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我国政府迅速推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并以此作为扩大内需,确保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实施 ,既能有效地调整产业结构,解决长期以来经济快速增长过程中形成的矛盾和问题,扩大内需,使我国经济较快走出困境,确保经济平稳快速增长,又能更好地解决农民工和高校毕业生就业、收入分配公平、“三农”等民生问题。但也必须注意防范政府包办一切、急于求成、地区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以确保积极财政政策的效果。
[关键词]财政政策 保增长 扩内需 产业结构 民生
作者简介:郭其林(1953-),男,汉族,浙江东阳,浙江金华广播电视大学,副高职称。
在当前世界金融危机日益深化的严峻时刻,我国为了确保国民经济的平稳快速增长,中央政府迅速出台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措施,其中积极的财政政策成了当前扩内需、保增长的重头戏。财政政策作为影响经济的关键变量和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对抵御世界金融危机的冲击,确保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增长,具有重要作用。
一、积极财政政策重在调整产业结构
对于有着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来说,“保增长”必然成为当前经济工作的重点。因为只有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才能缓解就业压力,才能妥善解决我国经济生活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关系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能否顺利推进和社会稳定。所以,“保增长”理所当然地被作为当前经济工作的第一要务。
为了保增长,中央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旨在扩大投资规模、加快公共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措施。但我国经济发展中长期存在的结构性失衡问题仍然比较严重,因此“保增长”时应坚决防止高能耗、高污染、低水平的重复建设,而应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把经济结构调整作为主攻方向。
在调整结构方面,主要依靠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来完成。首先要加大公共基础设施和民生建设为主的公共投资。这既有利于消化过剩产能,又有利于拉动消费需求,提振消费信心。其次,要重视消费结构的调整,特别是要大力扶持服务业的发展,增长对服务产品的消费。再次,要重点扶持自主创新,支持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和产品生产,以实现产业的技术升级,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总之,通过调整不合理的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发展的方向,不仅能立即产生拉动经济增长的效果,而且也能为经济长期保持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有利于改善民生
民生是根本,这已成为党和政府的共识,只有国家倾力解决百姓生活的难点与热点问题,才能真正打牢扩大消费的基础,并使之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保增长、扩内需”,扩大和刺激投资是重要方面,但在扩大消费需求方面更不能忽视。消费需求即民生,是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没有消费需求的扩大,投资需求最终也是无法持续的。
改善民生,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增加公共财政支出,在当前重点应是加大对扩大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改革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全方位促进就业增长,加快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复盖面,特别要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在中央政府出台的4万亿元扩大投资计划中,安排了3700亿元用于农村民生工程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这已充分说明了政府对“三农”工作的重视,也说明了农民这一群体在扩大内需中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结构性减税和补贴,是改善民生的税收策略。如大量增加城镇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减免各种税费、减轻居民合理购买自住普通住房的负担、“家电下乡”以及对农民的各种补贴,都充分体现了政府对民生生问题的重视。
民生问题,首先要解决民众的基本生存和基本消费,即生存需要,然后才能谈及提升民众消费结构和消费质量问题。民生消费最终取决于税后的可支配收入,所以个人所得税直接关乎民众的消费。我国已经采取并还在酝酿推出调高个人所得税免征额的做法,虽然更多的是出于对调节收入分配方面的考虑,以减轻工薪阶层的税收负担,缩小收入差距。这虽然不能解决消费需求的根本问题,但在某种程度上对于刺激消费是能起到一定作用的。从目前世界经济难以在一个较短时期内走出低迷的现状来看,以减税和补贴来刺激消费需求,也不失为一个良策。一些地方政府推出的发放消费券、旅游券等措施,对刺激消费也会有一些短暂的效果。但从长期来看,这些做法并不能有效地扩大消费需求。只有政府加大对民生工程的投入和采取减税等措施,才能有效地扩大消费,拉动内需。另外,也可以尝试西方国家普遍采用的退税政策,以保持消费需求的持续扩大。
总之,一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最终还必须依靠广大民众的消费来推动,消费才是经济增长的终极源泉和动力。而我国的实际情况是存在严重的消费需求不足的倾向。根据统计,我国目前消费需求的比例只占GDP的35%左右,而西方发达国家消费需求占GDP的比例普遍在60%-70%左右。这充分说明我国存在消费需求严重不足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复杂的,有政策方面的原因,有消费者对未来收入悲观预期的原因,有传统与习惯的原因等,要在短期内解决这一问题是不现实的。但通过努力,特别是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的运用,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消费需求的比例有所扩大的,或者说解决我国长期以来消费需求不足的矛盾的最有效的办法还是财政政策的运用。
三、运用积极财政政策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积极财政政策对于抵御世界金融危机冲击,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具有其他措施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实施这一政策过程中,并不能忽视其负面作用及运用过程中的政策失误。所以特别在当前金融危机不断恶化,经济低迷程度加深,经济下滑速度加快,经济形势进一步严峻而又找不到医治良策时,会出现病急乱投医的现象。所以在运用积极财政政策时应注意避免工作中的重大失误,否则会造成经济发展中的更大困难。
首先,要防范“政府依赖症”。在当前金融危机不断深化的关键时刻,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紧急行动,相继推出一系列所谓的“救市”措施,这样做虽然能在短期内会收到一些效果,但从长期来看可能会留下隐患。许多受到金融危机冲击的企业,在面临生存危机时都不能“自救”,而是要等政府来“救”。甚至许多本来就是企业主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在各级“两会”上都会向政府提出各种各样的“要求”和“建议”,希望政府能承担更多的责任,希望政府给企业解困,把一切都寄希望于政府,而对企业应如何“自救”却谈得较少。好象只要政府一出手就什么问题都可以轻易解决了。假如政府真的迎合这些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的意见,政府真的如此“出手”,就很可能会形成“政府依赖症”。这样做的话,又会重新回到政府包办一切,无所不能的计划经济时代。更令人担忧的是一些本来就不需要“救”的行业,也会急切盼望政府“救市”,如我国的房地产业。我国房地产市场存在的根本问题是房价,如果让房价回归理性,让普通老百姓买得起房,住得起房,房地产必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因为中国潜在的刚性需求是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巨大支撑,是中国房地产行业发展的希望所在。所以房地产业根本就不存在“救市”的问题,只要房价一下来,房地产市场的问题都迎刃而解了。还有农民工、高校毕业生就业等问题,政府虽然可以大有作为,但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还有待于我国区域经济和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以及加强对农民工的教育培训及大学生就业观念的根本转变等方面的努力。仅仅靠政府的一时“救市”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的。所以在运用积极财政政策时要防止政府包办一切,克服政府无所不能的思想。不能什么困难都由政府揽过来,政府是公众的政府,而不是企业的政府,政府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公众,而不是企业。但现在许多地方政府其实已经成了企业的“佣人”,而在为公众服务方面做得实在太少。
其次,要防止急于求成。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目前我国经济中出现的困难,受世界性金融危机影响并非是唯一的原因,许多深层次的问题在前段时间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已日积月累,目前的危机只不过是借金融危机这一导火线爆发而已,所以经济的暂时收缩是不可避免的,必然的。我国经济经历了几十年的快速增长,但我们不能只习惯于经济的快速增长,也要能够承受经济滑坡的现实,经济周期性发展这一规律谁也不能回避。所以当金融危机来袭时,作出果断的反应是必要的,但没有必要作出过度的反应,否则就会病急乱投医。其实在这场危机中,也是新的机遇。我们可以利用危机调整经济结构,淘汰一批低效率、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解决一直来没有解决的片面追求增长速度,过度关注GDP指标的问题。要解决我国经济中长期存在的深层次的问题,我们不得不作出一些牺牲,经济增速减缓甚至下挫,这是不得不付出的代价。如果现在仍然片面追求增长速度,那么又是简单的重复,经济中的矛盾和问题就会进一步积累而更趋严重,到那时我们要付出的代价就会更大了。目前,急于求成的现象随处可见,各地纷纷一哄而上,争项目上项目雷厉风行。如果此风一长,我们不但不能实现经济结构调整的目标,反而会使经济结构失衡更加严重。在经济危机面前,千万不能乱了方寸,形势越严峻,我们的头脑越要清醒。“救市”不能急躁,经济恢复较快增长需要一个过程,不要幻想一夜之间就能回到“美好的时代”。所以包括政府和公众都要有清醒的头脑和过经济寒冬的心理准备,避免急于求成,稳扎稳打才能少走弯路。除中央4万亿元投资外,省、地、县级政府动不动就是几万亿、几千亿、几百亿的投资,这种做法的后果是不能不让人们担忧的。
再次,要防范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状态的进一步扩大。金融危机的爆发,为企业重新“洗牌”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有利于淘汰一批落后企业。但由于沿海发达地区经济实力相对较强,抵御经济危机的能力也强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因此,沿海发达地区不但有率先走出困境的可能,甚至能利用危机提供的机会展开“抄底”。而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实力相对较弱,抵御危机的能力不强,如果不能得到强有力的支持,短期内可能很难走出困境,从而导致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局面,使地区经济不平衡的状态进一步加深,并最终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平衡快速增长。国此中央政府在运用积极的财政政策时,除了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重点扶持外,还应制定更为周密的全面扶持规划,加快中西经济的恢复和增长,以缩小地区差距。
总之,运用积极财政政策是使我国经济尽快摆脱世界金融危机的阴影,尽早恢复快速增长的局面所不可或缺的措施,但运用这一政策措施时,应考虑周全,对各种可能出现的复杂情况进行防范,以避免实施这一政策时带来各种不利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姚明霞,中国政府财政支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8,12
[2]甘行琮,退税与减税,中美两国经济刺激方案之比较,财贸经济,2008,12
[3]袁元,王亿贵,中国经济逆击,瞭望,2008,5
[4]蒋雁飞,谢庭春,中国眼下到底该不该减税,经济聚焦,2008,9
[5]赫如玉,税收理论研究,北京,经济出版社出版,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