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立
法国当代有位知名的女小说家加尼哀,她和我一样,曾经是记者,干这个行业没什么好处,既不能发财,又惹人厌,唯一的,因为接触的人多,所以观察能力比较强。加尼哀有个短篇小说《恋人之家》,谈的是感情故事,我试着把内容说一说:
有个还没出名的年轻画家与他的妻子,过着穷苦的日子,某天在乡间散步看到一栋小房子藏在树林中,后面还有条诗情画意的小河,他们想,能住在这里多么快乐呀。向屋主打听,这栋房子要1万法郎,而他们连10法郎都凑不出。
没有钱不能阻止人的梦想,贫穷不会扼杀快乐。这对夫妻每天都想着梦里的小屋,今天想如果我买下房子要换上什么样的窗帘,明天想该刷什么颜色的漆。他们甚至替小屋起了名字,叫草舍、叫蜗居、叫迎庐、叫读书轩。想着想着,他们觉得还要条狗,丹麦犬或圣伯纳?这段日子俩人都从想象中得到乐趣,不久后先生却烦了,只剩下妻子仍陷在其中,但至少有一个人思念那栋小屋。
到秋天,画家终于在画展中卖出他的作品,赚到1万法郎,他很兴奋地回到家,对妻子说出他打算如何用这笔钱,还债,买新衣,可以做很多很多的事,妻子却说:那么,读书轩呢?
对了,曾经有栋让他们心动的房子。
画家带着妻子再去找那栋小屋。小屋仍在树林中,可是一切都变了,枯叶散布在房子四周,夏天的太阳不见了,树林内显得阴湿沉闷。
这时作者说,当初画家夫妇是以恋人的心情看到房子,充满了愉悦、憧憬,如今则换成买主的身份,梦便被蒸发掉了。他们沮丧地走到车站,默默地回到了城里。
作者更浪漫地说,他们身上的某个季节已结束,他们的爱情也没了以前的热情,于是一切事物都无法再美化。意思是,梦随着清晨的雾水,被太阳蒸发掉了。
对妻子而言,消失的不是当初对房子的感觉,而是,她很清楚,她和画家的爱情正逐渐变淡,不知不觉地,一点一点地变淡。
看完小说后,我有两种感触:
一、穷的时候容易做梦、容易幻想,也容易满足和容易快乐。有钱人必须要赚5亿、10亿才会快乐,穷人则因为有了电视而全家兴奋3个月。一如画家夫妻的房子,愈想房子会愈美,这是浪漫情怀。当有了钱再去看这房子,当然会失望,因为眼光不同了,那栋房子在他们心中早变得比实物更浪漫和梦幻了。
二、很多事情,久了会皮,或者说,久了会失去热情。我以前在贸易公司做过业务员,每天早上拎着装满目录和样品的手提箱,在各大饭店游走,向老外买主推销。前几次去谈生意,都会熬夜和同事讨论,模拟客户可能问的问题,第二天战战兢兢地去开会。3个月后,我皮了,没准备就跑去,不料那个澳洲人看中了目录里的一款仿大理石一体成型浴缸,要我报价,等我一头汗水地报了价,他冷冷地说。你算了运费吗?
消失了,麻木了,自认一切都理所当然了,感情就不见了,梦也破了,一切都变得不有趣、不浪漫。
对了,还有第三个感触,男女相识之初,两人努力地把原来两个不同的世界融合成一个,会一起吃早饭,一起看电影。好不容易两个世界变成一个,却又有新的变化,一个世界会慢慢分裂成一个半或两个,例如一个星期有三天不一起吃早饭,看电影也会出现有不同的意见,例如:这部电影我没兴趣,你去看,我回家睡觉。如同小说中,当妻子仍停留在对小屋的幻梦之中时,画家却早忘光啦。
有个女性的朋友曾形容男人爱情的消失经过,她说当女人问男人“你爱不爱我时”,男人的回答会随着相识时间产生“进化”:
刚认识的热恋期:“我爱死你了。”
交往了3年:“我爱你。”
5年之后:“爱。”
婚后5年:“什么?”
婚后15年:“……别吵我睡觉……”
摘自《太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