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光宁 张 芳 刘印平
摘要 介绍日光温室番茄套种早熟毛豆高效栽培模式,即从品种选择、培育壮苗、定植、整地施肥、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期采收等方面介绍该模式下番茄套种早熟毛豆的栽培技术,从而为今后采用该模式的用户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日光温室;番茄;毛豆;套种;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41.2;S643.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5-0085-01
日光温室番茄产量可达5.25~6.00t/hm2,4月下旬在番茄行间套种地膜毛豆,可充分利用温室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生产出的毛豆上市早,效益高,一般毛豆产量9t/hm2。
1 温室番茄栽培技术
1.1 品种选择
以适宜于温室栽培的早中熟有限生长型的高产抗病品种为佳,如霞粉、海粉901等。
1.2 培育壮苗
1.2.1 播前准备。培养土质量好坏对秧苗素质与生长影响很大,配制比例为热猪粪或鸭鸡粪或厩肥1份,普通菜园土2~3份,再加过磷酸钙3~5kg于1 000kg土肥中,均匀混合,然后堆制半年左右。在播种前1周,要用40%福尔马林溶液80~100倍液对培养土进行消毒,然后将培养土过筛,均匀撒施于苗床上待播种用,撒施厚度10~15cm,以利番茄幼苗扎根生长。播种前将种子用清水浸泡8~12h,催芽时温度25~28℃,待1/3种子露白即可播种。
1.2.2 播种。一般11月中下旬选晴天播种,播种后最好能有连续4~6d的晴天,以满足种子出苗需要的温度,播种后应覆盖地膜增温与保温,出苗期间,棚内温度控制在20~25℃。出苗期一般不需通风,出苗后,立即揭去地膜,并加大通风量,以降低苗床温度,同时白天气温保持18~20℃,夜温保持在15~18℃,以防因高温旺长,出现“高脚苗”。
1.2.3 苗床管理。番茄幼苗期长,从播种到定植60~70d,加强温湿度管理十分重要,定植前室内温度白天保持20~25℃,夜温保持15~18℃,但最低温度不能少于8~9℃,室内相对湿度控制在65%~70%,床土湿度或营养钵内的土壤湿度不能过大,一般表土层发白,里土湿润即说明温度适宜,不需灌水。在番茄苗达到2片真叶1片心叶时,苗高8~10cm,将幼苗移植于营养钵内。在定植前10~15d,需加大通风,降低室内温度,少浇水以控制幼苗生长量;若遇长时期阴雨天、温度过高等不良环境影响,造成旺长苗,可用矮壮素、B9等调节剂进行喷施调控,达到壮苗目的。
1.3 定植
整地时应施足基肥,并增施磷钾肥,一般施腐熟农家肥22.5~30.0t/hm2,45%高效效复合肥1 200~1 800kg/hm2,并将地块耧平耙细。于1月中下旬底至2月初定植,采用等行距种植,行距65cm,棵距25cm,栽5.55万株/hm2左右。
1.4 田间管理
1.4.1 灌溉与追肥。温室番茄在结果后需肥需水量增加,应根据土壤墒情,及时灌溉与追肥,但灌溉以浇灌为宜,切忌大水漫灌,以免室内湿度过大,诱发一些病害发生,追肥依据基肥情况与苗株长势定,定植后一般追1次催苗肥,第1穗果实膨大时,追第2次肥;第1穗果实成熟,第2穗果实已膨大,追第3次肥,一般施45%多元复合肥150~225kg/hm2。
1.4.2 中耕培土。于定植缓苗后进行第1次中耕,定植后1个月第2次中耕,结合中耕并培土,培土深度3~5cm。
1.4.3 整枝调整。整枝方式因品种而异,对无限生长习性的品种,有的采取主干式,有的采取双干式留主枝或三干式、四干式。而对于有限生长型品种,一般都需留侧枝,整枝摘芽不能过早或过迟,一般在侧芽长4~5cm时进行,但此时要分清主芽和侧芽,以免摘错影响到结果。在番茄生长中后期,下部叶片逐渐枯黄,失去光合作用或植株生长过旺,下部老叶可以摘除,以利通风透光,但摘叶不应过多,一般在结果后期,摘除第1穗果以下叶片为宜。
1.4.4 保花保果。因温度过低或过高引起的落花,可在开花前期1~2d,使用10~20mL/L的2,4-D涂花柄方法或采用25~30mg/L的PCPA喷花方法处理,既可防止落花又能促进果实迅速生长,达到增产的目的。
1.5 病虫害防治
温室番茄主要病害有早疫病、晚疫病、病毒病,早疫病、晚疫病可于发病初期用50%代锰500倍液进行喷雾,病毒病用20%病毒A 800倍液加以防治1遍,隔5~7d再防治1遍。番茄主要虫害是棉铃虫、蚜虫,棉铃虫可在其孵化高峰用2.5%溴氰菊酯加水2 000倍喷除,蚜虫发生时用10%蚜虱净225g/hm2对水750kg防治。
1.6 采收
最好选在变色期至坚熟期采收,一是提前上市,提高效益,同时便于贮藏运输,二是有利于果实后期发育。在坚熟期采收,已有3/4果实变红,营养价值最高,是作鲜菜食用的采收适期。完熟期含糖量高,是加工原料的采收期。
2 早熟毛豆栽培技术
2.1 品种选择
以早熟、高产、植株型较紧凑的品种为佳,如95-1、87-19等。
2.2 整地施肥
于4月中下旬,番茄行间施45%高效复合肥900kg/hm2,并均匀耕耙,整平、整细。
2.3 适时播种
于4月下旬在番茄行间直接播种毛豆,株距15~20cm,密度10.5万穴/hm2左右,播种后用90%禾耐斯防治杂草,然后盖上地膜,增温保湿。
2.4 田间管理
2.4.1 及时破膜放苗。在毛豆播种4~6d出苗后,及时挑破薄膜放苗,喷施兴欣肥力素1.5kg/hm2,促幼苗健壮生长。
2.4.2 追肥浇水。开花结荚期是毛豆需肥需水营养期,此时结合浇水增施草木灰1 500kg/hm2,过磷酸钙225kg/hm2;同时在开花初期喷施0.3%硅酸二氢钾液,可增强叶片功能,减轻花荚脱落现象,提高产量。
2.4.3 适时摘心。毛豆生长期,适时摘心可防旺长,并促使豆荚成熟一致,有利于采收,摘心可在盛花末进行,一般提早成熟2~3d,增产15%~20%。
2.4.4 病虫害防治。毛豆主要病害主要有霜霉病、炭疽病,可在发病初期用75%百菌清8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防治。虫害有斜纹夜蛾和豆赤蠖,在幼虫1~2龄期用2.5%高效氟氯氰菊酯1 000倍液防治。
2.5 适时采收
一般在豆荚籽粒饱满,豆荚皮色鲜绿时,全株一次性拔除采收或分2~3次采收,采收后放在阴凉处保持新鲜。
3 参考文献
[1] 绫丽娟,黄保健.蔬菜栽培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