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伦久
我国高职教育自上个世纪80年代兴起以来,发展迅猛,成效显著,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应用型技能人才。在高职教育快速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需要反思、解决和完善的问题,其中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个十分重要的问题。科学认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对于深化高职教育改革、实现高职教育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表述与现状分析
国务院在《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对职业学校提出总的培养目标是:“职业教育要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服务,……实施国家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加快生产、服务一线急需的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特别是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紧缺的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的培养”。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对于高职教育培养人才的定位有这样的表述:“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科学认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类型和技术规格是制订培养方案、设计课程体系和课程开发的关键点。由于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时间较短,人们对高职教育的地位认识不足,甚至在高职院校内部也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导致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上存在诸多不科学认识:
(一)高职是高等教育中的“次等教育”,是在水平上低于其他高等教育的一种教育。这种观点认为,高职是为进不了“正规”高等教育的考生而准备的教育。其在入学要求、办学条件及教学水平上都被认为是“次等”的。这些思想在一部分教师和学生中也有反映,如有的教师认为高职就是不如普通院校,大多是在中专学校的基础上升格成立,在教学和科研上的差别是自然存在的、不可逾越的,培养人才的质量也与“正规”院校无法相比,从而甘愿落后,不思进取;有些学生进学校后心理负担重,总认为高职教育低人一等,学习劲头不足,毕业后无法与“正规”院校毕业生竞争。
(二)高职只是短年制的专科层次教育。在课程体系的设置和安排上,往往是普通高校本科专业体系和课程的压缩,短年制导致的结果就是既达不到学术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又形成不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特色,学生的理论功底不深、动手能力差。这种观点认为,高职教育只能教给学生一些皮毛,让学生有所提高,顺利就业,不能指望学生能有多大提高。
(三)“实用性”就是市场急需什么人才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从表面上看,人才的培养与市场实现了对接,实际上这只是顺应了市场的短期需求,其结果必然是专业设置口径过窄,人才培养的功利导向过重,学生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不强,未来学生发展、创新没有拓展空间,从而出现人才相对过剩局面。
(四)高职只需注重加强与学生专业相关的应用动手能力的培养。这种观点认为,高职学生只要动手能力强,用人单位拿来就“能用”,高职教育的AYJ"培养目标就算实现了,培养质量就得以保证了。于是很多高职院校把大部分精力花在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上,让学生去考各种各样的证书,参加各种培训班,学生的品质修养、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却往往被忽视。
二、科学认识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对一个从业者来说,既有社会层面的素质要求,又有职业层面的素质要求,就业者只有具备了这些素质才能立足本职工作,适应社会,持续发展,实现人生价值。高等职业教育作为现代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首要任务就是为社会培养高层次的技术人才,培养出来的人才工作在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与技术创新的实践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应从大职教观出发,以市场需求为动力,以就业需求为出发点,在课程体系的开发及课程教学中科学把握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坚持素质教育观念,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与敬业精神。对于从业者来说,做人的道理和工作责任心、敬业精神在一定程度上比经验、知识、技能更为重要。后者可以在岗位上、在实践中逐步积累和培养,但前者必须从学校教育时抓起,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因此,要通过思想素质的教育与训练来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二)具备良好的职业适应能力。现代经济技术的发展以及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加快,使得职业变动和职业技能的更新加快,这就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必须从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出发,既努力让学生掌握各特定专业领域的知识技术,同时设置专门的课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一般能力;课程体系建设要兼顾多种专业,有利于学生知识面的拓展,做到一专多能;要将教育的侧重点放在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和如何独立地获取知识及技能上,使学生的终身学习意识和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应变能力不断强化。
(三)具备良好的团队精神。现代社会日益需要人与人、个人与社会的合作,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高等职业教育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竞争意识,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团队意识,培养谋求共赢、共同发展的优良品质。
(四)具备基本的创新能力。随着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思想的提出,技术应用创新已经成为国家迅速发展的重要途径,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应具有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创造性地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能力。高等职业教育应是创新的教育,应强调突出个性,重视潜能开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往“标准件”的培养模式和“整齐划一”的产品规格已不再适应新的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应树立“不拘一格育人才”的全新的教育思想,把创新教育作为深入教学改革的切入点。改变过去“应试教育”的倾向,从根本上解放学生的思想,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进一步拓宽专业范围,淡化专业界限。在课程设置中要削枝强干,加强综合性强、适应面广、有较强的迁移价值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的教育与训练,以此来增强学生对科技发展新趋势的反应能力与创造潜能。
(五)高职人才应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高职培养出来的学生在专业技术领域应达到中级以上水平,即能够“拿来就用”。需要指出的是,这种强调动手能力的做法并不是高职教育的专有特征,本科教育发展也在向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方面转轨。高职教育应更加突出这一特点,且在教学环节中占居的比例应更大。
三、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对高职院校提出的要求
(一)坚定不移地加强“三观”教育与人格培养。高职学生具有与本科学生相同的年龄层次及心智特,点,正处在“三
观”的形成时期,但总体来说,高职生群体有自己明显的一些特点需要关注:一是绝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家庭经济状况相对困难;二是不同程度地存在学习兴趣不浓或学习过程困难的现象;三是许多学生缺乏必要的来自父母的关心与交流,在早期心理成长中存在缺失。正视这些特点,重视对高职学生的教育与疏导,着重培养他们开拓进取、自强自立、艰苦创业的精神以及对挫折、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事关学生的身心健康与人格品质,事关培养“合格接班人”,这理应成为社会主义高职教育的头等大事。
(二)更新观念,树立创新教育观。创新是指运用个人的创造能力作用于科学技术、文学创作等领域,从而产生出新的、具有个人和社会意义的产物的活动过程。它不仅表现为对知识的摄取、改组和运用,以及对新思路、新技术的发明,还表现为一种追求创新的意识,一种发现问题并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一种善于把握机会的敏锐性,一种积极改变自己和环境的应变能力。总之,创新能力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精神状态和综合素质。正如人们认识的那样,一切都在变,唯一不变的是变化,“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高职教育要重视学生的长远发展利益,将创新意识培养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革新教育模式,启迪学生心智,训练学生思维,提升创新能力。重点是要科学构建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改变过去课程设置上的单一、狭窄现象,加强课程综合化,要根据人才市场的现实需要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潜在要求,科学地确定各类教育的结构和各类课程的比例,力争做到既重视课程的应用性,又不否定课程的基础性;既重视课程的专业性,又不否定其适应性;文理学科相互渗透,不断增加选修课程。
(三)着眼社会,培养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提升了国内竞争水平与能力,也暴露出我们在人才培养中对于加强团队合作、谋求共赢教育方面存在的不足。竞争需要发挥系统的最大功用,个人英雄主义最终只能是一场壮观的悲剧;竞争不一定导致你死我活、头破血流,也可以选择共赢的结果。因此,高职教育必须加强对高职学生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的教育与训练,为更好地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奠定基础。
(四)促进就业,加强专业应用能力培养。从专业教育的角度讲,考虑到教育年限及学生实际知识水平,高职教育培养的学生,不必追求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只需掌握专业必要的理论基础知识即可,而应强调专业技能的实用性、针对性和所学理论基础知识在实际中的适用性。无论理论基础还是实践技能都应以“必须、够用”为度,以实际应用为重点。培养的人才在实践能力上要比本科生强,理论基础的功底要比成招生扎实。总之,培养的人才既不是“本科压缩型”,也不是“简单操作型”,而是“应用型”。如讲合同法就要重点讲合同的起草、合同的审查、合同风险的防范及合同的违约救济方式等内容,不必过多阐述法理的东西,培养的学生应具有规范起草合同、审慎规避风险、有效自我维权的基本素质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