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迪 顾黎明 杨振权
[摘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在某种意义上正是由技术所导致。技术也需要有特定而鲜明的经济背景,它已成为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主导性因素,在特定社会存在的背景下会引发经济的诸多变化。通过对技术与经济之间关系进行深入的分析,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二者运动的内在逻辑和规律,可以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更加有利的发展途径和手段,进而以新的维度促进技术、经济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技术 经济 影响
随着社会的进步,技术给人类提供的知识和方法正改变着人们的经济生活,而技术与经济之间的关系也随之更加密切。一方面,经济与技术息息相关,技术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在特定的时代、特定的社会现实中,技术导引和推动着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经济因素又极大地制约和影响着技术的水平与前进步伐。技术与经济呈现出一种协同连动的态势。反思技术与经济之间的动态关系,对于揭示技术与经济的发展规律,正确认识当代技术特征和经济发展趋势,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技术与经济之间的关系
“技术”的概念应包括有形的东西(硬件)和无形的东西(软件)两个方面,技术不仅仅包括物,而且还有知识,物质性的机械、设备是技术知识的凝结和物化。作者认为,技术是人类为了满足整个社会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主动地遵循客观世界发展的规律和自然界的物质、能量和信息来实现人类全面发展特有的手段、方法,并拥有一定的知识体系。
经济是指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指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结成的,与一定的社会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或社会经济制度,是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上层建筑赖依建立起来的基础。
21 世纪,技术与经济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构成了连动互应、协同一体、共同发展的态势,其发展基础是社会生产力。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技术在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中的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特别是在工业革命以后,技术对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影响,包括对经济发展轨迹的影响,技术引起了包括经济革命在内的社会革命,推动了经济的发展进程;经济在人类社会中一直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当技术逐渐进入人们审视的视野之后,经济开始从实现自身确立的制度、政策、体制、行为以及形式上去影响技术,技术不但要遵循自身内在的发展规律,在某种程度上也将会受到包括经济因素在内的外在因素的影响,技术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就技术与经济的辨证关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都有过精辟的论述。在马克思看来,“随着一旦已经发生的、表现为工艺革命的生产力革命,还实现着生产关系的革命”。恩格斯在对英国工人阶级的状况进行深入研究后指出:英国工人阶级的历史是“蒸汽机和棉花加工机的发明开始的。大家知道,这些发明推动了产业革命。产业革命同时又引起了市民社会中的全面变革”。因而,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技术是使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发生变革的重要力量,技术是一种在经济发展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性力量。另一方面,不同的经济制度对技术的发展又会起到不同的作用。
首先,任何技术都是在一定的经济背景下产生的,技术在当前所具有的这种有效性和巨大力量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即便是当代,强有力的技术也不能离开经济因素,技术都是由人来实现的,因而技术的创新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经济因素的影响。英国工业革命使技术的社会价值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经济不但设置技术的种种目的,而且还影响着技术问题的提出与解决,正如恩格斯所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当然技术也受到极大的推动。
其次,技术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其目标并非完全由经济来设置,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是主人,是经济的主宰。一方面,经济借助于技术活动以常新的和历史上不断变化的形式创造自己的发展模式;另一方面,技术活动对经济又有潜在的反作用。总之,技术不是完全天然的,也非完全经济化的。作为与经济相伴而生的一种极为重要的社会实践活动,技术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双重特质,由此决定着技术的自主和可控的双重特性,它的发展有其自身相对独立的规律性,同时又必须接受经济的选择。
二、技术与经济之间的互动
(一)技术对经济的影响
技术是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技术的出现与发展改变了人类经济生活的方式,人们的经济地位、经济领域、参与经济的方式、获取经济的渠道、建立经济制度的措施、经济发展的途径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可以通过技术更好地指导经济、认识经济、了解经济,进而建立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经济。
在人类历史上的13~15世纪,当中国的火药、指南针、印刷术传入欧洲,对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经济变革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被马克思看作是预告资本主义社会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印刷术变成了新教的工具,导致书籍和报纸等印刷物品的广泛传播,并促进了教育的发展,知识的世俗化,培养了大批知识人才,奠定了西方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并间接导致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兴起。
当今社会,技术对经济产生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许多政府把涉及社会诸因素、可能引起不良社会反应的重大经济问题通过技术,这一似乎中立的手段加以解决,技术和实施往往具有浓厚的经济色彩。一个明显的例子是计算机等电子信息技术的发明和应用对经济发展进程的推进作用。信息技术革命为经济提供了新的生产力基础,信息技术将在新经济中起作用。信息技术已成为支撑当今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的基石。在这种情况下,信息技术成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竞相投资、重点发展的战略性产业部门。
技术是科学技术进入社会生产的基本方式,也是科技进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途径。在当代,技术对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技术诱发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国际分工深化,使以国际分工为基础的国际贸易得到发展;通过生产技术和产品技术的欻观念新,提高国际经济产品的竞争优势;通过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产品的比重上升,改进国际经济结构;通过创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提高经济的效率和效益。
(二)经济对技术的影响
经济包括经济制度,经济政策和体制,以及经济行为和经济形式等方面的内涵,在不同内涵背景下的经济,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的方向、规模和速度,也呈现出很大差异,一般来说,代表生产力前进方向的经济内涵为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反之,则会严重阻碍技术的进步,在经济与技术之间必须建立一种合理的关系。
近代中国落后的经济状况严重压制了技术的发展,这充分反映了经济对技术的巨大影响。西方在16世纪发生了由工业革命引起的资产阶级革命,而当时的中国却仍然停留在更加完善的以封建经济为基础的封建主义社会,它不但严重限制工商业的发展,而且压制新生事物,扼杀技术。
实践证明,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经济结构是在大一统的官僚政治影响下的农业经济形态,落后的经济形态和相对发达的地主经济共同决定了它的技术是封闭性的,它没有能力把工匠们的技术水准与学者们发现的数理逻辑和演绎推理方法结合在一起,它不鼓励进行技术上的革命和技术上的创新。因此,在技术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古代社会的经济因素严重制约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中国在近代没有成功地实现向现代的过渡,故而落伍了。
中外历史的发展证明,经济上的繁荣进步,必能使技术获得长足的发展,在产生认识上的飞跃的同时,创造出新的技术成果,进而巩固经济上取得的成果。西方的技术正是在这样的经济背景和基础上迅猛发展起来的。而同时期中国不但缺少技术上的创新,更缺少与国外的技术交流,技术信息不灵,技术落后却又盲目骄傲,到了近代已明显地处于下风,技术上的落后严重制约了综合国力的提高,到近代被西方的坚船利炮所击倒也就不足为奇了。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加剧了世界各国以及各国企业间的经济竞争,这种竞争的核心是技术能力的竞争。
三、如何发挥技术与经济的互动效应
技术与经济之间的相互作用决不是简单的、线性的、单向的,而是一种复杂性的相互作用。技术与经济是相互建构,共同发展的,二者之间有着规律性的、内在的关系,二者需要进行有效的融合。
技术与经济相融合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做出的必然选择。所谓融合, 不是相互取代, 而是互补、互通, 相互交融, 相互促进。首先, 技术要融入经济的内容, 在技术中融入经济的关注。技术绝不是可以孤立进行的活动,技术的任何环节无不受到经济的观念乃至其理念的影响。只有在技术中融入经济, 人类才能有效克服技术中忽视人的精神和意义的弊端,促使技术始终围绕着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而展开。也只有这样,技术才能真正成为“为人的技术”, 技术才能真正成为服务于人类的工具, 而摈除人成为技术工具的可能性。
其次, 经济同样要吸收技术的合理成分。这是因为, 一方面经济借助技术的原理、方法、手段, 有利于使自身不断摆脱发展的困境, 完成自身的科学化。另一方面, 技术中所体现的求真求实的探索精神也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技术活动是人类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技术不仅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提高了生产效益, 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 大大改善了人类的生活水平和生活状况, 而且通过经济基础的变迁引发了人类社会的变革, 赋予经济新的内涵, 有利于人们树立起正确的社会发展观, 从而推动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