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鞭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网为我的语文课堂打开了一片全新的天地,时事动态、课程资源、学习指导、专题教育、教师发展、少年文化、为农服务等栏目,使我接触到平日有限的工作空间无法预见到的精采世界,特别是让我实现了与名师探讨交流教学经验的梦想,网上拜师活动更是成为我经常的自觉活动。如今我已经能在教学中合理利用网络资源,譬如下载参考教学案例、编辑教案、借助远程资源充实课件内容等。远程教育网更新了我的教育观念,扩大了视野,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提高了我的教学水平。
模式一:运用“拿来主义”,远程教育资源和教学光盘直接进课堂。在多次的远程教育资源运用培训会上,专家们多次强调原汁原味用资源,明确提出“拿来主义”,不要“太多创新”,这种运用方式对于模式一的教学来说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人教版的教科书配套有教学光盘,凝聚着国内外200多名教材编写专家、教育技术专家等的智慧与心血,是为了适应农村课改应运而生的。在教学资源欠缺的农村地区,教师通过课前观看教学光盘,利用教学光盘进行备课、教学,教学课堂也实现了资源优化,提高了教学质量。正是在这有利背景下,2007年5月,我代表学校参加贵港市首届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现场课模式一比赛。以下是我精心设计的参赛课《红领巾真好》的教学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
(一) 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 导入语:同学们胸前的红领巾真鲜艳!快,把它摆放端正。嗯,更精神了!老师要送给大家一句话,仔细听:老师面前坐着一群可爱的“红领巾”!知道这群“红领巾”是谁吗?对啊,就是你们!真聪明,咱们这群“红领巾”——真好!(板书:“红领巾”真好)谁愿意看着课题来夸夸自己?(指名读)我们一起来夸夸自己吧!(齐读课题)
2. 读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呢?
3. 真是一群爱动脑筋的好孩子,瞧!小鸟们也来和大家做朋友了呢!(播放光盘)你有什么感想想对大家说的?
【设计思路及多媒体应用分析: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此,课始教师要努力创设情境,并通过播放光盘中小鸟飞翔的画面,拉开课文学习的序幕。争取在形式上吸引学生,在情感上震撼学生,在心灵上呼唤学生,从而产生一种强烈的阅读期待。】
(二) 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 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课文,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就到课文下边的“苹果”和“树叶”中找一找,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 谁愿意用自己的朗读把可爱的小鸟带给大家?
(三) 品读课文,体验情感。
1. 清晨,林中谁最快乐?小鸟在干什么?【播放光盘中教师教读:叽叽喳喳、蹦蹦跳跳。】你还知道哪些表示声音的词语?想象一下,小鸟“叽叽喳喳”,好象在说着什么?练习用“一会儿……一会儿……”说话。师小结:是啊,这两个词语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它们自由地生活在大森林里,一定非常愉快,让我们带着愉快的心情读好这段话。
【本环节充分挖掘学生自读自悟的能力,引导学生自能读书,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坚持以读为本的思想,多形式的读书加强了学生对课文内容和感情的理解和感悟。适时地利用光盘中教师的教读,指导学生把易读错的词语读准确。】
2. 清晨,林中谁最活跃?小鸟在干什么?【播放光盘中教师教读:扑棱棱、捕捉害虫】师小结:有些害虫还会躲在树叶底下,可还是躲不过小鸟锐利的眼睛,真机灵;一只小鸟一年能吃掉好几万只害虫,真了不起!让我们带着喜爱它们的心情读好这段话。
3. 你们知道这里的“红领巾”指的是谁?你是从哪个小节知道的?小鸟们为什么要夸奖“红领巾”呢?(个别读好第三小节)
4. “红领巾”来放鸟巢了,鸟儿们多高兴啊!请看——【再次播放光盘中小鸟在林中飞翔的画面】如果此时你是一只小鸟,你想对“红领巾”说些什么?练习用“因为……所以……”句式说话。练习用赞美的语气读最后一句——小鸟在枝头高唱:“‘红领巾真好!”
【通过再次播放光盘中小鸟在林中飞翔的画面来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的氛围中去思考、领会,然后再品读,体会句子的含义,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 我们这群“红领巾”真了不起!老师也情不自禁地想加入你们的朗读队伍中,可以吗?(师生配合用一问一答的形式有感情地朗读整首诗歌。)
(四) 找出规律,指导背诵
1. 引导发现:再读课文,将三小节作一比较,你有什么发现?
2. 和同桌以问答形式读书。
3. 男女生、师与生、小组之间以问答形式练习背诵。
(五) 巩固识字,指导写字
1. 光盘出现“我会读”的生字,用字卡做游戏巩固识字。
2. 光盘出现“我会写”的生字,观察一下,这些字该怎么写才好看呢?(光盘播放学生说字)
【本环节充分利用光盘资源来弥补课堂资源的不足。因为光盘中的学生语音标准,利用其充当现实课堂学生的第三位老师,让现实课堂的学生通过听读,加强语音的准确性,培养语感,实现光盘课堂与现实课堂的生生互动。】
3. 教师范写“领、跃”,学生练习书写后,把自认为漂亮的字圈出来,互相欣赏。
(六) 课堂练习,拓展延伸
1. 学生自主完成“我会填”的练习,答案不要求与课文一致,启发学生用其中的一个词说句子。
2. 讨论:除了爱护小鸟,我们还应该爱护哪些小动物呢?
(七) 总结全文
同学们,小鸟是人类的朋友,还是环境的卫士。你也是一位“红领巾”,也想得到小动物们的夸奖吗?让我们行动起来,和文中的“红领巾”一样,去爱护这些可爱的小生灵吧。
由于我合理地运用了光盘中的内容,帮助自己提高教学质量,为农村孩子们提供了生动、鲜活、有趣的画面,打开了连接外面世界的一扇扇知识的窗口,效果显著,因此在这次比赛中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绩。
模式二:运用筛选组装方式,有选择整合地使用远程教育资源,建立适合自己使用的特色资源库。有关专家指出,我国远程教育发展还存在着一些弊病。比如重视管理信息,忽略教育资源建设,使用繁琐等等,让大多数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教师望“网”却步,而且在茫茫网海中寻找所需的各种信息无疑是“大海捞针”,广大一线教师无论从精力和时间上都不可能做到;另一方面许多教师考虑到用别人的研究成果显不出自己的特色,从心理上对远程教育资源有抵触情绪。因此,有条件的学校在远程教育资源运用方面,并不是所有教师都依样画葫芦。如果说播放光盘能做到真正的原汁原味,那么模式二(运用光盘和卫星IP资源整合组织课堂教学)中,教师最主要的任务就是从众多资源中筛选出自己最需要的,最适合班上孩子特点和需要的资源,再经过适当组装筛选后进入课堂。
因为在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为自己教学服务工作中积累了一定的方法,教学效果显著,2007年11月,我代表全市参加了在玉林市举办的全区第九届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现场课模式二的比赛并获二等奖。以下是我精心设计的参赛课《乡下人家》的教学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
(一) 引课
师:我们先来聊聊天吧,(出示照片)宋老师在哪里?你去过乡下吗?说说你对乡下的了解。看来,我们基本生活在城市里,还是挺喜欢乡下的生活的。今天这节课,老师带大家到乡下去看看,好吗?我们开始上课吧。
(二) 导入
师:先问大家一个简单的问题:老师想要画一幅画,该用什么来画呢?
师:大家说的都是笔,有的还带有色彩。其实,中国的语言文字也是一支奇特的画笔呢!唐代大诗人王维,他的诗就被苏东坡称为“诗中有画”,读王维的诗,眼前就会浮现出一幅幅美丽的画面。今天要学习的一篇课文,(板书课题)一起读读课题。
师:好,那就请同学们把书翻到100页,先来读读课文吧。
(三) 整体感知,发现美
1. 多媒体出示学习要求。
2. 生自学课文,教师巡视,了解长句的朗读情况。随机讲解多音字“冠”、“场”,重点指导写好“率”。
3. 概括画面
师:同学们刚才读课文,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让学生概括后在黑板上板书)
师:是啊,乡下人家有这么多的美丽画面,有一道道独特的风景。所以说 “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生齐读句子。
4. 师:知道“独特”的意思吗?
四、 研读品味,感悟美
1. 师:就是这样富有诗情画意的乡下人家:长藤绿叶瓜架,春雨竹笋鲜花,雄鸡悠闲自在,小桥流水戏鸭,夕阳鸟儿如画,纺织娘轻吟唱。你还等什么呢,选中你最喜欢的画面,自由读课文,找出你认为最能体现乡下人家迷人、独特之美的语句做上记号,尽情发挥吧,呆会把它美美地读给同学们听听。
2. 讲授画面:屋前搭瓜架、门前种鲜花、屋后春笋冒、群鸡觅食、鸭子戏水、门前吃晚饭、夜静催眠曲
3. 师:写文章布局谋篇是讲究顺序的,老师希望在你们的文章中看到顺序美。
学生找出文本内在的顺序:白天—傍晚—夜晚 春—夏—秋(时间顺序) 房前—屋后(空间顺序)
【(课件依次出示文中的重点、优美语句,以及相关的图片)本课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是引导学生品味文章语言,我精心选择了部分非常贴合课文内容、富有美感的图片制作成课件,造成视觉冲击,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进入情境。这节课上采用了多种朗读方式,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不仅用简洁的语言拟了几幅图的名字,而且对文章语言的分析,品味则更是精彩。
六、 全文总结,提升美
师:是啊!如此美妙恬静的乡村生活!只有我们用心去品味,用心去感受,才能真正拥有它!庆幸的是我们欣赏了它,并真正拥有了它,所以让我们和作者一起再自豪地说一声:“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七、 积累语言,创造美
1. 我国古代有许多著名诗人也曾写下描绘乡下人家的优美诗句。
2. 请把自己喜欢的诗歌和文中的好词好句摘抄下来。
【(课件响起悠扬的古琴声)让学生在良好的意境中积极进行新一轮的阅读积累,为愉快写作奠定基础。】
《乡下人家》这篇文章遣词造句都非常精美,生动描摹出乡下人家的美丽景色,但是四年级的孩子阅历尚浅,怎样让他们更为直观地感受乡下人家美景,领会文章词语的精妙之处,这就要通过对课件的精心设计来达成了。在这个课件中,我在远程教育资源网中下载了以乡下人家为主的图片,让学生能身临其境地感受美景,同时配以音乐,调动学生的感官和想象,自己去感受美,体验美。并且配以文章中的句段,让学生在看、听、读中轻松地完成学习任务。
远程教育资源是我专业成长与发展的沃土,是加速我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剂。我相信在远程教育资源的运用上,我会做得更好,使我和我的学生成为最大的受益人。我深深地认识到,在全面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今天,只有借助远程教育的东风,扬起课堂教学改革的风帆,我们才能跑得更快,走得更远。
(责编钟园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