边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某同学在考试中进步了,老师表扬她说:“李红同学,这次你的数学考试成绩是80分,这比以前可强多了,有很大进步,不知你下次考试能不能考个全班第一?”这种激励方法令人生疑。学生有理由怀疑老师说话的诚意,很难起到激励作用。
不要让鼓励和批评同时进行,不要在鼓励中提出不切实际的更高的要求。教师既要表扬学生,又要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或指出不足时,最好将二者分开进行。
误区四:浮躁的激励
有些教师在表扬学生时,经常使用过分华丽或者千篇一律的语言,让人听起来像社交上的客套话,频繁使用根本没有激励的作用,甚至让人生厌。
1.使用过分华丽的语言。比如,某学生获得学科竞赛奖以后,班主任说:“你是我有史以来教过的进步最快、最聪明、最让我得意的学生。”这种措词更像是挖苦,而不是鼓励。
2.千篇一律的廉价表扬。比如,“嗨嗨嗨,你真棒!”“说得好极了!”“真聪明!”不绝于耳,无论是毫不费力地读几个单词还是轻而易举地答对一道题,教师都竖起大拇指夸张地表扬。课堂似乎热热闹闹,但是学生的注意力也集中在这种热闹的气氛中,独立的、有价值的思考却化为乌有了。这种单一的“激励”模式也很容易使学生疲劳。
激励的根本目的在于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内在发展动力,促进其不断进步,实现自身价值。在激励学生的形式上,要因时因地因人而异,有时一个微笑、一个手势,都可以起到某种激励的作用。
总之,满足学生积极的心理需求是激励教育的动因。作为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激励,就必须正确地认识和分析学生的心理需求、情感和态度。走出激励教育的误区,才能把握正确的激励手段和方法。◆(作者单位:江西省南康市第五中学)
□责任编辑:廖淑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