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俊军
摘要:要想保证学生探究的有效和高效,应设法让他们做到“行”与“思”的协调联动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探究;行与思:协调联动
中图分类号:G63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0X(2009)04-0053-02
生物课程标准在前言部分明确指出“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使学生能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必须让学生体验科学过程与科学方法,形成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创新精神。
探究是指人们通过一定的过程和方法对客观事物和现象进行探索和研究。
“探究”一词往往具有两个层面上的涵义:一是外显动作(简称“行”——看、摸、听、闻、尝等)与大脑内的思维(简称“思”)共同参与的科学探究活动,二是科学探究技能。
研究表明:学生的探究活动“行”与“思”协调了——用内在的、广泛深入的“思”牵动他们外在的、有效的“行”;用外在的、有效的“行”开启他们更广泛深入的内在思维活动——“行”与“思”相互配合、相互促进,他们的探究技能(“行动技能”和“心智技能”)就会得到较快的发展与提升,发展和提高之后的探究技能反过来再促进下一个探究活动的开展,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就能较快地形成、发展和提高了。
然而,我们发现,在为数不少的生物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探究中的“行”与“思”并不能达到协调,表现为:1,课堂“热热闹闹”——学生“行”有余而“思”不足;2,教师讲,学生听——学生“行”和“思”都受影响。
冷静分析一下,造成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两种:由于中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但注意力不够集中。面对相对新鲜的探究材料,往往不假思索地“行”,而对为什么要“行”,怎样“行”等却没有基本的“思”;因为大多数生物教师属于兼职,没有充足的精力为学生准备观察、实验材料,也因为追赶进度及“应试思想”的干扰,把本该学生探究的活动变成了“讲授”。
上述学生探究中“行”与“思”的不协调,直接制约了他们生物科学素养的提高。
那么,怎样在课堂教学中采取积极的方法促进学生探究中“行”与“思”的协调联动呢?
一、促进学生以“思”定“行”
为了促进学生探究中“思”,并由此引发学生有效地“行”,教师往往要在组织探究活动伊始(一节课未必都是仅一轮探究活动,高明的教师往往要把更深层次的学生探究活动引向课外),为学生展现(或让学生展现)便于调动学生展开与探究主题相吻合“思”的具体情境——演示实验、影像资料、实地观察、实物观察、学生操作、已有的生活经验、已观察到的自然现象等,诱发学生的思维矛盾冲突,使学生脑海里出现“为什么会这样呢?”的探究欲望。这样学生思维的闸门便被打开了。
当学生的思维闸门被打开之后,教师应帮助学生梳理他们提出的(或教师相机提出)问题,确定明确的、与教学目标相关的探究目的。
通常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组织学生进行猜想(猜想虽然是对未知结果的估计,但也要尽可能让学生说出依据,培养学生重事实依据的科学精神)。
面对同学之间可能出现的不同猜想,学生会产生弄清“到底哪种猜想正确?”的冲动。对于学生不能马上确定正确解决问题思路和操作方法的,教师应因势利导,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让学生在交流甚至争辩中(这种交流甚至争辩就是小组思维的展开与解决问题思路的形成过程)形成可行的方案。学生形成方案的过程虽然要耗费一定的时间,但正确方案的形成,可减少学生“行”的盲目性,从根本上避免“学生热热闹闹活动,结论始终不得”现象的发生,切实提高学生探究的效率。
例如:在组织学生“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这个探究活动实验前,如果不引领学生进行必要的“思”,学生很可能对馒头在口腔中变甜的因素、实验中需要控制的变量等考虑不周,造成效率不高的现象。为此,教师可在和学生共同梳理确定要解决的主要问题——“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是否是由于淀粉发生了变化?如果是,是否与牙齿咀嚼、舌的搅拌、唾液的分泌都有关?如果有关,它们各起什么作用?”提示学生思考、讨论下面的问题:1,假如淀粉真的发生了变化,我们怎样看出来?2,要想知道牙齿咀嚼、舌的搅拌、唾液各起什么作用我们应怎样模拟实际的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3,对比实验怎样控制变量?相信,有了学生比较严密的“思”,后续的“行”效率就可以保证了。
二、促进学生以“行”展“思”
“思”和“行”是辩证统一的,“思”可以决定“行”,“行”又可以拓展、深化“思”。为此,教师一定要特别关注和促进学生以“行”展“思”。
如果学生探究活动缺少了“行”,那么他们的“思”就很难到位。课改前,我们部分教师以“讲实验”取代学生“做实验”的方法就不能使学生收集到令他们信服的现象、数据,自然也就限制他们对真实现象、数据的整理、分析、判断、综合、对比、概括、推理等一系列思维活动,影响他们生物科学素养的全面提高。
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探究中的“行”呢?
在充分尊重“学生自主”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保证学生“行”之有效,为后续的“思”奠定良好的基础。
以前,教师往往以一个权威者的身份,操纵着学生的一切活动,使学生处于一种被动地“行”之中,学生的个性思维被扼杀。这是绝对不可取的;但如果教师因担心只要在课上指导就有限制学生探究的嫌疑,完全放任学生自己来探究也是不正确的。因为,我们面对的是10多岁的孩子,有些时候是必须要得到教师指导才能有效探究。一般情况下指导时机应把握在学生探究过程中遇到困难又难于自行解决的时候,如果过早,会限制学生自行探究的思路;指导过晚,学生就会处于一种无序的“瞎忙”之中,而对于诸如大部分学生探究中肯定会遇到的难题或有关学生安全的问题,教师可以在学生探究前就予以指导。
教师还要注意培养学生随时把活动中的过程、方法、现象等予以记录的习惯。这样不仅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同时也为学生搜集、积累、记忆“第一手材料”提供便利。
在此基础上,教师要提醒学生(并努力使学生形成习惯)通过对“行”过程中发现、记录的第一手材料,进行必要的“思”—分析、判断、综合、对比、概括、推理等。从而得出科学结论,让学生顺利完成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的飞跃。
还是以“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这个探究活动为例:当学生通过探究实验后,教师要及时提醒学生根据“行”中的发现与记录,进行合理的“思”,从而形成科学结论——馒头变甜与唾液的分泌、以及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都有关系。唾液使淀粉的性质发生变化。
在此基础上引领学生进一步思考——“应该养成什么样的进食习惯?”使学生深刻领会到“细嚼慢咽”的科学性和必要性。
三、促进学生“思”“行”协调联动
由于学生生活阅历、生活经验、知识底数等诸多方面的限制,学生探究中“行”与“思”的协调联动往往不能一蹴而就:往往需要经过“思”“行”并进,不断相互补充、相互完善的过程。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前根据对学生学习现状客观分析、对教学过程充分预设的前提下,巧妙把握课堂生成的新情况,灵活调整教学策略,有效促进学生“思”“行”许进。
在组织“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这个探究活动中,当我巡视学生的实验时,发现大多数学习小组都看到了我们预见的现象,正要组织下一个环节的教学,张亮站了起来,说:“老师,我们小组试管里的馒头碎屑都变蓝了,这是怎么回事啊?”我走过去,细致地观察了该小组的实验材料,发现他们用的水是凉的,影响了他们的实验效果。我向他们笑了笑,说:“你们看看别的组用的材料和你们有什么区别,然后分析一下实验不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好吗?”他们很快找到了原因,并及时纠正了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