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琴
事隔好久,一直忘不了那次上国标教材第九册练习三《语文与生活》的情形。那次练习中要求听讲《红灯记》故事后,再联系剧情,领会李玉和唱词的弦外之音,听一听,学一学这个唱段,读一读,抄一抄跟戏曲有关的一些谚语。
看到这部分教学内容,我首先想到我对戏曲艺术一窍不通,再有,学生对《红灯记》也非常陌生。怎样才能富有成效地完成这次教学任务?老办法就是布置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读读故事,了解京剧,了解书上这段唱词的大背景,这样在上课时也许效果会好些。任务一布置,班上就炸开了锅:“老师,我们从不听戏!”“这些我们听不懂!”……看样子只能自己想办法。
教学参考上没有太多的信息,而那段时间我家电脑又出了故障,看来只有将这一内容先放下再说。上课前,我便习惯性地去找同轨的成济和老师统一步调,先上下面的内容,等找到资料再上。令我喜出望外的是——成老师居然是个戏迷,不但了解这部戏曲,而且还准备了现成的录音磁带,所以她已做好了充分的上课准备。知道这一切,我连忙抓住机会,向成老师请教,让她先给我讲讲《红灯记》的故事。可能是时间比较紧,再加上我以前对戏曲从没在意过,所以我怎么也搞不明白那些复杂的人物关系。情急之下,我请求成老师与我合作,共同完成这次教学——由成老师给我班的学生讲故事。
上课铃一响,我与成老师一起出现在教室里。在全班同学充满好奇的目光中,我带着无比激动的口吻,邀请成教师与我一起上课,让她给我们大家讲讲《红灯记》的故事,教室里顿时暴发出了雷呜般的掌声。成老师生动的讲述终于让我们师生明白了这出经典的故事: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东北敌占区,我地下党工作者李玉和接受向柏山游击队转送密电码的任务。由于叛徒的出卖,李玉和遭日寇杀害,李玉和的女儿铁梅继承父志,将密电码送上山,游击队歼灭了追赶铁梅的日寇。
接下来的教学就水到渠成了,学生不仅轻松地理解了唱词中的弦外之音(临行喝妈一碗酒,浑身是胆雄赳赳。鸠山设宴和我交“朋友”,千杯万盏会应酬。时令不好风雪来得骤,妈要把冷暖时刻记心头。小铁梅出门卖货看气候,来往“帐目”要记熟。困倦时留神门户防野狗。烦闷时等候喜鹊唱枝头。家中的事儿你奔走,要与奶奶分忧愁),还饶有兴趣地跟着录音机学唱。课后我又与教音乐的董雪云老师联系,请她教学生唱了唱这一段。学生这一番学唱戏曲的经历,又很好地帮他们理解了书中的那些和戏曲有关的谚语。
那次不平常的教学经历带给了我许多启迪与感动: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是丰富的教学资源,它不仅让孩子们接受到更多的经典,还能让他们看到合作的神奇——一堂语文课能呈现出无限拓展的空间:周老师的全心投入,成老师的真诚热情,董老师的多才多艺,主人翁之间的缕缕浓情,京剧国粹的优美内涵,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我期待着我的语文课堂能带给学生一个精彩的世界!
收稿日期:2009-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