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影响的高校新生心理健康因素是多方面的,本文通过对高校新生心理问题的描述,分析、探讨了其产生的原因,并对如何帮助大学新生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以指导大学新生顺利地渡过这一特殊阶段。
[关键词]高校新生 心理健康 问题
作者简介:宋吉英(1971-),女,山东莱阳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仪器分析研究。
从2001年开始,教育部等相关部门先后发布了《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 (试行)》、《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等有关文件,明确指出要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自尊、自爱、自强的优秀品质,充分说明了国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视。本文就高校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并根据实际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方案。
一、高校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现状
(一)独生子女成为学生主体,年龄偏低,自理自立能力差
目前,20世纪80年代后期出生的独生子女构成了大学生的主体。入学年龄偏低是普遍存在的客观情况,加上家长对独生子女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学生从小有着较好的物质条件,接受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式的无微不至的照顾,大学入学时多数有父母亲自全程陪同,父母近乎溺爱的精心呵护等因素,使新生在心理上一直把自己当作孩子,自理、自立能力自然得不到提高。而新生在大学生活中,每件事情都需要自己处理,这种变化使得一些新生感到极不适应,依赖性、独立性的反差和矛盾造成了他们对以往生活方式的迷恋,对新生活感到迷茫[1]。
(二)新环境的陌生感造成了孤独感
新生入学后,所有的一切对他们来说都是陌生的。地域环境的不同,个人爱好、生活习惯的差异,甚至有的新生习惯使用方言,再加上远离亲人,不愿轻易向不熟悉的人表达自己的感受,因此孤独感是不可避免的。同时新生容易对周围的新生事物产生紧张心理,总担心自己做不好或不能适应,甚至对大学生活有一种恐惧的感觉。
(三)现实与理想的反差造成的失落感和不平衡感
新生在高中的学习和生活中,一直对大学生活充满幻想。可真正进入大学之后,学校、专业与理想中的并不一定完全相同,许多学生觉得现实和理想有很大的差距,还有的新生觉得以前的高中同学并没有自己优秀,可是进入的大学却比自己的要好,心理上会出现落差。因此,可能会对现在的学习不感兴趣,并由此产生失落感和不平衡感。
(四)经济条件的差距和地域环境的不同造成的自卑感
我国高校大多位于经济条件较好的城市,而随着高校的招生数量不断增加,高校新生中农村学生占了很大的比列,甚至有许多新生来自贫穷的偏远地区。这部分新生由于经济上的困窘、生长环境受限制等客观因素,不少贫困生就读大学前的社会适应能力相对较弱。同时,由于经济上的贫困也使他们容易出现自卑、敏感、孤僻、内心封闭等心理问题,自傲外表与自卑心理形成鲜明反差[2]。
(五)学习方法的不适应造成的困惑、迷茫感
新生进入大学后,会发现学习方法和以前的迥然不同,应试教育造成的学习习惯无法适应大学的学习方式。许多以前学习较好的新生,在新的环境里,面对知识的海洋,不知从何学起,难免会产生困惑、迷茫和无所适从的感觉。学习动机的强度发生落差,没有升学的压力,没有正确的学习目标作为动力,部分新生缺乏较强的学习动力与意志,于是不思进取,得过且过[3]。
(六)家庭环境不健全造成的心理障碍
部分新生因为家庭环境的原因,例如单亲家庭,父母离异,父母重组家庭,父母无法照顾而长期住校等因素,造成这些新生的心理比较脆弱,往往表现出焦虑、抑郁、敌对、偏执,等症状。这部分新生的心理失调,是他们在短期内不能适应新环境,从而会觉得无助,甚至没有安全感而产生的一种消极情绪。
(七)人际关系处理不当造成的失败感
应试教育模式使得大多数新生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中学阶段只顾埋头苦学,学生平日几乎没有时间和同学交往,进入大学以后,集体生活和以前截然不同,班级活动、学校活动比较多,每个同学都要与人交往。一些性格内向不善于与人交往的新生,更容易出现人际交往上的危机。一旦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受到挫折,他们就有可能做出自我否定表现,并且陷入苦闷、焦虑之中,有的甚至可能因企图对抗而陷入困境[4]。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客观对待出现的问题,尽快适应环境
环境的改变是一个客观事实,新生不能在这个问题上徘徊,首先要在心理上说服自己接受这一客观存在,然后才能解决问题。要尽快调整心态,熟悉新环境、接受新环境,努力使自己适应新环境,尽快融入到新的集体生活当中去。然后逐渐积累生活经验,提高生活自理、自立能力。
(二)指定多名优秀的大二、大三学生作为“新生助理”
新生到校后,学校要做好新生的接待工作,将新生安顿好之后,各院系可指定多名优秀的大二、大三学生作为“新生助理”。这些“助理”和新生身份相同,都是学生,因此和新生容易沟通。但他们又不同于新生,他们是在校生中的优秀者,有着丰富的生活和学习经验,会处理人际关系,又和新生有着相同的生活环境,他们更容易得到新生的喜欢和信任,从而有助于引导新生熟悉环境,教给新生处理日常生活中一些问题的方法,教给新生如何学习和生活,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等。这些“助理”的参与,往往会起到很好的效果。
(三)辅导员和班主任多与学生接触
新生入学后,会发现原来中学时那种“保姆”式的班主任和老师在高校中是不存在的,他们心理上会出现一个“断奶期”,感觉自己很无助。因此,这一时期,辅导员和班主任一定要拿出时间,多与学生接触,多与新生交谈,给新生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使其慢慢接受这种和原来不同的教育方式,引导和帮助他们走过这一心理误区。
(四)组织形式多样的集体活动
为了使新生尽快相互熟悉,各院系应组织形式多样的集体活动,营造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氛围。使学生主动参与到集体活动中去,同学之间相互认识,增加了解,另一方面还可以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如开展心理学知识讲座,举办联谊和社团活动,开展实践教育等,使新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
(五)学校应加强心理辅助工作力度
学校应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计划、有目的地加强对专职教师和专职辅导员的培训、学习。增强他们的责任感、服务意识和接受掌握新观念、新方法与技巧的自觉性,丰富他们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所需的专业知识,增强技能和业务水平。并以案例分析会等形式,组织教师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启发、互相促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队伍,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逐步走向健康轨道[3]。
高校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解决的是否成功,关系到新生能否顺利过渡到以后的大学生活,顺利完成学业,也关系到高校学生教育工作的稳定。所有高校以及老师都应正视和关注这一问题,加强对这一问题的重视和研究,并找到相应对策,以指导大学新生顺利地渡过这一特殊阶段。
参考文献
[1]马东东,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对策, 法制与社会, 2008,(4): 22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