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教育资源助力精品课视频建设

2009-05-11 03:59
数码影像时代 2009年4期
关键词:精品课机位系统

为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教育领域精品课工程的建设,并逐渐加大了对其支持的力度。目前,各高校也纷纷响应国家的号召,大力开展精品课工程的建设。北京师范大学为了更好地响应国家号召,并将优秀的教学资源及成果进行共享和展示,决定建设精品课录制系统。针对北京师范大学的这些要求,同步科技为其搭建了视音频导控室,并为其提供了多机位精品课录制系统用来完成精品课的录制和编辑。

在北京师范大学,各个专业都有经验丰富的教学名师。另外,学校每年都会聘请各领域的专家、学者来学校讲学或做报告,如果将这些记录下来,将会成为宝贵的教育教学资源。针对这种精品课录制的实际需求同步科技特别研发了多机位精品课录制系统,其突破了传统的精品课录制模式,采用先进的AV/IT化理念及最优化的系统整合,为学校精品课录制带来了全新的应用感受。该系统可以将多个机位的视频同步录制成为数字文件,达到广播级的画面质量。系统能够将教学场景镜头切换记录下来,如实呈现精品课制作过程,录制的视频及切换过程能够通过专用的编辑模块NetCut进行快速便捷的编辑一键实现上下换镜头,左右换切点的操作如果对切换过程完全不满意还能够重新切换。所有录制的素材通过“时码嵌入”技术实现了严格的“零帧对齐”,最终系统可以将制作好的节目输出成为多种格式,满足不同的应用需要。

数字化视频录制

学校演播室中前端摄录的视频信号,如果采用录像带作为最终的存储介质,会存在录制时间有限,不能支持长时间连续拍摄等缺点,另外在进行视频制作时,还需要花费相同长度的时间来上载这些素材,使之成为非编软件可以使用的数字媒体文件。这样不仅工作流程比较繁琐,还严重影响了节目制作的效率。

多机位精品课录制系统采用了基于硬盘的视频录制方式,很好地克服了以上这些缺点,这种方式可以把视频信号直接录制成为数字视频文件省掉了录像带采集步骤,成倍地节省编辑前的处理步骤所占用的时间。而且硬盘的录制容量大,可实现时间上不间断录制,成本较低,是IT化的通用存储部件,易于使用及维护,在精品课制作和存储环节都可以方便的使用。

广播级的花面质量

该系统可以将精品课录制教室中所有讯道的拍摄画面全部录制下来,并录制成为视频文件,无需上载,实现了无带化的工作流程。另外,最终的PGM信号和现场的音频也可以录制下来,节省了相应的设备。

系统录制的多个机位画面质量是保障精品课水平的重要方面。为了录制原汁原味的精品课画面,系统可提供无压缩画面质量的录制,为了满足学校不同的节目制作需要,系统可以录制任意压缩比任意分辨率的视频。如此高质量的录制效果不仅使前端的投入不浪费,而且使制作的精品课达到了非常专业的视频效果。该系统还支持模拟数字SDI、HDV(小高清)到高清(1080i)视频信号的录制,具有较大的系统扩展性。

节目录制安全有保障

在精品课的录制过程中,存在着教师讲授教材和电子课件播放资料提问学生师生互动交流板书教师示范等多方面全过程的录制。这些对录制安全有着较高的要求,因为一旦录制出现问题,节目录制的场景,人物气氛等往往无法再现,精品课录制的完整性会受到破坏。如果将整个的录制过程再重现一次,将会浪费大量的时间、人力等。采用传统的基于视频服务器的录制,并不能保证节目录制的安全。本系统采用了特殊的录制方式,如果录制过程中出现意外情况,录制的文件不会出现损坏,十分安全,能够正常使用。

为了保障录制的安全,多机位精品课录制系统还提供了互为备份的冗余设计方案。每台录制单元录制两路视频信号,每一路视频都有备份,如果台机器发生问题,录制仍能正常进行,最大限度地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另外,系统对最终输出的PGM信号也可以录制下来,即使之前的录制出现问题,也可以使用最终PGM信号进行节目的编辑和播出。

现场切换过程可记录

在精品课的现场节目制作中,可通过切换台对教学场景镜头进行切换,丰富了精品课制作效果,同时也提高了精品课制作水平。但是在切换过程中,由于现场制作时间紧凑一些重要镜头的遗漏在所难免,给节目的制作留下了一些遗憾和不足。而且如果是非技术人员进行切换,切换的效果未必十分令人满意,如果想修改切换的过程,还需要全部重来一遍。这样不仅会浪费大量的时间,而且操作也将十分繁琐。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系统提供了记录现场镜头切换的功能,通过捕捉切换台在录制信号之间的切换点,将现场切换过程全部记录下来,如果对于切换的制作不满意,还可通过后期的修改来完善,高效便捷地弥补了现场制作的不足。

专用的多机位编辑模块

该系统专用的NetCut编辑系统区别于通用的编辑软件,其是专门为多机位画面编辑设计的。当精品课现场录制完成后,系统能将所有机位的视频及现场切换点全部记录下来,在后期编辑环节系统可以将所有机位的视频及切换点在专用编辑模块中全部显示出来,而且所有机位的视频都是“零帧对齐”,制作人员能够一目了然地进行编辑。系统专用的NetCut编辑系统在这些基础上运用了极其简捷的操作,无论是专业的制作人员还是普通的教师,都能够轻松快速地修改切换过程,对遗漏的镜头进行弥补,解决了后期编辑操作复杂工作量大,重复工作多,及现场制作无法重现,遗漏镜头难以弥补等问题。

系统操作异常简单

与通用的编辑软件比较起来,该系统在操作上异常简单。一般通用的编辑软件进行上下多轨素材的切换修改是十分麻烦的。由于多机位的视频并不能做到完全的对齐,需要进行逐帧的调整和对齐,操作比较繁琐,对于编辑人员的专业性要求也较高,普通的老师往往难以完成。这个系统由于采用了时码嵌入技术实现了多轨视音频素材精确的对齐,所以不用担心差帧的情况出现,学校的老师或者学生在编辑时只需采用系统提供的快捷键操作便可迅速方便地完成上下换镜头左右换切点的修改和编辑,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高低码流的对称编辑,实现了制作方式的创新

该系统实现了高低码流对称编辑,在进行多机位的录制时,可以同时录制高低码率的两路视频,这样在编辑环节中可以采用低码流的素材进行编辑,最终使用高码流素材进行节目生成,这将为编辑制作提供一种崭新的工作模式。学校负责制作精品课的人员可以使用移动存储设备,如移动硬盘甚至u盘,将低码流的素材进行拷贝,可以跨出制作室随时随地进行后期编辑。

另外,系统还提供了多种专业的节目输出格式例如DV25 DV50 Media8/9 MPEG2等编码格式,可适应精品课制作的多种应用需求。

各机位画面自动精确对齐

当精品课录制完成后,可以使用该系统的专用编辑模块NetCut进行编辑这个模块可以调用录制的多路素材而且这些素材可在时间线上自动精确的实现对齐,完全不用担心素材差帧也无需浪费时间手动逐帧的调整素材。在此,该系统使用了独创的时码嵌入技术通过自带的图像采集卡将统的时码嵌入到视频的每一帧画面中,保障了在同一时间点录制画面的时司码绝对相同。

实时监看各个机位录制情况

对于每个机位的录制情况,如果能够实时地掌握并发现问题,也将对提高节目录制的效率和质量有所帮助,但是为每路信号配备监视器显然很麻烦,并且成本较高。而通过此系统,在录制节目的同时就可以监测每个机位的全程录制情况一旦发现问题可以及时弥补。

系统的扩展性

本系统提供了对外的应用接口,可方便地与学校后期制作网络等其他系统实现连接。同时系统可升级至高清的应用,为今后系统的扩展提供了方便。

猜你喜欢
精品课机位系统
#你会分享爬楼机位吗?#
Smartflower POP 一体式光伏系统
附着全钢升降脚手架不同步升降性能研究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机位排布优化方法及应用
论民间舞课堂教学的继承与发展——以“东北秧歌典型人物精品课”为例
WJ-700无人机系统
机位容量因其数量影响的仿真运行及量化关系研究
基于PowerPC+FPGA显示系统
网络教育大学语文精品课程建设现状及其对策研究*
连通与提升系统的最后一块拼图 Audiolab 傲立 M-DAC min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