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希亭 张同科 王丽君
突出边境特色着力改善民生
新农村建设启动以来,临江市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落脚点。市委、市政府在交通、安全饮水、医疗卫生和教育等方面突出边境特色,重点向农村倾斜,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创历史最高,民生问题得到了空前的关注和改善,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
加大资金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得到空前改善。乡村公路实现质的飞越,2007年,临江市投资4180万元改善农村道路,其中:试点村镇新农村建设公路规划里程102.2公里,竣工项目11项,总里程24.2公里。2008年建设的新农村公路建设项目7项,总里程66.2公里,工程总投资6533万元,台兴村、蚂蚁河村便民大桥相继建成通车。今年,临江市总投资1480万元,彻底解决了剩余的4镇1街39个村屯的安全饮用水问题;投资1000多万元在大栗子、台兴、四道沟等建立农村社会福利服务中心4个,已投入使用。投资30万元的夹皮沟村文化广场等农村基础项目完成25项。已完成农村沼气池建设300个,全市已有3个村建立了秸杆气化站,2000多户农民使用了沼气,40个村完成了信息网络链接;改造了台兴、闹枝等省、白山市级试点村的有线电视网络。投资937万元改善农村校舍;投资42万元完成2307平方米农村体育场所建设;投资3104万元完成680平方米农村文化活动场所建设;投资432万元新建设改造卫生医疗室,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98%;到目前为止,全市30个试点(推进)村镇新农村建设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资已达到17000多万元。
改善人居环境,新农村建设向纵深发展。泥草房改造是省委、省政府解决民生问题的一项重大举措,也是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2007年,临江市六道沟镇作为省确定的泥草房改造试点镇,改造任务为508户,首批涉及14个村,300户,建筑面积21000平方米,为使改造快速发展,市政府出台补助政策,组织机关干部捐款,多渠道融资,对被改造农户,户均补助4000元或以实物形式进行资助,对特殊困难的农户,村集体再给予适当补贴。在泥草房改造过程中,通过协调有关部门,简化了审核、审批手续,实行集中一条龙办公。
在去年实际完成550户泥草房改造试点任务的基础上,2008年临江市泥草房改造2800户,改造过程中,做好散居户并屯、撤屯并村工作,选择沿三线的重点村屯优先扶持完成改造。统筹协调各方面力量,形成工作合力,加快这项民心工程的实施。临江市新村办担起牵头部门作用,建设局、房产局、国土局和林业局热情服务,尽快完成了改造农户审批手续和木材审批手续,取沙石内河由水利部门负责,界河由边防工作站负责,确定各村泥草房改造取沙石地点,并落实不予收费政策。新村办、水利等其它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各乡镇(街)要把当地泥草房改造切实纳入议事议程。同时简化审批手续,审核审批由政府包办,确保完成全市泥草房改造任务,让农民享受实实在在的利益,目前,泥草房改造工作进展顺利。同时,临江市加快农村环境的综合整治,整治重点是省、白山和本级试点村和推进村和沿公路、沿江、沿旅游线村镇,今年的环境整治要以村屯规划为依据,要与农村泥草房改造相结合、与村屯绿化相结合、与春季爱国卫生活动相结合。同时加快道路硬化,庭院净化,路灯亮化,村庄美化进程,使每个村基本达到干净、整洁、路畅、村绿、建制的标准,各乡(镇)、街把环境整治作为今年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逐村研究整治方案。为保持工作的连续性,今年市政府决定在环境整治活动中,市级帮扶单位不做大的调整,各帮扶部门认真履行帮扶职责,用较短的时间使全市农村环境实现了实质性变化。
拓宽帮扶渠道,新农村建设驶入 “快车道”。我们通过整合领导力量、社会资源、社会投入,拓宽了各种要素流向农村的渠道。省市县三级帮扶部门发挥自身优势,为新农村建设出资、出智、出力,既有“雪中送炭”,也有“锦上添花”,倾力助推新农村建设。省交通厅、东北师范大学、省工商银行作为临江市的帮扶单位,大力支持临江的新农村建设。交通厅选派了4名指导员帮扶指导,在去年对试点村镇道路进行规划设计的基础上,近期重新进行了规划设计,为进一步服务老区人民,支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去年省交通厅驻村指导员积极协调民盟吉林省委卫生和财务专家组一行18人,于9月29日到我市5个试点村开展送医送药义诊活动。先后为5个村的230多人义诊,并无偿给农民送药、送图书。同时省财务专家又在市党校开班培训了我市基层农村会计和农经人员共98人,捐赠财会书籍3千余册。白山市水务局、交通局、财政局投入资金70万元为错草村筑路4.5公里。水务局为错草村53户农民解决安全饮水问题;审计局投资58万元为蚂蚁河村修建便民桥。临江市63个帮扶部门也都不同程度地落实了帮扶措施,这些资金投入我们很大程度地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上,基本上解决了农民群众行路难、就医难、饮水不安全、文体生活匮乏等民生问题,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仅仅是帮扶工作的一个缩影。“好风凭借力”,没有省、市、县三级帮扶部门的倾力帮扶,新农村建设难以取得这么大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