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弘扬传统文化

2009-05-12 03:14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09年3期
关键词:弘扬中华民族马克思主义

贺 丽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当今时代,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与现代科技紧密结合,日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党的十七大报告要求我们“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在文化发展方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科学发展观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方面,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在初创马克思主义政党时就曾声明,指导这一政党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是与德国文化传统分不开的。恩格斯说:“科学社会主义本质上是德国的产物,而且也只能产生于古典哲学还生气勃勃地保存着自觉的辩证法传统的国家,即德国。”这意味着,在他们那里,批判继承德国文化传统,正是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先进性的重要体现。毛泽东在延安整风中也曾明确指出,只有批判继承“从孔夫子到孙中山”的历史遗产,才能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成为与中华民族血肉相连的一部分,并将此作为“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

马克思、恩格斯早在19世纪后期,就已经走出了原先把现代与传统对立二分的现代化理论,多次强调摒弃了资本主义弊端的和谐社会(自由人的联合体)的文明形态,将是前资本主义的传统文明的“再现”、“复活”、“保存”,认为这是否定之否定历史辩证运动的必然要求和具体体现。中国共产党在领导现代化事业的进程中,洞察了这一历史的辩证法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国特色就包含着民族传统的意味。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这实际上指出了以传统与现代的互补作为和谐社会的文明形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显然是构建这一文明形态的重要环节。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毛泽东首先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其重要内涵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结合。他以“实事求是”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路线,继承了其中蕴涵的从实际出发解决问题的传统,批判了唯经是从的“本本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正是在不断地对传统文化既变革又融合的过程中得以推进。这意味着批判继承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品格。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与时俱进,从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再到科学发展观,始终体现了保持这一重要品格的自觉性。比如: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大同”传统的批判继承;培养“四有”新人对儒家理想人格的批判继承;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对传统民本思想的批判继承;构建和谐社会对传统和谐思想的批判继承;人与自然相协调对天人合一传统的批判继承;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传统荣辱观的批判继承。

科学发展观深刻认识到文化是执政治国的软实力,文化发展是民族振兴的重要支撑力。然而,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是在我们参与和融入全球化的国际环境里进行的。这意味着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重要向度,是对全球化带来的文化普世性的认同,即认同表现全人类追求幸福、安全、公正的共同的价值观念,以及维护和实现这些价值观念的普遍规则。这是当代中国文化建设具有开放性的重要标志。但是,问题的复杂性在于,西方文化在认同全球化文化普世性的旗号下,实行文化霸权,试图将全球文化变成西方文化的同构同质化,解构、碎化非西方民族的文化传统,使他们在文化上流离失所。因此,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在文化建设上确立民族主体性,成为在全球化环境下建设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重大任务。我们要在认同全球化的文化普世性的同时,抵制西方的文化霸权。民族精神是在民族文化传统中孕育和发展的,它是因为民族文化传统的悠久、深厚才在现实中具有伟大的力量。但是,这样的力量不是自然而然地呈现于现实世界的,它需要发掘和更新,才能在现实世界里得到培育和弘扬。我们不仅要通过发掘传统文化,来延续我们的民族精神,更要通过淘洗传统文化,来促进民族精神的自我更新。

文化不是僵死的、一成不变的,它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社会经济、政治的大变革,往往也伴随着文化的变革。这种变革将通过人们自觉的行动来完成。

殷周之际,朝代的更替促使人们对天命思想产生怀疑,提出“天命靡常”,由此引发了中国文化发展中的第一次大变革,开始摆脱天命思想束缚,转向人文精神方面发展。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百家争鸣也是一次文化自觉的运动。这次运动经历了数百年,奠定了以后中国文化发展的方向和基础。东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佛教吸取中国传统儒学的因素而中国化,儒学也吸收佛、道的精华而发展到新的阶段,达到儒道佛三家并存互补,共同构成中国文化的整体。

近代以来,社会变革步步深入,不断向中国传统文化提出新的挑战,中国传统文化的变革也在应对这些挑战中步步深入。从“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到戊戌变法、辛亥革命进行政治制度的变革,再到五四新文化运动提出“伦理的觉悟”,批判旧礼教,倡导民主、科学,将变革推进到思想道德层面,可以看作是近代以来我们民族文化自觉的一个逐步深入发展的过程。

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政治、思想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特别是30年改革开放,中国社会更经历着一场空前深刻的变化。这个变化也理所当然地向中国传统文化提出了空前深刻的挑战。

一个民族的文化,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自身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延续和发展,都是在既有文化传统基础上进行的文化传承、变革与创新。如果离开传统,割断血脉,就会迷失自我、丧失根本。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形成了优良的文化传统,不仅成为凝聚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而且对世界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党的十七大报告所强调的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充分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繁荣发展民族文化的强烈历史责任感。

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引导,认真挖掘和提炼祖国传统文化中的有益思想价值。我国传统文化经过数千年的积淀和发展,已深深融入到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记忆和中华文明特有的文化基因。这无疑是民族文化的思想根基,也是今天弘扬中华文化的宝贵财富和资源优势。我们要深刻认识祖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按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要求进行科学梳理,挖掘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内容,汲取合理思想内核,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当前,特别要对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传统,天地之间、莫贵于民的民本理念,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和合思想,革故鼎新、因势而变的创新精神,富贵不淫、威武不屈的高尚气节,扶正扬善、恪守信义的社会美德等,进行深入研究和阐发,并结合新的实践不断发扬光大。

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引导,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流传下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既有物质形态的有形文化遗产,如文物、典籍等,也有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口头传说、传统艺术、民俗活动、节庆礼仪、民间工艺等。这些文化遗产记录着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和审美理念,是民族悠久历史的稀世物证,是文化延续和传承的重要载体。保护文化遗产就是保护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发展和走向未来的文化根基。

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引导,运用多种方式宣传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使更多的人了解传统文化,喜爱传统文化,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承载者、传播者。使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渗透和融入到人们的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之中。

我们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以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主体,以外来健康有益文化为补充,立足现实,尊重过去,面向未来,大力弘扬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优秀文化,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民族性、包容性和时代性,使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得以延续,始终保持中华文化的鲜明个性和独立品格,努力把全国各族人民紧紧团结和凝聚在中华文化的旗帜下。■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责任编辑:王 成]

猜你喜欢
弘扬中华民族马克思主义
哪项世界遗产被 誉为“中华民族不 屈的脊梁”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二十四节气
做人美德
On the Application of CLT in Teaching of Listening & Speaking in Rural Middle Schools of China
季札挂剑
弘扬国学文化 畅游艺术天地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弘扬雷锋精神 塑造美好形象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