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法国特约记者 董 铭
或许用一部轻松的主流动画片《飞屋环游记》开幕,是戛纳组委会颇费心思的安排。毕竟在未开幕前,人们对金融危机还是心事重重。卡尔顿大酒店上的巨幅海报少了,往年爆满的旅馆出现了空房,就连海滩大道上的名牌跑车都罕见踪影。戛纳总监弗雷茂承认,本该喧闹的电影节还是受到了大环境的影响,记者和游客也都体会到了。喜剧是最能调节心情的良药,连现实主义大师肯·洛奇都开始幽默,因此在本届入围主竞赛单元的影片中,有不少是轻松见长的喜剧作品,更有大量挑战观众心理极限的“艺术片”。这种两极分化的反差,让记者在同一天里经历多重人生,心情随剧情突变。
亚洲电影这两年的崛起,也是记者对本届戛纳电影节的印象之一,与之相对的是好莱坞电影的暂时缺席(只有昆汀的一部,李安的半部)。除了3部华语电影,还有韩国、日本、泰国、菲律宾等国的影片出现在各种单元里。韩国电影早在10年前就开始跻身世界影坛,近年虽然遭遇危机,但几位大牌导演的创作力依旧。此次共有10部韩国影片应邀参加本届电影节,是有史以来韩国影片参加戛纳数量最多的一届。这次朴赞郁、奉俊昊两位票房和风格俱佳的导演,同时出现在戛纳,背后还有李沧东作为评委,冲击力不亚于华语片。在记者看来,朴赞郁的《蝙蝠》过于炫技,反而没有精雕细琢的《母亲》优秀,《母亲》比《蝙蝠》更有入围竞赛单元的资格。有资深记者按戛纳的规则推测,奉俊昊之所以没能入选竞赛单元,只是因为资历不够,由此也可见戛纳保守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