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富玲
中图分类号:G1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09)03—128—02
进入21世纪,中国动漫教育规模随着产业的兴起而迅猛发展。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已有400多所高校开设动漫专业,1200多所院校开设有动漫相关专业,学生人数达10万人。然而,由于动漫制作人才需要多学科知识储备,且投入成本较大,教育周期较长,同时兼备操作技术与艺术表达的复合型人才仍较为缺乏,人才匮乏已成为制约动漫产业品质提升的关键因素。如何培养适应动漫产业高速发展的优秀人才,已成为国家、社会、企业和院校共同高度关注的问题,必须通过加速改革人才培养和教学模式来加以解决。
一、当前动漫人才培养与教学的现状分析
经过几年的努力。国内已基本形成了基础教育、大中专院校和企业培训三者结合的动漫人才培养体系。然而,从学生培养质量和就业效果上来看,当前的动漫人才培养与动漫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还有较大差距。一方面,动漫产业高速发展,企业急需却招不到优秀的人才,另一方面,大量动漫专业学生毕业又找不到合适的工作。造成这一矛盾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动漫教学与产业严重脱节。无法推动和实现学校与市场的无缝对接,当然也就无法培养出社会和企业需要的优秀人才。
(一)培养定位与企业需求脱节。当前,不少院校仍将动漫专业定位为艺术性质的操作性专业,缺乏创意、经营、管理、策划意识的培养;有的院校则把动漫作为一种纯粹的艺术,培养学生强调精深的技法。而缺乏市场意识和沟通协调能力。按这种教学指导思想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说是实验艺术动漫人才,而不是创意产业动漫人才,很难适应商业化市场经营企业实际用人需要。据统计。目前动漫专业毕业生的直接就业率还不到20%,绝大多数到动漫公司的毕业生,都要经过一年左右的培训才能胜任工作。
(二)知识结构与产业链条脱节。按照国际惯例。一条完整的动漫产业链一般由以下几部分相互衔接而成:前端产业,主要包括创意和投资部分,即剧本创作、动画形象创作和投资方介入;中端产业。主要包括制作部分,从电脑动画制作到后期剪辑再到音乐字幕合成;末端产业,主要包括发行部分,从动漫到衍生产品开发,如玩具、日用消费品、主题公园开发等。当前,从院校毕业的动漫专业学生,由于课程设置等多方面原因,知识结构与动漫产业链条明显脱节,突出表现为前端策划型、编剧型人才明显不足,绝大部分集中于中间的加工部分,后期加工人才、市场营销人才也比较欠缺,既限制了学生自身的就业范围,也制约了动漫企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三)技术教育与文化、艺术融合脱节。动漫产业人才需求具有特殊性,要求从业人员不仅有良好的理论素质,更需要丰富的操作经验,不仅需要良好的文学修养,更需要全面的艺术表达。目前大多数动漫专业的教学。基本遵循在第一、二学年开设素描、色彩等基础课程,其实是美术基础。几乎与动漫的特点、规律没有实质性联系;第三学年以后学习一些平面、3D等动画软件,只能学到一些最基础的软件知识,而这些内容又随时可能因软件技术的更新而落后。其结果是大多数学生只学到一些美术技法和基础软件运用,一些在校成绩优异的学生,其作品也只是电脑技术的炫耀,缺少感动人心的艺术内涵,更遑论将中国优秀文化、艺术与动漫技术结合在一起,创作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动漫作品。
二、动漫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的主要途径
高等教育负有通过培养新型人才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使命,从根本上解决动漫教育与产业脱节的问题,必须从改革人才培养和教育模式入手,使动漫课程体系更加符合教育规律、艺术规律和市场规律,动漫教育模式更加符合学生就业、思维创新和产业发展的需要。
(一)以动画制作流程为依据,革新动漫课程体系。人才培养的定位决定着教学课程体系的设置,实现教育与产业、学校与市场的无缝对接,首要的是准确定位动漫人才培养的目标,这是革新动漫课程体系的前提。从当前动漫产业发展的形势看,现阶段动漫人才培养目标,应以影视动画创作为核心能力,培养既善于创作设计和软件应用。又懂团队协作和市场营销,技术与艺术相结合,有广阔发展空间的综合应用型人才。围绕这一目标,可考虑走适应市场需要、适应商业动画制作岗位需要的课程体系改革之路,全面整合影视动画设计的课程体系,把与动漫专业相关的课程做成一个链接群,设置以基础设计实践课程、专业设计主干课程、专业辅助选修课程、毕业设计系统课程为主的四大模块课程体系。
(二)以强化软件应用为核心,加大实践教学比重。高等院校培养综合应用型动漫人才,是市场和产业的需求所决定的。动漫教育不是一种以学历为本的教育,必须更加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调查情况来看,动漫公司更需要具有强烈合作精神,能快速适应企业商业化、团队化创作的技能型人才,并不要求有很硬的学历,但一定要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动漫产业是高新技术产业,无论在产业链条的哪一个模块参加工作,都必须以掌握过硬的软件应用技术为基础。所以,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除了要安排大量的理论学习之外,一定要更加突出实际操作与项目实战能力的培养,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配套设置和课程、教材调整,建立起以实践能力为中心的教学体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可在学生掌握基础设计技能的基础上。将单纯的动漫设计作业与国际、国内的影视动画设计大赛、发明大赛设计项目结合起来,把竞赛设计课题作为课程教学作业的指定内容,让学生在国际与国内动漫设计大赛的激烈竞争中去表现自己的创造设计能力,同时也是全方位考验教与学双方的真实水平,刺激和提高教与学双方的积极性及创造性,使学生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掌握扎实的专业技术,在学业完成后成为技能过硬的动漫专业人才。
(三)以提高创新素质为目标,改进动漫教学方法。动漫产业是以“创意”为核心的产业,特别强调艺术和技术的创新。当前制约中国动漫产业科学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是缺乏优秀的原创作品和原创人才。作为培养动漫人才的“主阵地”,高等院校应高度重视并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培养,提高学生以创新为标志的核心竞争能力。围绕培养原创人才,推进动漫教学改革,要求教师要从传统的教学传授者转为教学活动组织者,从单纯教学演示角色转变为一个复合型的教学导演角色。在具体教学中,要将更多精力放在教学活动的组织上,重点强化学生设计思维的启发,鼓励学生的个性与独创。由单纯的老师讲学生听,变成教师组织策划、学生自主学习、师生共同讲评,使教与学双方都处在一个互动的模式中,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以创新为本位”,将单纯的课堂讲课与多媒体教学演示、课堂教学讨论、团队小组协作、创意设计答辩、案例教学等结合起来,把有限的课堂教学与大量的课外研习结合起来,把课堂集体传授与课外一对一的个别辅导结合起来,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造性。同时,还要在教学中努力营造一种轻松愉快、兼容并蓄的学习氛围,让每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艺术感受力激发出灵感,创作出有创意的作品。
(四)以适应就业发展为导向,走开校企合作路子。缺乏成长土壤和实践场所是制约动漫人才培养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加强校企合作,是实现人才、设备、市场等资源共享,解决当前人才培养面临困境的一个有效途径,是一种双赢的教学模式。在实施过程中,要以适应就业发展为导向,充分利用和发挥校企双方优势资源,提高院校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也为企业培养发展动漫产业需要的实用人才。请企业参与课程设计,由院校教学管理人员、专业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制订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设计教学进程,完善考核办法,使课程设置更加贴近企业生产实践。安排学生到企业实习,充分发挥企业在设备上的优势,让学生观摩或体验在高、尖端设备上实践锻炼,了解掌握动漫创作设计、加工制作和市场营销的具体流程,保证学生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不落后。逐步实现企业项目的引入,在学生初步具备了基本制作技能之后,可尝试从企业引进若干项目,导入到课堂教学中来,分解项目开发流程,将学生编成项目小组,跟随产品完成进度完成各自项目,最终按产品质量进行结项式考核,并从商业化的角度对产品市场价值进行评价,提高学生学以致用、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推进产学研结合的“双师”制度,安排专业教师深入企业考察学习、参加生产实践,了解熟悉企业生产和技术,聘请企业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动漫师或专业技术人员来校担任兼职教师,使学生能够学到生产、科研第一线的新技术、新工艺及社会对从业人员素质的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