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肥方式对早稻免耕栽培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2009-05-25 04:25周吉忠陈云波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5期
关键词:早稻性状产量

周吉忠 郑 伟 陈云波

摘要 为探讨早稻免耕栽培适宜施肥方法,试验设计了单质肥料、复混肥料的不同施肥方法,各处理施肥量折算为氮165kg/hm2、五氧化二磷60kg/hm2、氧化钾l50kg/hm2。试验结果表明:施用复混肥效果比单质肥料好,平衡施肥比前重后轻施肥效果理想。复混肥料平衡施肥法成穗率高,有效穗多,结实率高,产量增加574.5kg/hm2,纯收入增加710.4元/hm2

关键词 早稻;免耕栽培;施肥方法;性状;产量

中图分类号 S14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5-0145-01

温州早稻面积为浙江省的1/4,为了探讨早稻免耕栽培适宜施肥方法,通过合理施肥,提高早稻产量,减轻劳动强度,提高早稻的种植效益,2008年,笔者在温州农科院试验场以温305为材料,进行了早稻单质肥料、复混肥料的不同施肥方法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采用温州农业科学研究院选育高产早籼品种温305。温305以金早47与早籼436杂交,2007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全生育期为109d左右。一般中等肥力水平栽培,株高在85cm左右,有效穗270~342万穗/hm2,成穗率在80%以上,每穗总粒数120.3~140.0粒,每穗实粒数108.7~126.0粒,结实率85.0%左右,千粒重24.8g左右。试验田前作为冬闲田,土壤为灰泥田,其基础养分为pH值5.89、速效氮373.5 mg/kg、有机质50.66g/kg、有效磷36.4mg/kg、速效钾83.4 mg/kg,水源充足,排灌方便,保水保肥能力好,土壤类型为灰泥田。参试品种温305为前一年在温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秋繁种子。

1.2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4个处理,分别为:单质肥料平衡施肥法(A);水稻专用复混肥料前重后轻施肥法(B);水稻专用复混肥料平衡施肥法(C),单质肥料前重后轻施肥法,此法为当地习惯施肥方法,作为试验对照(CK)。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共12个小区,小区面积30 m2,小区之间做好小田埂,防止肥水串流。各处理施肥量折算为氮l65kg/hm2、五氧化二磷60 kg/hm2、氧化钾l50kg/hm2,具体施肥方法见表1。

1.3 田间管理

3月30日播种,4月26日施用基肥插秧,5月4日施用分蘖肥,5月17日施壮秆肥,5月25 日施穗肥,6月5日施粒肥,6月15日齐穗,7月22日成熟,全生育期112d。耕作按免耕栽培方法操作,不犁不耙,使用高效广谱水稻田除草剂益农。其他管理与当地习惯免耕栽培方法相同。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施肥方法对产量的影响

习惯施肥法产量最低,水稻专用复混肥料平衡施肥法产量最高平均为6 648kg/hm2,比习惯法增加574.5kg/hm2,达显著性差异;其他处理与习惯法相比,产量均有不同程度增加,但差异未达显著水平(见表2)。

2.2 不同施肥方法对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结构的影响

单质肥料前重后轻施肥法(CK)最高苗数多,但成穗率较低,株高较矮,有效穗较少,结实率较低。其他处理与CK相比,成穗率、株高、有效穗、结实率增加明显,成穗率提高6%左右,株高增加3.7~4.5cm,有效穗增加7.5~16.5万穗/hm2,结实率增加0.5~3.9个百分点。各处理中水稻专用复混肥料平衡施肥法产量结构好,理论产量最高,与CK相比,株高增加3.7cm,成穗率增加5.6个百分点,有效穗增加16.5 万穗/hm2,结实率提高3.9个百分点(见表2)。

2.3 不同施肥方法经济效益比较

水稻专用复混肥料平衡施肥法效益最好,单质肥料平衡施肥法次之,与CK相比,水稻专用复混肥料平衡施肥法产值增加1 263.9元/hm2,纯收入增加710.4元/hm2;单质肥料平衡施肥法产值增加686.4元/hm2,纯收入增加312.9 元/hm2。复混肥料前重后轻法产值增加627元/hm2,纯收入增加339.0元/hm2(见表3)。

3 结论与讨论

各处理间差异主要是由肥料供给时间及释放时间的差异形成,习惯法养分供给不平衡,前期施用肥料多,分蘖旺盛,中后期供给少,生长速度减缓,结实率下降;水稻专用复混肥料平衡施肥法养分供应较平衡,释放速度较均匀,促进了平衡生长,形成了较好的群体结构及产量结构。温305免耕栽培,采用水稻专用复混肥料进行平衡施肥,与习惯法相比,产量增加574.5kg/hm2,纯收入增加710.4元/hm2,产量最高,效益最好。其他品种早稻免耕栽培可以参考采用该施肥方法。

4 参考文献

[1] 黄阿章,周书军,杨筠文,等. 有机型水稻专用肥在早稻上应用初报 [J].上海农业科技,2005(4):88.

[2] 张祥明,胡润,程生龙. 氮肥运筹方式对早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11):2021-2022,2025.

[3] 陈莉,危少勇,乐明祥,等.水稻不同栽培方式对比试验小结[J].江西农业学报,2008,20(5):123-125.

猜你喜欢
早稻性状产量
无为市太平山枫香树不同单株叶片性状多样性分析
4月份有色金属行业运行情况
国家统计局解读2017年早稻生产情况
甜玉米主要农艺性状的研究
2016年早稻产量同比下降2.7%
国际茶叶产量少量增加
今年全国早稻稍有减产
2014年6月印度橡胶产量增长65.8%
“常染色体遗传”等于“杂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与性别无关”吗
你是如何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