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发展观的历史演变

2009-05-12 03:14董海浪
消费导刊 2009年7期
关键词:领导集体人民出版社邓小平

王 维 董海浪 谭 林

作者简介:王维,男,辽宁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博士研究生,校团委书记,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问题研究;董海浪(1980-),女,博士,沈阳工程学院讲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问题研究;谭林(1978-),男,硕士,沈阳化工学院讲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研究。

一、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发展观

作为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建设和发展的艰辛探索中,为中国共产党发展观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他关于中国发展问题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以及社会发展实践中的经验与教训,成为当代中国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之一。

1940年1月,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是建设一个中华民族的新社会和新国家。“不但要把一个政治上受压迫、经济上受剥削的中国,变为一个政治上自由和经济上繁荣的中国,而且要把一个被旧文化统治因而愚昧落后的中国,变为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一句话,我们要建立一个新中国。”[1]毛泽东所提的奋斗目标不仅仅是新经济,而且己经包含了自由的新政治、繁荣的新经济、文明先进的新文化等多维因素,这种对国家发展的理解无论在当时的中国还是在当时的世界来说,都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他强调“如果我们不能解决经济问题,如果我们不能建立新式工业,如果我们不能发展生产力,老百姓就不一定拥护我们。”他号召“我们共产党是要努力于中国的工业化的”,所有共产党员都应该学习经济工作和工业技术,反对只会做一种抽象的“革命工作”、不关心工业、不关心经济的空头“革命家”。[2]在七大预备会议上,毛泽东更特别强调了发展,他说“全世界自古以来,没有任何学问,任何东西是完全的,是再不向前发展的。地球是发展的,太阳是在发展的,这就是世界。停止了发展就不是世界。”[3]在党的七大报告中,毛泽东提出把生产力的发展作为衡量政党政策和发展实践的评价标准,他说“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发展现代工业,建立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中国,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国社会生产力获得解放,才是中国人民所欢迎的。”[4]

二、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发展观

在邓小平的发展观中,发展主要是中国的社会发展问题,也就是加快发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邓小平所强调的发展,首先是中国经济和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他认为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是我们解决诸多矛盾和社会经济问题的关键,它是关系到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我国社会的安定、人民生活的改善、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等问题的根本因素。

1979年,他鲜明地提出:“我们要在大幅度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同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5]

邓小平尽管没有明确提出“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但他确实多次思考并提出了发展的可持续性问题。1985年7月,邓小平在强调改革问题时就提出:“改革的意义,是为下一个十年和下世纪的五十年奠定良好的持续发展的基础。没有改革就没有今后的持续发展。”[6]这里邓小平己经明确提出“持续发展”,并且把“持续发展”作为改革的目标之一,又把改革作为“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手段,这种观点确实是非常宝贵的。

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现代化是邓小平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他深刻认识到了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现代化对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作用,指出:“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在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7]

三、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发展观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继承和发展邓小平发展观的基础上,正确把握国内外形势,紧密结合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从实现中国跨世纪宏伟目标的高度,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发展问题的重要地位作了深刻论述,进一步深化对“发展是硬道理”的认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要靠自己的发展。增强综合国力,改善人民生活;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保持稳定局面;顶住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压力,维护国家主权和独立;从根本上摆脱经济落后状况,跻身于世界现代化国家之林,都离不开发展。”[8]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党的十六大上明确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把坚持实行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作为我国发展的基本国策,并提出了必须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关系。这一可持续发展思想的阐述,对处理好全球化时代社会如何发展的问题,对全球化时代社会的发展走势的把握都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四、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发展观

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党中央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从而把中国共产党人的发展观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9]

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灵魂,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统筹兼顾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大多数人民的根本利益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证明,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前提和必备条件。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任何科学的发展理论都必然是特定历史时代的产物,思维观念的变化发展只有与实践的变化发展相一致,才能成为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

注释

[1]《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63页

[2]《毛泽东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46页、第147页

[3]《毛泽东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99页

[4]《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79页

[5]《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08页

[6]《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131

[7]《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380

[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Z]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9]光明日报 2007-10-25

猜你喜欢
领导集体人民出版社邓小平
我可以咬你一口吗
Alienation and Struggle of the “Happy Housemaker”
邓小平与中苏论战
党的“三代领导集体”维护祖国统一的思想
抉择
红色读物
人民出版社
邓小平“怕”回老家
论中共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伟大历史贡献
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涉台外交斗争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