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009-05-21 08:53宋文侠
学周刊 2009年3期
关键词:课外活动创新能力思维

宋文侠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祖国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数学知识源于创新,又能促使人们进行新的创新。那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呢?

一、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

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师要改变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教学思路,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从教学思想、教学方式上,大胆突破,立意创新。

首先,教师应克服对创新认识上的偏差。一个人对于某一问题的解决是否具有创新性,不在于这一问题及其解决方法是否有别人提过,而在于这一问题及其解决方法对于这个人来说是否新颖。其实,每一个合乎情理的新发现、别出心裁的观察角度等都是创新。教师要纵深挖掘教材,高效地驾驭教材,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方法,了解更多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其次,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的创新。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发挥创造性,必须克服课堂上教师是主角,少数学生是配角,大多学生是观众、听众的旧的教学模式。因为这种课堂教学往往过多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而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爱好、个性和人格。以平等、宽容、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使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与教师一起参与,做学习的主人,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力、想象力。教师应当充分鼓励学生发现问题,通过质疑、解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个性、创新能力。

二、学生的创新兴趣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

兴趣是创新的源泉、思维的动力。在教学中,教师提出深度适中的问题,让学生“跳一跳,就摘到桃子”,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使他们感受成功的喜悦,这样能引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对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也是必要的。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只为讲而讲,学生容易乏味,激不起兴趣,在此情景下进行教学很难收到好的效果。多给学生一些鼓励,一些支持,对学生的正确行为或好的成绩表示赞许,可以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课外活动

数学课外活动是对数学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发展。根据学生的数学兴趣和爱好,开展多种形式的数学课外活动,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比如,在上《相似三角形的应用》这节活动课时,学生针对如何测量操场上旗杆的高,需要哪些测量工具先进行探索思考、自我设计、自我解决,然后同学间相互交流讨论、相互启发,设计出了多种切实可行的方案,并且其中一个学生竟想出了用拍摄照片的方法去测量。教师通过组织贴近学生生活的课外活动,可以使学生从生活和社会现象中寻找数学问题,探索思考,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四、利用一题多解、开放型试题的教学训练发散思维

教学中注重发散思维的训练,不仅可以使学生的解题思路开阔,妙法顿生,而且对于培养学生成为勇于探索新方法、新理论的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有意识地设计难易适中的开放型试题、一题多解题,不断地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思考同一问题,从而提高学生思维的变通性,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使学生不满足固有的方法,而是探求新方法去解决问题。

教学实践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多方位的,既需要教师的主导作用,也需要学生的主体作用。只有师生共同的配合,才能使课堂真正活起来,使学生自主创新。

猜你喜欢
课外活动创新能力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课外活动类作文
两会“课外活动”四川山西搞得好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非体育教师在组织体育课外活动中的一些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