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国 刘德山 宫佳彬
“二贵摔跤”全称“隆化满族二贵摔跤”,在河北省隆化县流传甚广,是满族人民喜庆丰收、欢度节日的一种传统“道具体育”节目,历史悠久,表演独特,深受群众喜爱。尤其是2008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北京奥运会前夕又在京城展演后,更引起了中外观众的广泛关注。
源远流长“摔跤史”
摔跤是我国古老的传统竞技项目之一,百戏中叫“角抵”,南北朝时期称“蚩尤戏”,唐朝和宋朝谓“相扑”,清代叫“摔跤”。“隆化满族二贵摔跤”形成于清朝道光末年,距今已有 100多年的历史。1987年,经过隆化县文化部门挖掘、整理,隆化县政协委员王大中、刘德山等开始在全国各地进行表演。经过20多年的不断改进和提高,“二贵摔跤”逐渐成为隆化县乃至河北省的文化品牌,多次在国家级比赛中获奖,在全国引起很大反响。省内外许多文化艺术团体竞相前来学习,并以不同的形式走向舞台。
隆化县是清朝历代皇帝木兰秋狝驻跸并举行盛大活动的地方。从康熙十九年(1680年)起,先后在隆化县境内建起6处行宫,皇帝每到一处,都要举行摔跤、赛马和射箭等各种娱乐活动,“二贵摔跤”由此应运而生。说起它的起源,还有一点传奇色彩。传说“二贵摔跤”表现的是清朝皇帝康熙少年亲政、利用贵族少年摔跤手除掉奸臣鳌拜的故事。摔跤在满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既是宫廷贵族的一种娱乐形式,也是满族人民广为爱好的体育活动之一。“二贵摔跤”是满族人民摔跤表演艺术的结晶。
“二贵摔跤”有奇功
“二贵摔跤”既是一种传统民间“道具体育”,也是一种民间“道具舞蹈”。多年来,经过历代表演者的加工提炼,已形成了独特完美的表演体系。
表演者在表演时,将摔跤道具牢牢地绑在背上,双腿全蹲,双手倒穿一双和脚上相同的靴子,利用两只胳膊扮演对方的两条腿,在道具“围帘”的隐藏下,形成两个夸张的矮人摔跤姿势。表演者在乐队的伴奏下,手足并用,做出许多动作,如抡、转、滚、举、扫、磕、绊、支架子、下绊子等,巧妙地利用摔跤道具,一个人活灵活现地表演两个满族武士摔跤的场面。它的表演强悍有力,动作形象逼真,形态滑稽幽默,既具有摔跤的真实性,又具有舞蹈的表演性,虽然表演的只是摔跤,但“摔”中包含着诸多内容。“二贵摔跤”的亮点在于一人扮演两个角色,即一个人钻进道具里,生动形象地表演两个人在摔跤,不明就里者绝对看不出破绽,表演一结束,表演者撩开围帘露出一个人的真面目时,引发的便是惊奇和兴奋。“二贵摔跤”的表演集体育和艺术于一身,具有特殊的观赏价值。
“二贵摔跤”不同于其他民族地区的“二人摔跤”或“二鬼摔跤”,舞蹈动作更加灵活,表演形象更加逼真,其独具一格的艺术魅力和舞台效果,是其他任何形式的“摔跤”无法相比的。
多年来,隆化县民间文艺工作者不断加强对“二贵摔跤”的挖掘整理,在保留传统风格的基础上,对它的表演形式、动作编排、服装道具制作、绝活动作的探索等方面,进行了科学合理的改进,并把原来的单人表演变为多人和群体表演,从舞台表演走向了广场表演。
文化遗产声誉隆
进入新时期以来,在隆化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县文化部门在保护和传承“二贵摔跤”这笔宝贵文化遗产工作中付出了巨大的辛勤劳动,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由于多种原因,这一“国宝”级的民族文化艺术精品,目前陷入表演人员老化、无专业表演队伍、无服装道具、对外宣传力度不够、资金投入不足、无活动经费等困境。
为了使“二贵摔跤”得到普及和提高,首要任务就是要培养新一代表演人员,保证后继有人。同时,为了保障这笔宝贵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对所存在的不足之处,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彻底加以解决,以满足新时期人民群众的观赏需求。我们相信,经过当地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二贵摔跤”这朵民族艺术之花,一定会枝繁叶茂、越开越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