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机电人才的就业形势与教育培养

2009-05-21 08:53陈爱新
学周刊 2009年3期
关键词:机电类应用型毕业生

陈爱新

摘要:教育要适应地方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立足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对各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培养方案与培养途径等进行调整、改革和创新,使之更好地适应面向生产一线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关键字:人才培养教育就业

教育要适应地方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立足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对各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培养方案与培养途径等进行调整、改革和创新,使之更好地适应面向生产一线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才能适应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成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首先,根据当今社会的形势,对机电类毕业生就业形势做一下分析。

一、机电类离职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调查与分析

调查显示,机电一体化毕业生的工作单位性质以三资企业,民营企业,私营企业为主,成为近几年人才需求量最大的企业,同时这些也是工科类院校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从统计数据看,毕业生就业渠道呈现多元化趋势,但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各系教师、学校的招聘会是毕业生求职的主要渠道,另外学院推荐和亲戚朋友介绍所占的比例也不小。根据调查显示积累一定工作经验后机电类毕业生在企业中发挥了良好的价值,并得到了企业的认可,发展潜力较大。学生在工作一段时间后基本能调整好自身定位,找到自己合适的岗位。

二、机电类高职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从调查的毕业生用人单位的情况来看,高等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尤其是机电类还是比较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原因如下:一是高职毕业生受过良好的专业技术教育,是既有专业知识又有一技之长的技能型人才,在人才市场有一定的竞争力。二是高职院校以社会需求和技术领域需要为导向设置专业,为学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开拓了一定生存空间。三是企业对人才成本认识日趋成熟,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讲究人才的优化配置,做到人岗匹配。

三、针对调研中反映出的毕业生就业方面的问题采取的措施与对策

1、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做好职业规划。高职院校要建立一支知识化、专业化的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加强就业指导,提供更多的就业服务。2、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学会做人。高职院校应加强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培养他们的职业道德,重点是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责任心、事业心、时间观念、敬业奉献和创新精神。加强学生的诚信教育,热爱工作,忠诚企业与社会。3、加强社团活动,全面提升综合素质,素质教育是让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既有利于其自身对知识的探求,更有利于其自身精神和行为的磨练和修养。让学生积极参与各类社会活动,人人受益,在活动中全面提升综合素质。

其次,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到机电人才的培养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一、不同培养目标与体系的高校造就不同类型的人才

不同的培养目标和培养体系,造就了不同类型的人才。从而使各校的毕业生能够较好地确定自己的职业定位和就业趋向。在我国,同类型学校长期统一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得他们的培养目标趋同性很强。比如有许多不同类型甚至不同层次的高校都是以“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为最终培养目标。在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上的差别很不明显,甚至与教学内容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这就造成21世纪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校,培养出数万名、甚至数十万名规格相似的同类人才,既不能适应社会对人才的多元化需要,也不能满足人才成长多样性的需要。如何培养适应性强的一线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以满足地方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应成为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

二、地方工科教育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1高等工程教育的质量与规模处于两难境地,从我国2l世纪初期工业发展的现实来看,大量具有专门知识的工程技术人才将是社会需要的主体。在对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的调查发现。我国工程技术人员的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比较扎实,但其创新精神和综合创新素质与时代要求有较大的差距。一些企业领导认为“动手实践能力”、“团队精神与合作能力”是工程技术人员最大的不足。我们正在进行的大众化教育不可能缓解当前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中“适销不对路”、“数量增加质量下降”、“应用能力、技术创新能力不强”等引起的人才瓶颈问题。

2目前地方工科院校面临的主要问题(以机电类专业为例),教学内容落后于时代。缺乏反映学科发展前沿的有关新科学、新技术和新思维的知识,远不能适应机电行业(如先进制造业、机电产品生产企业)知识更新快、产品换代频繁的现状。培养模式和评价体系过于单一。教学方法呆板,“教师一言堂”现象严重;缺乏启发式、研究式、探究式的学习氛围;远不能满足企业大量引进先进技术、研发项目、技术创新等活动对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创新精神和综合创新素质的要求。重理论课、轻实践教学。多验证性实验。少综合设计性实验;实习、实验、实训方面投入相对不足;毕业生适应企业工作岗位时间较大,很难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要“零距离对接”。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严重不足,不能适应“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对师资类型及结构的要求。

三、立足应用型人才培养。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目前,我国机械制造业复苏、汽车工业迅猛发展,特别是随着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唐山沿海曹妃甸科学发展示范区建设以及南堡大油田的开发,对机电类专业人才需求在上升。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河北省及唐山周边区域机电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还将不断攀升。1、立足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培养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2、优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优化教学环节安排,精选理论教学内容,缩减理论教学学时,适当增加实践教学比重,着重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构建“四层面”包含“认知——技能层、基础——应用层、综合—提高层、创新—研究层”的创新实践教学体系。3、建立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中心的多渠道培养途径。通过拓宽实践教学外延、加深实践教学内涵,强调校内外、课内外相结合,深化校企合作开放办学等形式和途径,重点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创新、创造和创业精神的培养(一实三创)。4、采取有力措施确保人才培养方案的顺利实施,将开放性实验室建设作为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措施,从基础条件和制度建设人手。引导学生自觉地将分散的、分段的知识不断整合并融会贯通,巩固实验操作和技能训练,对保证应用型人才培养发挥重要作用。构建日常教学秩序检查和周期性教学质量评价的教学管理监控体系,以及包括学评教、教评教、专家评教、教评学的全方位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立以广泛的导师制为主要形式的学生指导体系。促进创新教育广泛开展,在学生参与广度和创新成果层次提高方面做出更大的努力。综上所述,通过对就业形势的分析,及时调整我们的人才培养策略,力争使广大机电毕业生能学有所成,学有所用,成功地投身于祖国建设的巨大浪潮中去。

猜你喜欢
机电类应用型毕业生
9岁的高中毕业生
基于Spring Boot的机电类特种设备风险防控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更正启事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机电类特种设备检验工作中的沟通探讨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接地技术在机电类特种设备中的应用及检验
最“叛逆”的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