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浩源
一、为什么要加强对高中生的科学发展观教育
1.这是由理论的重要性决定的。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2.这是由高中思想政治课的任务决定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中心内容,讲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哲学和政治学的基本观点以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常识,帮助学生初步形成观察社会、分析问题、选择人生道路的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步提高参加社会实践的能力,使其成为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的公民。
这套教材能够比较系统地对中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3.这是由高中学生发展的特点决定的。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在人格发展和培养的关键时期,健全学生人格、培养创新人才是当前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我们应该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其中学会做人是最重要的。无才无德行小恶、有德无才行小善;有才无德行大恶,有德有才行大善。我们要培养的是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新人才,学会科学发展的生活,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二、怎样加强对高中生的科学发展观教育
1.要重视对中学政治新课程的教材研究和解读。对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多处出现与科学发展观的相关知识,思想政治课教师应该认真研读。例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和“社会发展的规律” “社会历史的主体”的教学中,都要结合相关内容对学生进行科学发展观的教育。
在讲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发展观和对立统一的观点时,应说明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强调“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讲“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时,应说明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强调“要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讲“社会历史的主体”时,应说明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强调“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讲“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及“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法”时,应说明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强调“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让学生理解“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的思想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思想和矛盾分析方法。
要让学生认识到,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在讲“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时,应着力强调“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在讲“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时,应结合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让学生理解“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可举例说明,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和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要通过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又要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
强调和谐并不意味着否认矛盾和斗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只有通过各种矛盾的不断解决,推动社会的不断进步、完善和发展,才能最终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
2. 要注意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和方法。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课堂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在参观工商企业,在下乡劳动的过程中不断提醒学生观察和总结。将在课堂学习到的科学发展观理论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指导实践。
还可以请专家到学校举办讲座。让学生和专家形成良性互动,积极参与对科学发展观的讨论,从而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作者单位:福建省福州市第一中学)
□责任编辑:曾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