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推动灾区新农村建设

2009-05-22 11:31卢轶遐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09年5期
关键词:返乡创业

罗 宽 卢轶遐

摘要:5·12特大地震后,作为农业大省,四川省的“三农”遭受了巨大损失。但从另外一个方面说,前所未有的自然灾害使得新农村建设的思想开始真正让广大灾区农民接受。绵竹市玉泉镇新农村建设正是在这一背景下逐步开展的。在实践调查基础上,文章着重从规划农村人力资源,大力发展农村技能教育培训,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以及加快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等角度展开论述,同时针对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科学化的建议。

关键词:灾后新农村建设;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返乡创业

中图分类号:F32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45(2009)08-0107-03

一、灾前玉泉镇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采取措施和取得成绩

玉泉镇地处四川省绵竹市西南部的石亭江畔,幅员面积26.49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21379亩,全镇管辖7个行

政村,79个村民小组,1个居委会,总人口20694人,其中农业人口19715人,场镇居民979人。

由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涉及所有农民的切身利益,是农民的愿望和要求,为的是农民,靠的也是农民,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因此从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来看,培育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最为迫切的要求,也是新农村建设中最为核心的内容,其关键在于加快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在地震灾害发生以前,玉泉镇已经初步开始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农业技术培训与指导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成立了专门的农业技术培训指导机构

玉泉镇坚持以孵抱、养鸭、制绒、制衣一条龙的特色产业,以钢铁生产为龙头的骨干企业,加快工农业的平稳发展。为了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提高农村专业技能,该镇建立了羽绒培训基地,组织待业农民进行缝纫培训。另外,当地政府建立了农业技术培训站,加强对农民养殖、种植技术的指导,尤其是对于特产作物山绿、烟叶和鸭禽养殖成立了专门的培训机构和市场营销机构。

(二)龙头企业快速发展

龙头企业在以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内牵基地及农户,外连市场及消费者,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关键点。玉泉镇的工业经济,经过企业改制、招商引资,现有金泉钢铁公司、鼎天建材有限公司、楚峰羽绒制衣公司,以及5家服装加工厂,从而形成了建材、羽绒、制衣等行业共同发展的局面,实现了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增加了农民群众的收入,为玉泉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特别是即将实施的肉鸭深加工项目,将快速推动该镇建成川西羽绒产业特色镇的进程。

(三)农村医疗卫生得到发展,社会保障工作初见成效

影响农民正常的体能和健康状态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调查中得知,地震灾害前,该镇在大力发展农村医疗卫生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效。该镇加大农村公共卫生经费的投入和管理,建立了拥有30名专业技术人员、36张病床的玉泉镇卫生院;建立和完善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与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相结合,提升农村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和水平,全力保障了农民的身体健康。

(四)农村劳动力得到转移,农民收入明显增加

玉泉镇作为一个劳务输出大镇,近5年来,玉泉镇平均外出务工4538人,其中市内务工2321人,市外1111人,省外务工1106人,全镇68%劳动力在外务工,平均每年给玉泉镇带来大约5500万收入。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是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途径,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选择,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农民非农业化过程中的必经阶段。农村劳动力跨区流动和进城务工,不仅有利于农民增加收入,而且可以方便城市居民生活,增加城市经济活力和竞争力,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2002年第2号文件《关于做好2002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

二、灾后玉泉镇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面临的问题

虽然地震前,玉泉镇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取得了很大进展,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的规模、水平和程度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一方面由于原有的新农村建设只是一个起步阶段,在改革发展农村事业方面不够彻底,存在许多历史遗留问题。另一方面,由于玉泉镇原有新农村建设的成果在地震中受到严重损失:全镇房屋100%受损,其中66.7%倒塌,90%无法居住;道路交通、通讯、供电、供水、供气等基础设施遭到了严重破坏,全镇合计损失12.3亿元。这些原因使得地震后玉泉镇新农村建设面临许多问题。

(一)农业技术落后,农村人力资源受教育和培训程度较低

槐树村在地震以前主要以种植特色经济作物山绿为主,由于初级产品价格低以及对市场需求分析不正确使得种植山绿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平均每亩收益只有1000元。2007年种植出口油菜花500亩,平均每亩收益只有1200元。圣母泉村由于养殖(养鸭、养猪)业都为散户,没有集体的规模性的养殖基地,缺乏科学农业技术指导,没有品牌优势,使得当地特色养殖业没有长足发展。

(二)农村劳动力缺乏,恢复重建工作困难重重

在调查走访中我们发现,由于近年来过度的劳务输出,导致该镇剩下的是以老人、小孩为主的人群,致使在恢复重建中劳动力严重缺乏,很多地方都是专门到外地去招聘工人,同时留守的老少人员在农村中由于传统的生活习惯影响,没有精力去照管种植作物。在走访的过程中,村民们普遍反映,由于家里年轻劳动力外出务工,导致恢复重建工作存在很大困难。

(三)缺乏系统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计划和组织体系

我国目前普遍对于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缺乏统一认识,缺乏对人力资源开发的全面研究,更缺乏紧迫感、主动性和自觉性。人才培训无计划、盲目性以及人才使用脱节是当前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普遍问题。经过调查得知,由于玉泉镇羽绒、制衣产业发展良好,导致该镇从业女性基本上是参加的缝纫培训,使得劳动力结构单一。

三、对于玉泉镇加快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建议

强烈的地震摧毁了昔日的家园,但摧毁不了玉泉人民重建更加美好家园的斗志和决心。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玉泉镇恢复重建工作的重中之重。按照“一省帮一重灾县”原则,玉泉镇一定要在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方针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对口支援的江苏省淮安市提供的人力、物力、财力、智力等各种形式的支援,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

(一)抓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规划工作和组织领导

按照市场原则、服务原则、法制原则和创新原则,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基本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使人力资源结构更加优化,人力资源效益更能得到有效发挥,人力资源分布更为合理,专业人力资源队伍得到加强,乡土人才资源队伍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同时,加大农村人力资源的投入力度、培训力度,积极组织开展智力支农活动,完善农村人力资源的评价选拔机制,加快农村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实现农村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二)大力发展成人教育,加大农业技术指导

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角,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是发展生产力的关键,是强国之路,富国之本。因此,只有依靠提高农民的素质、开发人力资源才能适应现代农业和农业增长方式的需要,才能胜任农业产业化的需要。目前,玉泉镇已经提出了在镇上建立200㎡(平方米)的劳动就业培训基地(成校),并且将于2009年开始逐步在各村建立电教室、阅览室等教育设施和机构以及包括农业服务中心、农机站、畜牧站、林业科技推广站、劳动保障服务所的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三)加大技能培训力度,促进劳动力就业

实现农民增收致富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增加致富的关键是农民的就业问题,促进就业的关键是提高农民素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社会各方面对于劳动力素质的要求愈来愈高,劳动力素质日益成为制约就业数量和层次的主要原因之一。“先培训后就业,以培训促就业,抓培训抓就业”将成为玉泉镇解决农村就业工作的法宝。

1. 实行“订单培训”。由政府部门通过挖掘和掌握市场信息,根据企业的用工需求,按照不同行业、不同工种、不同的岗位的基本技能、技术操作规程组织农民培训,使培训与就业岗位紧密联系,以需求定培训,以输出带培训。玉泉镇拥有养鸭特色产业,可以将技能培训融入到鸭肉加工、羽绒、制衣等产业链中,充分解决本地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2. 实行“致富工程”。通过对农民进行科学种田实用技术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和普及法律常识等方面的培训,让农村劳动力在乡务农懂得技术知识,外出打工拥有一技之长,又能依靠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利。玉泉镇政府可设立培训工作专项资金,对第一次参加的劳动力给予一定经费补助,对“低保”对象、残疾人以及地震受灾严重的家庭可申请免费培训。

3. 职业技术培训走市场之路,建立长效培训机制。玉泉镇农村职业技术培训可以采取“政府搭台,企业唱戏,企业(个人)创办培训学校,走培训市场之路”的方式,组建其长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玉泉镇政府的作用在于提供政策、外部条件、宏观调控、政策指导、市场及部门协调和社会环境保障;企业(个人)的作用则在于,利用自己的资金、管理理念和管理力量,成立专门的培训机构(企业学校),在加强对已有员工的技术培训的同时,根据市场需求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对农村劳动力举办各类职业技术培训。同时,职业技术培训必须求真务实,走市场之路,把握好培训对象的需求,按照“实际、实效、实用”的原则,突出“实用职业技术、农业科技知识、农业相关政策”等培训重点,制定科学合理、重点突出、有针对性、适合农民自身特点、有效的培训计划。另外,在培训市场中,引入竞争机制,由农村自主选择培训学校和培训方式,利用国家各项培训资金,大力支持和鼓励优秀培训机构的发展,对农民反映差、培训无效果的低劣培训机构予以取缔。

4.加强对培训效果的评估,推广职业认定证书模式。为了避免培训流于形式,一方面,镇政府加强对培训机构的评估,组织科研机构、农业技术人员作为专家不定期地深入到培训机构进行调研,检查工作,在监督机制上面做好工作;另一方面培训机构要对参加培训的人员进行评估,通过课堂考试、实际操作等灵活多变的方式对培训人员进行考核,对于培训合格的人员颁发合格证书。

(四)鼓励农民工回乡务农、创业,为灾后新农村建设创造资本条件

农民工回乡创业是劳务经济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从劳动力输出到农民工返乡创业,促进了劳务产业链向前延伸一个环节。玉泉镇由于过度发展劳务输出,导致新农村建设人力资源不足,因此必须在“回乡工程”上大做文章。

1.继续大力支持玉泉镇已有企业的发展。加大对金泉钢铁公司、鼎天建材有限公司、楚峰羽绒制衣公司以及诚兴制衣厂等企业的扶持力度,积极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对于地震灾区受损企业的各种优惠政策。在宣传舆论上,要利用多种形式,在全社会大力宣传表彰外出创业有成者和回乡创业有功者,全力打造鼓励干事创业的文化氛围,鼓舞外出务工劳动力回乡参与到灾后重建工作中,形成“农民工进城打工——成长积累——自主创业”的新农村建设人力资源开发的新模式。

2.利用各种灾后优惠政策,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为返乡农民工提供资金扶持。尤其对大规模种植烟叶、山绿等特色经济作物,进行养鸭、羽绒、制衣产业链的个人和企业给予专项扶持资金,推行回乡创业贷款贴息制度。同时,农村金融服务机构要拓宽农户小额信贷和联保贷款覆盖面,积极给回乡农民工发放小额担保贷款。

3.加大税收优惠政策。应该对新办企业采取前几年内免除征税,对经济效益不佳的企业实行降低税率或免征,对仍有发展潜力的企业给予补贴。

4.营造有利于创业的服务环境。增加服务意识,积极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减少行政干预,帮助降低创业成本。同时推行联合审批、一站服务、限时办结和承诺服务等制度,简化审批程序,为农民工回乡创业开通“绿色通道”。同时镇政府应建立企业信息传递与服务中心,搞好市场秩序建设,保证能及时、准确地传递与服务中心,同时,保证产品的适销对路。

5.加大技术支持,全力降低创业风险。镇政府可以组织有经验的回乡创业的典型给予返乡创业者经验指导,同时可以对他们进行可行性评估、相关知识培训以及技术指导,努力提高返乡创业者投资建设的成功率。

四、结语

坚强面对灾难,勤劳重建家园。现阶段,玉泉镇人民正怀着乐观坚强、重建家园的决心和勇气积极投身于灾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在玉泉镇恢复重建过程中,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已经成为玉泉镇新农村建设的目标。然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广泛而持久的历史过程,不仅需要外在动力支持,而且在于农村自身人力资源的引擎作用。唤醒农民自身的强大的潜在力量,锻造出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觉悟高的新型农民,加快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将是玉泉镇新农村建设的最关键、最重要的任务。

参考文献

[1]孙源江,刘晓红.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新农村建设——基于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的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5).

[2]赵翠红.做好“回乡工程”建设,为新农村建设创造资本条件[J].经济师,2008,(7).

[3]窦鹏辉.中国农村青年人力资源发展报告(2005)[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罗宽(1987- ),男,湖北汉川人,成都理工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本科生,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卢轶遐(1977- ),女,四川成都人,成都理工大学信息管理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组织理论。

猜你喜欢
返乡创业
新农村文化对农民工返乡创业行为的影响
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现状、困境及对策研究
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农民工返乡创业融资问题研究
“返乡创业”,北京迈出扎实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