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珍珠 朱玉树
摘要 通过引进花生新品种粤油114进行高优栽培技术应用研究,设置花生施用钙肥、硼肥和喷施国光矮丰试验,结果表明,推广粤油114新品种,配套应用花生施钙、施硼、化控等高优栽培技术,可以提高花生单株结果数、饱果率、百果重等经济性状指标,显著提高花生产量和质量。
关键词 花生;栽培技术;施钙肥;施硼肥;化控
中图分类号 S56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5-0157-02
花生是莆田市主要的油料作物,常年种植面积1.5万公顷左右。近年来,因品种多乱杂、管理粗放和缺钙缺硼等原因,造成花生花而不实、空壳率高、瘪粒多,产量不高,严重影响花生生产效益。为此,笔者于2008年春季引进花生新品种粤油114进行高优栽培技术应用研究,设置花生施用钙肥、硼肥和喷施国光矮丰试验,旨在推广应用花生施钙、施硼和化控等配套高产栽培技术措施,为花生高产优质栽培提供技术支撑。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莆田市荔城区拱辰街道办事处东阳村,土壤类型为壤土,土层深厚,肥力较高,地力均匀,排灌方便,保水保肥能力高;前作冬闲田。
1.2 试验材料
供试品种为粤油114,由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选育;钙肥使用石膏粉;硼肥使用硼砂;化控使用国光矮丰。
1.3 试验方法
试验采用L8(27)正交表,安排施钙、施硼和化控3因素2水平正交试验,其试验方案见表1。试验小区面积13.34m×1.00m=13.34m2。畦宽75cm,沟宽25cm;每畦种3行,行距20cm,株距22cm;双粒穴播,每小区理论设计播180穴,小区全苗数360株,折算播13.5万穴/hm2、基本苗27万株/hm2。施碳铵750kg/hm2、过磷酸钙600kg/hm2、硫酸钾225 kg/hm2,作基肥一次性施下,耙匀整平后做畦,硼砂的施用按试验设计。4 月4日播种;6月13日按试验设计追施石膏和喷施国光矮丰或清水;8月4日于同一重复各小区中各取有代表性的植株10株,考查其经济性状;8月5日收获,小区产量单打单收。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量
从表2可以看出,花生施石膏、施硼肥和化控各处理均比对照增产,其荚果产量增幅达8.01%~25.09%。通过唐启义DPS数据处理系统正交试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施石膏、施硼肥和化控各因素主效应间差异达显著水平,但它们之间交互作用很小,均未达到差异显著水平。经新复极差法测验比较,仅处理8与处理1(CK)之间达1%水平上的差异显著性,处理7与处理1(CK)之间达5%水平上的差异显著性,其他各处理间均未达到差异显著水平。
从试验各因素增产效果看,花生施用石膏比未施用石膏增产340.6kg/hm2,增产率8.72%;施用硼肥增产比未施用硼肥340.6kg/hm2,增产率8.72%;但化控仅比没有化控增产40.6 kg/hm2,增产率1.00%(见表3)。
2.2 不同处理对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从表3可以看出,钙、硼和化控处理均能显著影响花生的农艺性状。施用钙肥对花生株高、侧枝长、分枝数、结果枝数影响不大,但对花生单株总果数、饱果数、饱果率、百果重和出仁率等有提高作用;施用硼肥对花生农艺性状的影响与施用钙肥效果相仿,但对饱果率、百果重没有钙肥明显;化控处理能显著抑制花生株高和枝条长度,单株分枝数、结果枝数、总果数、饱果数、饱果率有所提高,但百果重和出仁率则稍有下降。
3 结论与讨论
(1)试验结果表明,综合应用施石膏、施硼砂、化控措施的比无石膏、无硼砂、无化控的增产达极显著水平,应用施石膏、施硼砂措施的增产达显著水平,单一施石膏、施硼砂、使用化控措施的增产不显著。说明施硼可以促进植株对钙的吸收,提高花生饱果率和百果重,从而提高花生产量。因此,在生产上要注意花生硼、钙营养平衡与搭配施用,并强调在起垄整畦时施硼砂7.50~11.25kg/hm2,借助“以硼促钙”来解决花生生产上“花多不齐、针多不实、果多不饱”的现实矛盾与技术难题。化控可以有效控制植株高度,促进分枝,植株生长旺盛的可配合使用化控措施,长势一般的不要采取化控措施。
(2)花生对钙肥十分敏感,基肥中加入石灰,可促进根系发育,调节土壤酸碱度,有利于对磷、钾素的吸收。但是,由于植株早期吸收的钙素在体内移动性差,很少向果实转运,不能满足荚果充实饱满的需要。因此,在花生始花期还要注意补施一定量的钙肥,以满足饱果期对钙的需求,可有效地降低空秕粒,提高出仁率。
(3)钙肥可选用石膏粉、牡蛎壳粉、石灰石粉或轻质碳酸钙粉;施用量600~750kg/hm2;追施时结合培土把钙肥均匀撒施在结荚区内,确保入土果针能及时从结荚区土壤中吸钙。石灰应2~3年轮施1次,不可年年施用,以防土壤板结。
4 参考文献
[1] 杨井城.抚旱保水剂与花生专用肥在花生上施用试验初报[J].现代农业科技,2004(6):26.
[2] 白玉英.旱作区花生覆膜栽培的作用及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0 (S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