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战略:新一轮首都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选择

2009-05-12 03:14刘永武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09年3期
关键词:国际化战略发展

刘永武

国际性是高等教育的一个本质特征,高等教育本身就是一项国际性的事业。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其实就是在保持高等教育多样化和民族化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国际性的过程。高等教育国际化既是一种合作又是一种竞争,既是一种发展也是一种继承,既是一种认同也是一种被认同的过程。

一、首都高等教育实施国际化战略的时代性和必要性

1.首都高等教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同时也进入发展的高原期

首都高等教育经过10年的跨越式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区域高等教育普及化,其发展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处于一个全新的历史起点上。但是,首都高等教育发展也处于一个高原期,如何确定下一个发展目标,如何期待下一个飞跃,还需要重新调整参照系,把握好发展方向、发展重点和发展节奏。

只有志存高远,才能前程远大。当前首都高等教育发展既需要一个国际化视野,更需要一个国际化战略。树立全球视野,实施国际化战略,将成为首都高等教育中长期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战略选择。

2.中国教育改革进入新一轮思想大解放的时期,为首都高等教育实施国际化战略提供了历史机遇

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可以说是经历了3个重要时期。一是新时期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觉醒时期。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邓小平同志作出关于扩大派遣留学生的重要指示,特别是1983年教育“三个面向”的提出,标志着中国的教育开始自觉地向国际化迈进。二是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探索时期。随着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和1995年《中外合作办学暂行规定》的颁布,中国高等教育开始大胆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的成功经验,在办学体制、教育模式、人才培养等方面实施了一系列国际化改革。三是2000年之后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实践时期。1998年江泽民同志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上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1999年《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实施和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本身就是一个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命题,它不仅仅是一个政治口号,更是一个战略举措,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立志于世界竞争。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等主题,掀起了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的新一轮思想大解放。温家宝总理亲自领导研究和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整体规划和部署中国教育发展的中长期宏图战略,中国在21世纪初再次吹响了教育改革的号角。北京作为“教育现代化实验城市”和中国高等教育的排头兵,有责任率先进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深化探索,这是首都高等教育新一轮发展的历史机遇。

3.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许多国家的发展经验可以借鉴

20世纪80 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国家把高等教育国际化作为本国发展高等教育的一项战略方针。80 年代,日本随着经济地位的提升,从“经济大国”走向“政治大国”,国际化才真正开始成为其高等教育的重要议题,并从此进入了高等教育国际化蓬勃发展的时期。1983 年,日本21世纪留学生政策委员会提出到2000 年接受10 万名外国留学生的目标。

1985年,韩国教育开发院在《教育部门报告书》中提出要培养主导信息化、开放化和国际化的韩国人目标,自此正式确立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理念。

澳大利亚的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大致经历了资助→商贸→国际化3个阶段。1984 年,杰克逊委员会在向联邦政府提交的报告中建议“教育应该被视为一种出口产业”,“澳大利亚教育服务中的国际贸易有可能成为本国一种重要的新兴产业”,由此澳大利亚新的留学生政策由援助式政策变为商贸式政策。1992 年9 月, 澳大利亚进一步宣布教育国际化政策。

1991年,新加坡政府制定了跨世纪战略——《新的起点》,确立了经济发展国际化的战略目标。为此,政府明确了高等教育发展的国际化战略,希望通过充分利用国际人才和资源来弥补自身劳动力和资源的不足,力争发展为国际学术文化中心。1995年1月1日,新加坡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在教育方面更是奉行全面开放的教育国际化政策。1998年,新加坡政府在《TOP10 计划》中提出,在10年内引进10所世界级大学,来新加坡独立开办分校或与新加坡的大学合作办学、合作科研,以补充和带动高等教育。

以上这些国家,都是在经济腾飞之后从发展战略高度来考虑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形成了经济与高等教育互动发展的良性循环。美国著名的比较高等教育学家菲利普·G·阿特巴赫认为,全球化推动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促成了高等教育成为国际自由贸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国际化仍然是未来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因此,要在教育国际化的大潮中和教育服务贸易的国际市场中改善中国的状况和地位,必须着重提升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优势。

4.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是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要求

改革开放30年,北京逐渐确立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发展定位。北京市“九五”计划提出到2010 年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的奋斗目标。北京市“十五”计划进一步提出未来50年首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步骤,2010 年构建起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基本框架,2020 年基本建成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到21 世纪中叶使北京成为当代世界一流水平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2005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提出北京城市发展定位是“国家首都、文化名城、国际城市、宜居城市”。北京市“十一五”计划提出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

关于城市竞争力的研究认为,人才本体和创新环境对城市竞争力的贡献弹性最高,决定着城市的发展和城市现代化水平。人才的聚集存在“乘数效应”和“规模效应”,对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提升起决定性作用。从“九五”期间北京提出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开始,北京已经努力发展了15年。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召开,北京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形象得到展现,国际影响力和吸引力得到提升。因此,构筑国际人才高地,实施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应当适时提上政府议程。

二、首都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的主要目标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一项研究认为,跨境高等教育存在着4种不同,但并不相互排斥的政策目标:相互了解、技术移民、增加收入和能力建设。其中第一种目标(相互了解)已经出现了很长一段时间,而后3种目标都是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具有较强的经济动因。

“相互了解”含有政治的、文化的、学术的和发展援助的目的。它通过奖学金项目和学术交流项目进行流动,支持教育机构之间建立学术合作关系。目前,使用这种方式的国家有日本、墨西哥、韩国和西班牙。欧盟的苏格拉底—伊拉兹马斯项目也与这种方式相似。

“技术移民”更强调对国际学生的选拔性招生,以吸引优秀学生到东道国的知识经济领域工作,或者提高东道国的高等教育和研究部门的竞争力。采取这种方式的国家有德国、加拿大、法国、英国(针对欧洲学生)和美国(针对研究生)。

“增加收入”主要是在收费基础上提供跨境高等教育,没有政府补助,学校成为国际教育市场上的“企业家”,跨境高等教育成为商业消费。采用这种方式的国家有澳大利亚、英国(针对非欧洲学生)、新西兰和美国(针对本科生)。

“能力建设”将跨境高等教育作为一种快速提高新兴工业化国家国力的途径。跨境高等教育有助于新兴经济体、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培植和提高高等教育能力。政府鼓励引进外国的院校、项目和学术人员,并开展盈利性的投资活动,以确保这些活动与国家建设或经济建设的进展相协调。同时,通过政府奖学金项目支持国内人员向国外流动。采用这种方式的国家主要是东南亚、亚洲北部和中东地区等,如马来西亚、中国香港、中国和新加坡。

跨境高等教育在一些OECD国家代表着一种重要的出口创收资源。1998年,与国际学生的流动相关的出口创收就达到300亿美元,占全球服务贸易出口的3%。目前,国际高等教育市场主要被发达国家占领。OECD统计显示,2001年,美国是接纳外国留学生最多的国家,将近50万人;欧洲是接纳外国留学生最多的地区,有84万人。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包括香港)是输送学生到国外接受高等教育人数最多的国家,有12.4万人,占在OECD学习的所有国际学生的10%。

从当前来看,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还处于增强国际了解和增强能力建设的阶段,还无法达到技术移民和增加收入的目的。也就是说,我们目前还仅仅是学习和追赶的阶段,高等教育的国际吸引力、竞争力和影响力还远远不够。因此,从中长期发展来看,首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目标还是以增强能力建设为主要目标,并逐渐实现技术移民和增加收入的目标,在全球扩大高等教育市场,使高等教育成为首都国际服务贸易的新的增长点,成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在增强能力建设的过程中,要转变发展方式,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并重,将引进外国的院校、项目和学术人员等优质资源作为能力建设的有效途径。

三、关于首都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的建议

荷兰高等教育政策专家于尔根·安德斯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可以被视为一种趋势,一种不可抗拒的趋势,因为谁抗拒它谁就会落后;国际化也可以被视为一种挑战,人们可以接受,也可以不接受,或者以不同的方式接受这种挑战;但关于国际化的目标和方式,却有足够的战略选择空间。首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战略,需要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设:

1.强化战略意识,将高等教育打造成为北京城市的一个重要品牌

北京拥有堪与纽约、伦敦、巴黎、东京等国际城市媲美的高等教育规模,2007年有高等教育机构159个,各类高等教育在校生总规模达到192万人,名校云集,大师荟萃。巨大规模以及由此产生的规模效应、溢出效应等有助于提升北京城市竞争力。但是,由于缺乏世界一流的品质,这些资源与优势并未转化为竞争比较优势。北京的战略发展应当充分重视、挖掘、引进和培育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创造品牌。如果说长城、故宫作为历史文化遗产,是国际社会了解历史北京的一个窗口和品牌,那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作为现代文化象征,也是国际社会了解现代北京的一个窗口和品牌。

2.创造政策环境,制定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

首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应在需求驱动的基础上加强政策驱动,将高校各自的单打独斗集成为政府战略,以政府为主导,谋划全局性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加大跨境高等教育能力建设。在政府层面,加强政策引导和监督。例如,设立国际奖学金、外籍专家招聘委员会、政府专项引智基金等。在大学层面,按照国际惯例要求,推动现代大学制度改革,在课程设置、培养模式、课题研究、办学模式、教师和学生等方面进一步提高国际化程度。

3.解放思想,深化办学体制和办学模式改革

在办学体制改革上,一是借鉴新加坡、香港、以色列等国家和地区的经验,鼓励和支持世界高水平大学来京开办分校或与北京高校合作办学;二是借鉴香港科技大学或者日本筑波大学的经验,由政府资助、以国际化标准创建或者改建一所高校,实行现代大学制度,探索中国高校国际化的办学改革之路。在办学模式改革上,选择10所不同类型高校的10个左右学科点,面向全球招聘外籍教师,招收国际学生,进行国际化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由此带动整个首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改革,提高国际化水平。

4.胸怀天下,面向全球招聘一流人才

梅贻琦曾对大学、大师、大楼之间的关系作了经典回答。原复旦大学校长、现任诺丁汉大学校长杨福家也强调:“建立世界一流大学靠什么?肯定不是靠大楼!当你时时处处把人放在首位,你离一流就不远了。”新加坡能够在短短40年内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有赖于其“精英主义”的人才战略,其引智政策的核心是以顶级酬劳吸引顶级人才。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从世界各地招聘来自海外的华人教师和留学人员,外籍教师的比例达到50%左右。首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不能局限于国内人力资源市场,需要瞄准世界市场,延揽名师,特别是在金融危机时期,更要加大对于境外优秀人才的引进力度,特别是华裔学术精英和高水平留学生,大幅度提升外籍教师的比例和教师的国际化水平。

5.树立精英意识,打造国际化人才培养中心

国际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竞争。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在关注公平、惠及众人的同时,同样要关注精英人才的培养。一方面,政府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输送优秀人才到国外学习;另一方面,还要加大力度吸引国外学生来京学习。香港中文大学校长刘遵义认为:参照欧美国家著名高等学府的经验,只有国际学生的比例相当高,才能良性地营造多元化的学术氛围,吸纳高水平的师资和学生,以名副其实的国际化教育模式,创出学校品牌。2002年,伦敦的留学生占高校在校生总数的比例为18%,而北京2007年留学生占高校在校生总数的比例仅为4%。我们需要“哥本哈根精神”,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教育国际化的课程体系,同时还要设立政府国际奖学金,加大对外国留学生的资助力度。■

(作者单位:北京教科院高教所)

[责任编辑:蔡桂兰]

猜你喜欢
国际化战略发展
强本拓新的研究成果反哺本科教学与国际化人才培养
强国战略下的企业管理创新
美国“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
活动预告
谈民办高校教育国际化发展之路
多式联运发展的战略与路径
区域发展篇
战略的里子与面子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