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敦军 罗燎樱
摘要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水稻生产上的应用试验结果表明,测土配方施肥与传统习惯施肥相比,禾苗素质较好,产量较高、增产2.55%,且投入成本少,同时可改善稻米品质,提高肥料利用率。
关键词 水稻;测土配方施肥;秧苗素质;产量;成本
中图分类号 S14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5-0151-01
当前,农民在农作物施肥管理上,仍存在很大的盲目性,主要表现在“重视氮肥磷肥,轻视有机肥,忽视钾肥微肥”,偏施、滥施现象比较普遍,氮磷钾肥比例不合理,导致土壤板结、通透性差,严重影响农作物产量和品质。测土配方施肥是改变农民传统施肥习惯,提高肥料应用和利用率,实现科学测、配、施和农民节本增收。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开创测土配方施肥的新局面,是一项重大技术创新,明显提高肥料利用率,全面进入生产与生态并重的施肥阶段。如何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应用于水稻生产,加快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水稻生产上应用,笔者于2008年在广西贺州市八步区里松镇开展了测土施肥技术在水稻生产上的应用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于2008年早造在八步区里松镇里松村进行,试验地位于公路边,排灌方便,水质良好,土质为砂质土壤,耕作层18cm。供试土壤经过取土化验测得土壤的理化状况(见表1),土壤肥力一般,pH值为弱酸性,根据土壤理化性状和供肥特点,选择了广西贺州市配肥站生产的配方肥(15-5-10)。早造参试水稻品种为中优272、中优82、金优284,肥料品种为八步区配肥站生产的“贺丰”水稻专用配方肥(15-5-10),中化进口加拿大氯化钾(60%),普通过磷酸钙、钙镁磷肥(含五氧化二磷12%)由广西鹿寨化肥厂生产;碳铵(含氮量17%)由湖南永州生产;尿素(含氮46%)由四川德阳生产。
1.2 试验方法
每个水稻品种(组合)均设测土配方施肥和传统习惯施肥(对照)2个处理,当地传统习惯施肥处理分基肥和追施用,施尿素112.5kg/hm2、过磷酸钙375kg/hm2作基肥,插秧后5~7d追施尿素120kg/hm2、氧化钾150kg/hm2,中期施尿素75kg/hm2、钾肥120kg/hm2;测土配方肥处理分基肥和追肥各施用1次,施用配方肥345kg/hm2作基肥,插后5~6d施尿素112.5kg/hm2,配方施肥150kg/hm2。试验采用大区对比方法,每个处理为333.33m2,试验田前茬种有紫云绿肥梨耙入田,其他栽培管理措施相同。
1.3 调查方法
每个处理于抽穗期调查有效穗数和成穗率,收割前采样考种调查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并称产。
2 结果与分析
2.1 秧苗素质
试验结果表明,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与传统习惯施肥相比,禾苗的长势较好,更易被水稻吸收,自根数也较传统习惯施肥增多。根系发达,前期分叶较快,茎秆粗壮,抗倒伏能力强,后期不早衰,稻谷熟色好,表现出供肥的特点(见表2)。
2.2 产量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能合理搭配肥料,促进水稻对各种肥料的吸收,减少不同肥料掺混后的化学反应流失,提高肥料利用率,发挥土壤的供肥性能;测土配方施肥不但可以合理供给作物所需养分,满足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同时弥补作物土壤中带走的养分,平衡土壤养分的投入和支出,维持土壤的持续生产能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所对比的3个水稻品都能表现出增产作用(见表3),虽然增产率不是很明显,但所用的配方肥经济效益明显优于传统习惯施肥。
2.3 成本分析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不仅从施肥工艺节省工序,而且施肥量和施肥成本也较传统习惯施肥少(见表4),测土配方施肥能准确地分析土壤的养分状况,从而配制出的肥料能充分被作物吸收,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减少肥料的投入,2008年农资价格高涨,成本投入相差明显,因此推广测土配方施肥能节本增收。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测土配方施肥对提高水稻产量、改善稻米品质、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肥料浪费、防止环境污染意义重大,同时还解决水稻需肥与土壤供肥之间的矛盾。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是使化肥在农业生产中的正面作用最大化,同时又使化肥对农业生产的负面效益最小化的最终途径,是现阶段建立科学施肥体系的核心技术,也是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社会的重大行动。
4 参考文献
[1] 邹盛联,沙海辉.水稻测土配方施肥肥效试验初报[J].广东农业科学,2007(12):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