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小梅
我校地处乡村,远离市区,学生都来自农村,且留守儿童多。长期以来,由于多种原因,学校的教学资源匮乏,再加上大部分农村孩子与外界交往少,信息闭塞,视野狭窄,想象、分析能力差,认知水平落后。而很多语文教师把教材视为唯—的课程资源。在这样的环境里学习、生活,不仅会扼杀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还会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严重阻碍学生语文素质的发展,甚至导致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
在十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笔者强烈地意识到,我们的语文教育应当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走出封闭的课堂,走入更广阔的天地。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该怎样开发课程资源呢?
笔者认为远程教育资源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培养学生观察力、记忆力和想象力
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和想象力,在语文课中结合课文,恰当地采用远程教育资源媒体,启发学生由眼前的景象,联系生活,想象可能发生的变化,从而加深对眼前事物的认识,丰富观察的感受。
如教《荷叶》一文,课文语句优美,用词精确,有一种超然的意境之美。如何让学生感受到这一切呢?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作如下设汁:
1. 配乐示范朗读。通过播放背景音乐把学生带进优美的情境之中。
2.放一段有关荷花的录像片,教师配乐解说,引导学生观察、想象并展开讨论,体会荷花的千姿百态,荷叶的挨挨挤挤。
3.学生通读课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4.填空练习,对课文中的重点语句加大训练力度。这一环节的设计不但给学生美的享受,陶冶了情操,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促进了多方面素质的提高。
二、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把远程教育资源引入课堂,为学生的说创设了的情境。以指导学生写“可爱的小动物”为例,当学生观察了小猫后,教师很自然地用一句过渡话:“其实,在大自然里,还有许许多多活泼可爱的小动物,不信你们瞧!”鼠标轻轻一点,屏幕上显示出40多种小动物。顿时,教室里沸腾起来,学生面对这一群活泼可爱的小动物,欢呼雀跃:“呀!怎么有这么多小动物?”“有趣!”教师紧接着问:“想不想给人家介绍?” “想!”学生的表现欲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个个跃跃欲试。这时教师再因势利导:“请你按老师讲的观察方法去加以观察,然后选一只你最喜爱的小动物向同学介绍,比一比谁是最佳解说员。”鲜明生动、声情并茂的画面,把学生的思维紧紧地凝聚在小小的屏幕上.学生想说的愿望被充分调动起来了。这时,教师再让学生同桌对说、小组讨论、大家交流,学生的话匣子一下打开了,个个说得很开心。
三、利用远程教育资源进行课堂延伸,发散学生的思维
著名教育家于漪说:“语文没有唯一的答案,中国语言文字的模糊性决定了文学作品的丰富性和多义性。”《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在语文教学中,教材中一些问题的解答是多样化的。教师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
如在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时,教师先展示远程教育资源中的有关课件,一团烈火将邱少云整个包围住的画面,生动再现当时的情景。在学生观看时,用一段精彩、感人的导语把学生引入情境,学生仿佛身临其境。看完后,让学生根据画面中邱少云的目光、神情、动作展开想象,并适时提出问题:“邱少云当时可能会想些什么?他是怎样做的?”供学生思考。这样,不但为学生提供了想象的材料,而且提供了想象的空间,又帮助学生体会到了英雄人物崇高的思想境界和顽强的意志。
运用远程教育资源进行语文教学,不仅为教师提供了直观、形象、有效的教学手段,而且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智力的培养、素质的提高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和极为有效的途径,从而可以大大提高学习效率。◆(作者单位: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姚圩小学)
□责任编辑:廖淑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