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类新城疫的诊治

2009-05-13 08:45赵婵娟
湖北畜牧兽医 2009年10期
关键词:新城疫阳性血清

赵婵娟

中图分类号:S858.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273X(2009)10-0031-01

我国是世界养鹅的主要国家,近几年养鹅业呈现快速发展。同时,鹅疫病表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已经弄清目前危害鹅群的主要病毒性传染病除小鹅瘟外,还有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腺病毒)、鹅(禽)流感、鹅类新城疫病等。鹅类新城疫病又称鹅副粘病毒病,是自1997年以来出现的一种新的鹅的病毒性急性传染病,其病原和新城疫病毒同属于副粘病毒科。国外学者认为禽副粘病毒一般不会感染鹅,即使感染也不会发病,但我国学者王永坤和辛朝安分别报道了由鹅副粘病毒引起的疾病暴发,他们分别在江苏和广东等地的病例中分离到了对鹅具有强致病力的副粘病毒,随后,在上海、安徽、吉林、山东、浙江、江西、福建、广西、四川等地也陆续报道发生鹅副粘病毒病。2009年4月初,重庆万州地区某养鹅场1 000只38日龄伊犁鹅开始发病,每天死亡20多只,用过多种抗菌药物治疗无效,临床诊断怀疑为鹅副粘病毒病。采集病料进行实验室诊断,确诊为鹅副粘病毒病。

1临床症状

病鹅精神萎靡,羽毛松乱,垂翅,伏地缩颈,个别有扭头震颤现象,呼吸困难,采食量减少或废食,拉黄绿色稀粪便,体重迅速减轻,行动无力。发病后1~2d内死亡。

2病理变化

剖检病死鹅,可见患鹅皮肤瘀血;心包积有少量淡黄色的液体,肝脏肿大瘀血,质地稍硬;脾脏肿大瘀血,呈花斑样,有的出现似豆腐渣样坏死;胰腺肿大,有灰白色坏死灶;部分鹅腺胃及肌胃充血、出血;肠道有大小不等的出血点,肠黏膜上有淡黄色的纤维素性的结痂颗粒,刮开结痂可见出血面及溃疡灶;盲肠扁桃体肿胀、出血。气囊浑浊,有淡黄色纤维素性渗出物附着;脑膜充血或出血;会厌软骨充血。

3诊断

3.1细菌分离

无菌操作接种病死鹅的心血、肝脏、脾脏于巧克力营养琼脂培养基,37℃培养18h,见有光滑、湿润、中心发白的圆形菌落,革兰氏染色后显微镜镜检见有两头稍圆的红色的短杆菌;接种到麦康凯培养基上,37℃培养10h即可见到红色的菌落,初步判定为大肠杆菌。

3.2病毒分离

将采集病死鹅的肝、脾加生理盐水研磨后作1∶5稀释,

-20℃冻融一次,离心取上清液,加入适量的青、链霉素,置37℃作用30min,作为病毒分离液。

将上述病毒分离液接种7枚非免疫鸭胚,每胚绒尿腔接种0.2mL。36~72h内7枚非免疫胚全部死亡。收集其尿囊液,经细菌检验为无菌,且鸭胚病变一致,胚体充血,胚脑严重出血。胚胎肝脏有出血。

3.3病毒的初步鉴定

微量血凝试验(HA):鸭胚接种后的尿囊液(5/7)效价达27。

微量血凝抑制试验(HI):鸭胚尿囊液的血凝反应能被鸡新城疫阳性血清抑制。而禽流感H5型阳性血清不能抑制鸭胚尿囊液的血凝性。

经过对病死鹅的流行病学调查、剖检变化、实验室的分离和鉴定初步诊断,该分离的病毒只与新城疫阳性血清反应,不与禽流感H5型阳性血清反应,因此,确诊该鹅群所发生的为鹅副黏病毒病继发大肠杆菌病。

4治疗

采取紧急预防接种,用鸡新城疫I系苗3羽份进行紧急预防接种,先注射精神好的假定健康鹅,然后再注射发病鹅。同时使用氟苯尼考按30mg/kg体重拌料,强力电解多维以50g/100kg加入水中进行饮水,每天2次,连用3d。隔离并淘汰发病鹅,并加强饲养管理和环境消毒,场地撒布石灰粉,舍内使用季铵盐络合碘带禽消毒。

5小结

经上述处理后第3天,停止死亡。病鹅无治疗价值,目前也无法治疗,必须及早淘汰。发病初期,在淘汰病鹅的基础上,对其他假定健康鹅立即用鸡新城疫Ⅰ系苗进行紧急免疫接种是行之有效的,也有人使用鸡新城疫Ⅳ系紧急接种也是有效的,但鸡新城疫Ⅰ系苗在接种机体后产生的干扰素要比鸡新城疫Ⅳ系快,作用更迅速,群体恢复得快。

免疫接种是控制鹅类新城疫的重要手段,但目前我国还没有鹅类新城疫疫苗的批量生产,使用鸡新城疫苗可以弥补中间的空缺。科学的方法是通过HI试验检测母源抗体后确定初免时间,一般来讲,首次免疫在10日龄进行(Ⅳ系苗点眼、滴鼻),经过15~20d后进行第2次免疫(I系苗皮下或肌肉注射)。

猜你喜欢
新城疫阳性血清
血清4型Ⅰ群禽腺病毒 Hexon、FierⅠ、FiberⅡ基因的原核表达
幽门螺菌感染胃炎患者血清miR-155表达与IL-6表达的相关性
新型冠状病毒IgM抗体检测假阳性患者特征分析
鸡非典型新城疫的防治分析
商品化鸡新城疫活苗分类及特点
比利时:商业家禽养殖场爆发新城疫
检验呈阳性不一定是坏事
当前鸡新城疫流行特点和防控建议
血清HBV—DNA与HBV血清标志物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