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云生
摘要:文章通过对陶艺课堂教学实践的研究,分别从陶艺的文化内涵和审美心理、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及自身情感等方面来激发他们进行艺术探索的愿望,强化艺术参与的动力,促进其身心健康地发展。
关键词:陶艺;教学与实践;和谐发展
近年来,中小学美术教材中安排了有关陶艺的教学内容,部分中小学还开展了多种形式的陶艺教学活动,这是可喜的现象。如何让陶艺教学在中小学广泛开展起来,这就需要对陶艺教学的作用及对学生的影响有所认识和了解。本文试图从陶艺的文化内涵和审美心理,初中学生心理特点及自身情感,对周围事物的感知和认知水平,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合作,教师的评价等方面,并结合本人的陶艺课堂教学活动,谈谈自己的认识与思考。
一、 陶艺的文化内涵和审美心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品德
陶艺,顾名思义就是陶瓷的艺术(也即陶瓷制作的艺术品)。中国的陶瓷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早在五千多年前就闻名世界(有时也称为“烧陶” )。它长期影响世界陶瓷的发展,世界对中国灿烂文化的认识也是从china(陶器)开始的,在世界文明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中国的陶瓷艺术是中国人类传统文化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象征中华民族的精神,还接受了儒、道、佛文化的渗透和洗礼,是与其他民族同单元文化艺术不同的。它是“德性”的化身,是人的“理性认识”和“创造性思维”的反映,是“审美能力”的体现,是“实践能力”的结晶,其教育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和重视。因此,通过“陶艺教育”,有利于挖掘学生潜能,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对培养学生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小树立热爱中华民族的思想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 能使学生身心得到宣泄、情感得到释放
陶艺教育和美术教育一样,重在培养学生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关注学生的情感,改进教学和组织形式,才能实现教学目标,创设教学的新境界。初中阶段的学生,大部分是13岁~16岁的青少年,虽然在外貌上与成人的体貌特征越来越接近,但是,他们的心理还很不成熟。特别是如今生活在“蜜罐子里”的公主和公子哥儿们,心理更接近儿童,爱玩、好动和好表现的天性仍然十分明显。玩泥和制陶这一带有儿童游戏成分的活动,正能充分表达初中学生这一特有的思维和认识,使他们能充分自我表现,宣泄和流露个性情感。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尽情宣泄,不一定用技法、知识来表现,鼓励他们尽情表现力和创造。做一个引导者,带领他们步入艺术的殿堂,同学生交心,交朋友,交流意见,关注和鼓励那些勇于表达自己的艺术感受和真实情感但技巧尚不成熟的学生,保持他们健康的情绪状态。
三、 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观察,在观察中学会发现
美国著名的美术教育家罗恩菲德指出:“教师的目标是激发更多的思想,扩大参照框架,以便使儿童的经验变得更精确复杂。”他把激发更多的创作思想作为教学目标,把发展观念和观察能力作为教学目的,表明了用单一的美术教学形式是达不到这一目标和目的的。在这一理论指导下,我在陶艺课的教学中,尽量创设条件让学生去观察,充分扩大教学空间。如在教做花瓶的活动中,我用多媒体展示了大量的古代花瓶,有原始社会的陶瓶、有唐代的唐三彩花瓶、明清时期的镂空和青花瓷瓶等,还展示了陶艺兴趣小组学生去陶都宜兴参观陶瓷展的照片,让学生欣赏。这些活动使学生们感受到形状和色彩的魅力。可见,在实践中学会观察,激发了他们广泛的活动兴趣。
四、 让学生在合作中成长,在成长中得到发展
马克思说过:“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资源。”所以,光有一个好的课堂环境还不够,美术作品、艺术家和学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距离,需要教师在学生和艺术作品之间架起桥梁——即心灵的沟通。由于中国陶瓷艺术渗透了很深的儒、道、佛等传统文化,可教育人们“弃恶从善”“功德无量”的为人之本。因此,在我的陶艺教学中,采用合作教学,使学生感受到了陶瓷艺术语言,陶冶情操,丰富了学生的精神世界,培养了他们团结、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如:我让兴趣小组的学生合作完成《校园景色》这一作品时,擅长搓泥条的选择了做花卉、树木等造型,擅长手捏的设计制作各种人物的造型,擅长打板的制作房屋的造型,擅长构图的负责摆放等。在这次合作中,他们不仅发挥了各自的长处,而且共同的作品增进了他们的友谊,形成了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
五、 让学生在评价中提高,在提高中享受成功
列宁曾经指出:“缺乏情感的认识便失去了认识的深入,人的思想只有被浓厚的情感渗透时,才能得到力量,引起积极的注意、记忆和思维。”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他们对艺术表达主观感受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此,在参加陶艺活动时,每个学生都会根据自己的不同思路、独特的审美观来做自己的作品。虽然每个学生做的作品或多或少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但每个学生的作品都会有自己的特别之处。我在学生的作品中发现他们每一次不同的见解,都予以肯定,目的是让学生早一点学会评价自己的作品,早些体会到艺术所带来的自我满足感受,还有对自我的信心及对艺术的兴趣和强烈而持久的学习动机。在评价中我还让他们发现自己的优点及不足,给他们提供一些建议和指导性的意见。这样,既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问题,使他们保持学习热情,培养积极的进取精神,又加强了学生学习过程与方法的培养,提高了学生的创造能力;既加强了情感的熏陶,又建立了和谐的师生关系。
陶艺是土的重生、火的炼狱,更是人生的艺术。充分运用陶艺——这一启迪心智的特殊教育形式,以陶乐教,以教蕴陶,既弘扬了民族文化,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又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美术及陶艺的积极性,有利于挖掘学生潜能,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顾平.学校美术教育方法的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
[2]高亚兵.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手册[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溧阳市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