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志勇
17岁那年,我到15里外的乡初中复读,弥补前一年中考失败欠下的学习债务。当时的中学建在一个大土包一样的山头,从家里到学校,一路上坡。去学校一趟,必须推着车子走好长的路。跌宕起伏的山路常让自行车蹦起来,蜿蜒曲折的道路镌刻在我的心田,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那时的学校食堂要的是饭票,而饭票是用家中地里种出来的小麦兑换的。我周末回家都要十几、二十斤地用自行车驮小麦到学校。遇到课程紧,两周放一次假时,带的粮食就常吃不到周末。
偶尔回家不经意间把这条信息反馈给母亲时,她便吵吵着说父亲不心疼孩子。那时候粮食依旧很匮乏,因此,父母关心孩子总是想办法在吃上做文章。
当天上午第四节课我偶然向窗外望时,发现了父亲那站立在校同里的孤独身影。父亲在校同里踱来踱去。他因为家里穷,只上了高小,所以一直留有遗憾,因而对学校极其向往。
从父亲手里接过110斤饭票时,我简直惊呆了:那是比我还重的粮食呀!我为父亲的力气如此大而盲目崇拜,他真有劲儿啊!110斤饭票需要150斤小麦才能换来,而且又是一路上坡。山路弯弯,流下了父亲多少汗珠,我不知晓。
父亲把饭票递给我之后,突然一改在家那严厉的面孔,亲切地问我:“学习紧不紧?”我赶忙说:“不紧。”父亲又说:“别舍不得吃,没了饭票我再给你送。”我心里倏地涌上一股暖流,仿佛懂事似地说:“可够了,够吃一个多月了。”看到熙熙熙攘攘的同学们已拿着碗向食堂奔去,父亲说:“该吃饭了,你赶紧去吃吧。我走了。”我恋恋不舍地轻声嗯着,一直目送父亲推着自行车走出学校大门。我的心一酸,眼泪几乎流出来——父亲的背有点驼了。
那天中午,我还一直沉浸在父亲离去的背影里。我是一个多愁善感又内向的男孩、平时少言寡话。他忙他的地里活,我忙我的学习,互不干涉。他常说:“小孩子,让他吃饱穿暖,就够了,长不长本事,靠自己!”因为父亲特别严厉,我们父子间有什么事总是靠母亲传递,我胆小地不敢说话,怕他那板着的面孔。
下一周末回家的时候,饭煮好了父亲却没有回来。等他回来的间隙,母亲突然说:“你这孩子真不懂事!”我不服气地问母亲什么事。母亲说,父亲那天从学校回来后,一声不吭。直到晚上,他才在母亲的追问下说了一句话:“孩子和我没感情啊,也不说让我在学校吃饭。”
刹那间,我明白了:父亲与儿子心灵间恰当的沟通是受用一生的财富。这沟通可能是一夜长谈,也可能是讲解对人生的不同理解方式,但我和父亲的沟通,很可能就是一句“爹,到吃饭时间了,你留下来吃了饭再走吧。”懂得这个以后,我觉得我突然一下子长大了!
150斤小麦换来我的成熟,一直陪伴我到今天。我感激这次迟到的成熟,让我后来在和父母的相处过程里倍加珍惜他们的感受,并且再也没有像一个孩子那样以无知和自我去伤害父母那颗疼儿的心。今天,我和儿子也尽量多交流,让他懂得父母,真正拉近儿子和父亲之间的距离。为的是,儿子不至于到17岁才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