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农村能源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

2009-05-22 09:22
农业工程技术·农业信息化 2009年3期
关键词:户用沼气畜禽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当前,我国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初步具备了加大对农业和农村支持保护的条件和能力。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必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城乡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建设新农村,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保障。建设新农村,是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的根本途径。建设新农村,是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建设新农村,是缩小城乡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的重大举措。发展清洁能源,减少污染排放是人民的呼唤,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是新时期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一农村能源生态建设的意义

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要着力解决村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使村民得到实惠。农民生产生活用能问题是一个重大问题,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加快农村能源发展步伐。积极发展农村能源,满足农民生产生活用能需求、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优化农村环境、提高农村文明程度,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农村能源生态建设对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加强农村能源生态建设,是发展循环生态农业的必然选择。发展循环生态农业是实现秸秆、人畜粪便和生活污水变成肥源、能源和水源的有效途径。实施农村能源生态工程建设,可使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和能源建设紧密结合,达到发展清洁能源、节省燃料消费、减少废弃物、延长农业生态产业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多赢”目的。

其次,加强农村能源生态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在要求。农业投入品的大量使用,畜禽排泄物的过量排放,以及农民生活污水垃圾的直接排放,都将对农业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农村能源生态建设,以成熟的工程化技术措施,既有效治理废弃物污染,又变废为宝,正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

第三,加强农村能源生态建设,是提高农民生产生活质量的有效途径。洁化、亮化、美化的生态环境和方便、快捷、高效的生活方式是改善农民民生的重要内容。加强农村能源生态建设,既有助于解决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改善农业农村生态环境,又有利于实现农业农村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生产生活质量的提高,是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统一的有效载体。

二农村能源应以沼气建设为重点

目前我国正以农村沼气建设为重点,引导农民改圈、改厕、改厨,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根据规划,到2010年,全国农村户用沼气将达到4000万户,适宜农户普及率达到28.8%,到2020年力争使适宜农户普及率达到70%,基本普及农村沼气。

国家发改委农村经济司司长高俊才说,农村沼气建设是发展循环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实施好中央新增30亿元农村沼气项目,是贯彻中央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部署的重要任务之一,要倒排每天的工作进度,保证建设质量。截至2008年底,各地用于沼气灶具及配套产品、水泥和沙石等建材、服务网点设备订购的资金已分别达到4.09亿元、10.08亿元、3.62亿元,占新增中央投资59.26%。据不完全统计,各地已采购水泥155.2万吨、砖6.3亿块、砂石256.4万m3、钢材1.04万吨,预计可提供11.9万个沼气生产工就业岗位,增加工资收入8651万元。农业部科教司司长白金明强调,各级农村能源主管部门要一鼓作气,想方设法,好事快办,实事办好,确保项目建设进度和质量,确保把中央政策落到实处。

2003年以来国家实施了农村沼气国债项目,以“一池三改(沼气池,改圈、改厕、改厨)”为主要内容,大力普及农村户用沼气。在北方适宜地区建设“四位一体”能源生态模式:在南方适宜地区建设“猪-沼-果”能源生态模式:在适宜牧区与围栏建设结合,推广“两池(召气池、青贮池)两灶(太阳灶、省柴节煤灶)两棚(暖圈棚、蔬菜大棚)”模式。

随着中央投入力度的加大,全国范围内农村沼气发展迅速。据农业部测算,截至2007年底,农村户用沼气发展到2650万户,年产沼气102亿m3。相当于替代1600万t标准煤,为农户直接增收节支130亿元;已建设各类养殖场沼气工程2.66万处,其中大中型养殖场沼气工程1600多处。实践证明,发展农村沼气工程,既能有效解决农村生活能源问题,又能获得农业生产所需的有机肥料,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具有良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大大加快了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三我国部分地区农村能源的建设情况

1天津市

天津市为加快农村新能源建设,特别是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工程,正在全面开展津郊新农村沼气工程建设。先在武清、宁河、宝坻、蓟县兴建9040户农用沼气池,利用畜禽粪便进行农用小型沼气池的建设。建成后,农民可以在家用沼气做饭,沼气渣可以当作有机肥料。在郊县兴建65个养殖小区沼气工程,集中处理粪便,保护生态环境。天津市还将兴建三个大型沼气工程。按照规划,将分别在武清、大港和宝坻大型养殖场兴建大型集中式沼气工程项目,采用先进设备和生产工艺对粪便进行干湿分离,保护生态环境:同时通过对粪便的集中处理进行沼气发电,为新农村建设开辟新的能源。

2河北省

河北省2008年新增农村沼气建设项目中央预算内投资16182万元,拉动地方配套和农户自筹49375万元。全省已完成新增户用沼气30771户,占计划任务的31.9%;完成中央投资3200万元,占中央投资总额的19.77%。

3河南省

河南省以沼气建设和农业污染源普查为中心,精心组织,多措并举,在过去的一年里,全省新增农村户用沼气池58万户,超额完成全年50万户计划任务,累计发展农村沼气池近300万户;新建大中型沼气工程1207处,累计达到2255处;新增村级服务网点927处,累计达到3036处,完成投资46945万元,提供农民就业岗位66945个。全省近300万沼气用户,年可促进农民增收节支达30亿元左右,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生态及经济效益。

2008年新增沼气建设项目进展顺利。全面完成了农业污染源普查工作和农产品产地污染普查及区域划分工作,以及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任务。省农业厅农村沼气国债项目领导小组副组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郭鹏亮指出:新增农村沼气建设任务是党中央为应对世界金融危机采取的拉动内需、促进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一项重要举措,农村能源环保建设在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4宁夏回族自治区

宁夏回族自治区农村能源建设起步与上世纪80年代。二十多年来按照“开发与节流”的原则,重点进行了沼气技术、太阳能利用技术、

风能利用技术、节能技术等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近年来、通过实施国家生态家园富民计划项目、小型公益设施农村能源项目、重点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生态建设重点县)、农村沼气国债项目等项目,在全区范围内推广农村能源利用技术。目前全区已建成户用沼气4万口、太阳灶10万台、节能炕12万铺、节能灶38万台、太阳房7万"、风力发电机400台、建秸秆气化站4座,近10万农户受益。健全了农村能源管理、推广、服务体系,目前农村能源系统已有技术人员1780人,其中管理推广人员180人,专业施工人员和农民技术员1600多人。

通过长期实践各地探索并推广了多种农村能源模式。西吉、隆德、原州区海原等地建成四个太阳灶生产基地,年生产能力达到10万台以上。通过这些成熟的农村能源利用技术和农村能源生态模式的推广,探索了农村能源技术推广管理的机制,为大规模进行农村能源建设积累了经验。太阳灶、被动式太阳房和太阳能热水器的示范推广,为宁夏农户提供高效无污染的炊事用能、解决冬季取暖用能和生活洗浴用热水。特别是与户用沼气项目配套实施,可以使农户用上清洁高效的燃料,提高农户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提高了农民卫生状况,改善农户的居住条件,改善农户的灶房、庭院的环境状况,防治基本疾病的传播,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建设,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

5黑龙江省

黑龙江省生物质资源十分丰富,农作物秸秆年产量5600万吨,畜禽粪便2.2亿吨。发展农村清洁能源,能够综合利用秸秆、人畜粪便和农业生产加工废弃物,改变村屯“脏、乱、差”面貌,带动改厨、改厕、改圈、改庭院,加速农村环境净化、美化;能够解决因施用化肥农药导致的土壤板结、地力下降、农药残留等问题,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目前全省农村沼气已发展到18.4万户,每年为农村提供了相当于4.73万吨煤的高品质清洁能源。推广省柴节煤炉灶243万个,节能炕306万铺,形成节能能力近274.5万吨标煤。

近年来,黑龙江省还组织各地开展了以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为重点的乡村清洁工程示范等,这些节能减排措施有力的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农村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也有巨大的潜力。全省粮食种植产生5600万吨秸秆,牲畜养殖产生2万吨的粪便,如果不合理利用,既浪费又污染。另外,农村还有大量的荒山荒坡和盐碱地,可以用来种植非粮能源作物,可见,农村可再生能源开发的潜力很大。新能源的进村入户给农民生活带来新鲜变化。

黑龙江省自2003年起开始,以“节约、安全、清洁、方便”为原则,大力实施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引导农民树立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的理念,加快调整农村能源消费结构,积极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清洁能源,为实现农民家居温暖清洁化、庭院经济高效化、农业生产无害化,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推进全省新农村建设进程做出了新的贡献。截至2008年6月底,全省新建户用沼气池3.1万户,集约化养殖场沼气工程2处,另有15处沼气工程完成了前期准备。农村新型能源工程已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清洁工程、生态工程、民心工程和民生工程。

6浙江省

浙江省推进生态畜牧业发展中,一方面鼓励“园中建场,场在园中”,让畜禽上山,肥水养林;另一方面,对已建畜禽规模场实行生态化改造,通过推广“猪-沼-果(菜、粮)”、“器-沼-池”等循环模式,促进农业废弃物的多层次利用和多次增值,实现畜禽粪便资源化、农业生产无害化,形成上联养殖业、下联种植业的循环生态农业新格局。

在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中,大力推广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技术,建成沼气池容132万多立方米,年可处理生活污水1.6亿吨:结合“811”环境污染整治行动,充分利用沼气技术加强畜禽养殖排泄物治理,在畜禽规模场建设各型沼气工程5205处,发展户用沼气池11.8万户,年可处理畜禽粪便污水3200万t。通过沼气技术的推广应用,有力地带动了农村“改厨、改厕、改圈”,有效地改变了农村环境卫生条件、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民精神面貌,加快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浙江省农村能源生态建设从大办沼气起步,到推广省柴节煤灶,到后期农村能源综合建设。目前,紧紧围绕生态省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以实施生态家园富民行动为主线,按照“因地制宜、多能互补、综合利用、讲求实效”的原则,积极试点示范,不断总结经验,大胆创新发展,逐渐探索形成了一批行之有效的开发模式,如:充分利用沼气技术处理畜禽排泄物的畜禽排泄物生态化能源利用模式针对农村居住环境较为分散、管理水平相对较低、污水收集管网不健全等现状,建造了地埋式沼气净化技术为核心的易控节能型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模式利用农业废弃物资源的作物秸秆生物化、资源化利用模式和农业废弃物致密资源化利用模式:运用沼气技术,对厨房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的农家乐旅游排污治理模式,将太阳光的辐射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为高效生态农业服务的再生清洁能源利用模式。

7安徽省

安徽省把农村能源建设与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发展循环农业结合起来,探索了一条具有合肥特色的“秸秆变气、秸秆过腹变奶、秸秆制菌变菜、秸秆还田变肥、秸秆加工变材”的农村能源建设新模式,加快了农村能源建设步伐,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

农村沼气工程建设速度加快。以户用沼气国债项目建设为抓手,强力推进农村户用沼气建设,带动农村改厨、改厕、改圈。同时,进一步加大对沼气技工培训力度,基本上实现了专业化施工、物业化管理的建管模式。

四农村能源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加快农村能源发展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促进生态保护、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途径,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必须结合农村的实际,以发展循环经济为核心,以提高资源利用率、改善农民生产和生活条件、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根本目标,突出沼气建设、秸秆、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和以节肥、节水、节地、节药、节电、节油、节煤技术推广为重点的生态循环农业工程,进一步加大投入,狠抓工程建设与管理、运行机制创新、社会服务体系建设,推动我市农村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

坚持政府扶持,多元化投入的原则。把农村能源建设纳入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定政策,加大扶持,鼓励有关部门和社会力量参与建设,建立多渠道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坚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的原则,重点发展户用沼气、养殖企业沼气工程和农村生活污水净化沼气工程,秸秆综合利用和太阳能利用以及以节水、节地、节肥、节药、节电、节煤、节油为重点的生态循环农业工程。选择不同的建设类别和模式,建设一批标准高,质量好,综合效益突出的生态循环型园区(示范村)。

按照“群众自愿,政策引导”的总体思路,积极争取户用沼气国债项目,稳步推进户用沼气建设,配套改厨、改厕、改圈舍,同步规划建设农村能源服务体系,保证沼气池建成后正常发挥作用。大力推广“畜禽-沼气-作物”模式,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民增收。结合实施生态家园富民工程,以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污治理为重点,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治理规模畜禽养殖场粪便污水和农产品加工废水。因地制宜推广“能源生态型”、“能源环保型”不同模式沼气工程和“三沼”综合利用技术,实现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推进农畜结合的高效生态农业发展,促进农业增效。

在新农村示范村、整治村,利用沼气技术集中或分散处理农村生活、生产污水,加快推广“屋顶安装太阳能热水器,地下建设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农民炊事使用沼气等清洁能源”能源生态模式,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以开发利用沼气、太阳能、秸秆利用等可再生能源为重点。开展沼气入户、发电、太阳能集中供热和光电应用工程建设,扶持秸秆还田、青贮氨化、制板、生产食用菌等秸秆综合利用工程,改善农民生活质量,提高农村清洁能源利用率,推进新农村建设。

猜你喜欢
户用沼气畜禽
畜禽夏季喂野菜 防病快长真不赖
菌株出马让畜禽污染物变废为宝
夏季养畜禽 驱蚊有妙招
第四章 化粪土为力量——沼气能
第四章 化粪土为力量——沼气能
《中国沼气》征稿简则
水泡粪工艺制沼气及沼气的净化提纯
户用光伏并网逆变器人机交互系统开发及应用
户用光伏系统安全防护问题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