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昭根:台湾真的不需要马英九?

2009-05-10 10:41储昭根
凤凰周刊 2009年26期
关键词:陈水扁马英九国民党

储昭根

_8月8日以来,莫拉克台风造成的重大水灾重创南台湾,民众或媒体对马政府的救灾表现感到非常失望,甚至要马英九下台。马英九1 8日亲自召开记者会鞠躬道歉,保证下个月初以前追究责任。甚至一位从保钓时期就是马英九的好朋友投书在《中国时报》上称马英九无能刚愎、无情褊狭,又自私,这是马英九政府的特色,他除了没有陈水扁邪恶腐败之外,所有领导者的缺点他几乎通通都有。

诚然,面对意想不到的天灾,任何政府都会倍感无力,马政府需要检讨并虚心接受批评。因为人民有气不骂政府骂谁?有困难不找政府找谁?但冷静下来,台湾真的不需要马英九?马英九真的那么差?事实并非如此。

严格来说,李登辉和陈水扁只能是传统式政治人物,他们精于权术,擅于斗争和见风使舵。而且陈水扁更信奉金钱能玩转一切政治,不惜大肆贪污受贿。中国传统政治不乏这样的政客。相比,马英九不仅深受中国传统的浸润:对父母的孝道,对政治恩师蒋经国的敬仰,对中国文化的酷爱,为官强调个人的道德、操守、人格,而且马英九一向尊重司法体制,严守“宪政”分际,这不能不说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教育的成功。马英九身上体现出的是中西文化、传统与现代的最完美结合。这就是说,只有马英九所展现出现代政治操守或品行才真正代表台湾甚至大中华的政治的未来及方向。难道台湾还需要一个陈水扁式的政治领导人吗?显而易见,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马英九明星式的形象给了人们很多的想像空间,加上面临全球金融危机和陈水扁8年执政的负面影响,两岸民众对马英九上台有了不切实际的期待。这当然是可以理解的。但大陆或台湾均不要对马英九期望太高。期望太高的结果只会是失望太大。这并不是说要给马英九卸“挑子”。在台湾的马英九面临的是三项紧迫任务:

一是完成百年老店国民党自身的转型。国民党百年沉疴,积弊深重,老人政治、暗箱政治是国民党的一大特色。其腐败与黑金政治形象,是其最大弱点与对手攻击的致命伤。马英九的使命是让这个百年大党适应新民主时代,成为清廉、有效率的长期执政党。任何重大改革都会触及部分人的利益,特别是地方派系与黑金政治等结构性问题并非在短时间内所能改变。因此,马英九要在短期内进行彻底改革并不容易。国民党毕竟是从大陆撤退到台湾的政治,其根在大陆。国民党转型成功与否,对两岸和平将有重大影响。

二是完善台湾民主政治品质。台湾民主实现了两次政党轮换,而且把前领导人陈水扁依法审判,这无疑是政治的重大进步与成熟。但在先前的台湾选举中,统独及省籍问题长期是主要炒作政治议题,另外台湾立法院经常上演的“全武行”,这仍表明了台湾民主政治的极端和非理性以及不成熟。这种极端和非理性政治给和平解决台湾问题造成了不可逾越的障碍。民主生态一度有失衡而逐渐演变成暴民政治的可能。如今操作这种政治的力量和想法仍然存在,马英九的当选初步改变这种现状,但绝不能掉以轻心。所以马英九要把相当多的精力与资源放在民主的基础建设之上,完善台湾民主政治品质。

最后是提升台湾的竞争力。陈水扁执政8年,族群分裂、经济低迷,掏空了台湾,乱象纷呈,自绝于大陆和国际社会,竞争力在“四小龙”之末。马英九只有把台湾打造成为全球创新中心和亚太经贸枢纽,把全球科技跟产品创新中心在此创立,以提升台湾生产力和竞争力,提升投资机会,促进新兴产业发展。提升台湾的竞争力,是马英九执政能力的最好说明,也才可能在2012年赢得连任,并同时为国民党自身的转型和完善台湾民主政治更进一步地赢得一个良好的时间和空间。

对于大陆,切不可认为当前给了台湾很多恩惠。要知道,马政府对九二共识的承认,等于解除两岸冲突的引信。在周边诸国均不同程度对中国挑衅的情况下_台湾和平具有特别的意义。而大陆操之过急的统一必然导致台湾岛内急独势力的膨胀,正如台湾如不顾后果急于独立,最后也只会导致迅速统一。台湾民众当然也不能对马英九期待过高,因为他是人不是神,马英九要一步步来。两岸最终的和平与统一之路只能是在当前起步,最后的功成只能寄希望于第三个、第四个或第N个“马英九”了。

编辑 叶匡政 美编 黄静

猜你喜欢
陈水扁马英九国民党
快过关了
国民党的三分军事七分政治
卖水果
不够用
帝国主义教唆国民党军发动第四次“围剿”
国民党只有革新才能赢回民意
上万猪农扔粪抗议马英九
马英九接种 甲流疫苗
陈水扁入狱满一年
陈水扁可能被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