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诗谁作

2009-05-21 04:03李春荣
故事会 2009年3期
关键词:朱斌鹳雀楼武则天

李春荣

登楼题诗

说到鹳雀楼,自然会想到那首琅琅上口的唐诗—《登鹳雀楼》,相传唐代武则天当皇帝的时候,这首诗引来了一场风波。

蒲坂城有一个大学士名叫朱斌,那天,他请一位远道而来的朋友在马家客店喝酒,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朋友突然问:“我第一次来蒲坂城,这里有没有可玩的地方?”

朱斌立刻说:“有,这蒲坂城是个临河大城,西边就是黄河,我们可去看一看黄河。”朋友没见过黄河,很有兴味。

朱斌就跟朋友出了马家客店,命令随从带他们去黄河边。来到黄河边,眼前波涛滚滚、气势壮阔的景象,让朋友啧啧称赞。朱斌又把朋友带上崖边,指着前方的鹳雀楼,说:“我们登上这鹳雀楼再看一看。”

朋友瞧了一眼前方的鹳雀楼,诧异地问:“一座小木楼,才三层楼,有什么看的?”

朱斌摇头,说:“这座小楼可不一般,它是北周年间大将军宇文护造的,是观战楼啊!”

朋友随朱斌登上鹳雀楼,来到第二层,俯瞰着黄河的景象,饶有兴趣地说:“登楼观景是文人作诗的好地方,朱兄,我们来吟诗作对,如何?”

朱斌是个文人,作诗自然是信手拈来的事,于是两个人一边联诗,一边往楼上走。不一会,就登上三楼,这时,朋友环视四周,又吟出一首好诗。朱斌低头踱步,深思沉吟,环楼一周后,又愁眉紧锁,一时对不上好的诗句来,他急得满头大汗,想想自己可是堂堂的大学士,今日若输在吟诗作对上,岂不丢了颜面,让人耻笑!

朱斌又寻思再三,突然茅塞顿开,于是把手一挥,说:“我想好了。”说毕,他让随从拿来毛笔和墨水,就在三层楼的木墙上挥笔写下这样一首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下边还写上日期:十月十八日。

朋友一看,连声说:“这首诗写得好,日后,你定会因这首诗而名扬天下。”

读诗见人

果然,不久之后,这首诗便在民间流传,很快就流传到皇宫,传到皇帝武则天的耳中,武则天一听,反复吟诵,连连称赞:“这是一首好诗!”

一天早朝时,武则天又吟诵这首诗,并问一位大臣:“这首诗从哪儿传来?”那位大臣回答:“从蒲坂城传来”。

武则天问:“这诗写在哪儿?”

那位大臣回答:“写在鹳雀楼上。”

武则天又问:“是谁写的?”

那位大臣顿了顿,回答:“诗上没有写名字。”

武则天命令道:“查一下,看这诗是谁写的,把这个作诗人叫来!”

大臣急忙赶到蒲坂城,对蒲坂城的节度使王祥云说明来意。王祥云有 个小儿子叫王青焕,自小爱舞文弄墨,今年二十有余,已作了不少的诗,可就是没有一首在民间流传得开。王祥云一心想让儿子王青焕成名,正想不出好办法,听大臣这么一说,他立刻心中一喜,就想借这个天赐的良机,把儿子推荐给大臣,让大臣带儿子进宫见皇帝武则天。

于是,王祥云便对大臣说:“这诗不是别人所作,是我的小儿王青焕的习作。”说着,又拿出王青焕写的一本诗集递给大臣,大臣一看,频频点头,当下就见了王青焕,谈了一阵,第二天便把王青焕带回朝廷。

王青焕长得年轻俊美,武则天一向偏爱美男,一见之下,更是喜欢王青焕,当即就让他在朝里做官,王青焕也一下声名显赫。

对诗公堂

再说朱斌,他陪朋友在蒲坂城马家客店小住几日之后就出游了,过了很长时间才回到蒲坂城,他听到武则天赞扬那首诗并召见诗作者的消息,顿时怒从心生,于是立刻起程赶赴都城,状告王青焕盗名,要为自己的诗正名。

朱斌找到大臣,大臣知道此事后,大吃一惊,为了弄清真相,他把王青焕和朱斌一齐叫到府上,对两人说:“你俩都说那首诗是自己作的,我现在就让你们各写一首诗,要与那首诗的每句首字与尾字相同,谁写得好,就证明那首诗是谁作的。”

那首诗每句的首字是:白、黄、欲、更,尾字是:尽、流、目、楼。

顷刻,王青焕作出这样一首诗:“白云落雪尽,黄山涧水流。欲知天地目,更需观天楼。”

朱斌也作出一首诗:“白耕力耗尽,黄粱美梦流。欲图再开目,更是居香楼。”

大臣把两人的诗读了又读,再三斟酌,觉得两首诗平分秋色,各有意境,一时竟分不出个结果,正在为难时,却听外面下人通报,又有一个人前来告诗状,大臣一听,不知所措。

名诗作者

又一个告诗状的人是谁呢?原来是蒲坂城马家客店的老板马大山,他走进大臣的府内,一眼看见王青焕,便对大

臣说:“大人,你面前站着的这个人是个明盗。”

大臣一脸疑惑,问:“他是蒲坂节度使王祥云的小儿子,你怎么说他是个明盗?”

马大山说:“我知道他是节度使的儿子,我也知道他会写诗,但是,那首诗不是他写的,是他爹凭着是节度使,借皇上欣赏那首诗,想借机名扬天下,就说是他写的。”

朱斌附和道:“马大山说得对,那首诗是我在鹳雀楼上所作,他明目张胆地剽窃我的诗作。”

朱斌本以为马大山会支持他的说法,不料,马大山却指着朱斌说道:“你也是贼,不过,不是明贼,是暗贼。”朱斌大吃一惊:“你胡说,那首诗是我写在鹳雀楼上的,现在字迹还在。”

大臣拦住朱斌,对马大山说:“你说他是暗盗是怎么回事?”

马大山说:“那首诗不是朱斌所作,是他背诵了别人的诗,再写到鹳雀楼上去的。”

大臣问:“何出此言?”

马大山说:“瞧!”说着,从口袋摸出一张麻纸,递给大臣,大臣一看,只见麻纸上有一首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在诗的下边,还有一段话:“王之焕游蒲坂,承蒙马老板热情招待,老板知我善诗,要我作诗一首相赠,想起昨日登鹳雀楼,便书此诗。九月十二日。”

朱斌说:“我这诗写在鹳雀楼上,是王之焕游鹳雀楼时抄我的诗。”

马大山说:“我亲眼见你在我房间里读这首诗,你连声说好,当时就背诵下来了。”

朱斌大喊:“你又胡说!”

马大山说:“你瞧这日期,王之焕是九月十二日写的,你是十月十八日才在鹳雀楼上写的,谁会抄谁?”

朱斌顿时哑然无声。

(题图、插图:黄全昌)

猜你喜欢
朱斌鹳雀楼武则天
憋住的屁到哪去了
“愚公移山”新篇
“斗鸡眼”
抓人眼球
MYTH AND MECHAS
武则天的遗嘱
登鹳雀楼
登鹳雀楼
武则天陵墓前“无字碑”解读
武则天与文化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