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海
摘要 阐述了后备母猪饲养管理目标,并从选种、引种、饲养管理、疾病防治、不发情母猪处理、母猪淘汰与更新等方面介绍了后备母种的饲养技术,以期为后备母猪的养殖提供参考。
关键词 后备母猪;饲养;管理
中图分类号 S858.2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5-0225-01
后备母猪不仅对后代仔猪有相当大的遗传影响,而且对后代仔猪胚胎期和哺乳期的生长发育有重要影响,同时影响后代仔猪的生产成本。因此,搞好后备种猪饲养管理是提高和挖掘猪场生产潜力的前提,是猪场高效生产持续稳定的基本保障之一。现将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总结如下。
1 饲养目标
确保膘情合理,使之正常发情、排卵;用前合格率90%以上。根据种源和疾病情况的不同,采取不同的药物净化方案,最大限度地减少疾病传入基础群。
2 饲养管理技术
2.1 选种
从高产母猪的后代中筛选,同胎至少9头以上,仔猪初生重1.2~1.5kg;后备母猪要有足够有效的乳头数,至少有6对充分发育良好、分布匀称的乳头,其中至少3对应在脐部以下;体形良好,体格健全、匀称,背线平直,肢体健壮整齐;身体健康,本身及同胎无遗传缺陷;外生殖器发育良好,180日龄左右能准时第1次发情;母性好,抗逆性、抗应激能力强,性情温顺;无特定病原病,如萎缩性鼻炎、气喘病、猪繁殖呼吸道综合征等。
2.2 引种
进猪前空栏冲洗消毒,时间至少要达到7d,消毒水选用烧碱、过氧乙酸、消毒威等。进猪时要在出猪台对未下车的猪只进行严格消毒,严禁应付式消毒。合理喂料、饮水。先让猪休息1h再采用少量多次的方法供给饮水,即每次少量供给,待饮完30min后再饮,防止猪只暴饮。水中可加入一些抗应激药如维力康。2h后,逐渐少量地给猪喂料,1d后达到正常饲喂量,否则易造成猪的腹泻或便秘。需要注意的是,猪只到场后,出现腹泻、便秘、咳嗽、发热、皮肤有斑等症状时,一般都属于正常的应激反应;刚引进的后备母猪要在饲料中添加一些抗应激药物,如Vc、多维、开食补盐等,同时根据引入猪的健康状况,进行一些中草药(如鱼腥草、清肺散、穿心莲、三珍散等)保健以提高后备母猪的抗病力、免疫力;视引入猪的生长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营养调节,生长缓慢、皮毛粗乱的可加一些营养性添加剂,如鱼肝油、胺基维他、鱼粉等。
2.3 后备母猪饲养管理
6月龄前自由采食,6~7月龄适当限饲,控制在每头1.8~2.2kg/d。在大栏饲养的后备母猪要经常性地进行大小、强弱分群,最好每周2次以上,以免残弱猪的发生。5.5~7.0月龄时要做好发情记录,逐步划分发情区和非发情区,以便及早对不发情区的后备母猪进行特殊处理。6~7月龄的发情猪,以周为单位,按发情日期进行分批归类管理,并根据膘情情况做好合理的限饲、优饲计划,配种前10~14d要安排喂催情料,比正常料量多1/3,配种后料量减到每头1.8~2.2kg/d。注意后备母猪配种的月龄需达到7.5月龄,体重要达到110kg以上,在第2次或第3次发情时及时配种。冬季要对刚引入猪进行特殊护理,做好防寒保温工作,保证其体能快速恢复,以防应激状态下各种疾病的发生。
2.4 疾病防治与保健
控制后备母猪生殖道炎症的发生率。及时清理猪粪,搞好猪舍卫生;定期严格消毒;第2次发情前如出现较严重的子宫感染,可加利高霉素1次,配种前必须再加1次,剂量为每头2g/d,连用4~7d。勤观察猪群。喂料时看采食情况,清粪时看猪粪色泽,休息时看呼吸情况,运动时看肢蹄情况等。有病要及时治疗,无治疗价值的要及时淘汰。且日常要对后备猪饲养分阶段使用中药进行保健。猪只到场1周后,各方面情况基本正常,应该根据当地的疫病流行情况、本场内的疫苗接种情况进行必要的免疫注射(如猪瘟、口蹄疫、伪狂犬、细小病毒、乙脑等)。免疫要有一定的间隔,一般4~7d注射1种疫苗,以免造成免疫应激与疫苗间干扰,使免疫失败。接种疫苗前适当限料,并于接种3d前开始添加亚硒酸钠维E,或在注射前1d加Vc,以保证免疫效果。针对呼吸道病的控制,除了全群投药预防外,还要注重个体标记进行注射治疗,注意疗程与剂量。
2.5 不发情母猪的处理
对于达到6月龄以上未发情母猪可以采取以下措施:①适当运动,最好保证每周2次或2次以上,每次运动2h左右;②在有人监护的情况下可以放公猪进行追逐;③发情母猪刺激;④调圈;⑤饥饿;⑥车辆运输;⑦死精处理;⑧搞好夏天的防暑降温,夏天通风不良,气温过高对后备母猪的发情影响较大,会造成延迟发情甚至不发情。⑨当上述方法综合使用后仍不发情的母猪用激素处理1~2次。
2.6 后备母猪的淘汰与更新
达270日龄从没发情的后备母猪一律淘汰。对患有气喘病、胃肠炎、肢蹄病的后备母猪,应隔离单独饲养在一栏内;此栏应位于猪舍的最后。观察治疗一个疗程仍未见有好转的,应及时淘汰。按计划及时补充后备母猪,年提供后备母猪数=基础母猪数×淘汰更新率÷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