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鲁民
今年春晚小品《不差钱》很受欢迎,小沈阳的异军突起,赵本山的宝刀不老,都功不可没。几个人争着与主持人老毕套近乎,都说自己有一个姓毕的姥爷,煞是可笑。
小品内容固然是虚构的,但在现实生活中,“姓毕的姥爷”现象却相当普遍。拉关系,找靠山,想办法和“毕姥爷”套近乎的;攀龙附凤,吹嘘自己有个“毕姥爷”的;或者以“毕姥爷”亲戚身份招摇撞骗的,那可是大有人在。而且确实也大有好处,收获甚丰,怪不得一些人会对“毕姥爷”趋之若鹜,争着给自己姥爷改姓。
现如今在文艺圈里,如果谁有个“毕姥爷”当影视导演,即便演不了一号,也得演个配角;而在某些地方的官场里,如果有个“毕姥爷”坐镇,咱家孩子早晚都会出人头地。君不见,只要眼下一有人坐火箭升官,就会有无数网民通过“人肉搜索”来查他的身世背景,看他背后有没有一个“毕姥爷”,而这种搜索居然多有斩获。
深圳有个单位招聘员工,公然白纸黑字宣告,有亲戚在政府机关的优先录用。若是有个“毕姥爷”的孙子来应聘,那还不得捧到天上。最可笑的是,河南省汝州市温泉镇连疙瘩村村民鲁某在去浇地途中,疑被路旁突然倒下的电话线杆砸死,死者家属与网通公司协商时,工作人员竟然说“你家在市委没人,有人的话赔钱就多了”。市委里如果有人就能多赔钱,市委里要是有个嫡亲的“毕姥爷”,那还不一赔就赔出个大富翁来?
朝里有人好做官,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可说是国人的一个丑陋习惯,历史源远流长。最为典型的是东汉时,“跋扈将军”梁冀当权,他一家子前后封侯的有7人,有的当上皇后,6个当上贵人,出了20个将军,其余的卿、将、尹、校达57人。
现如今的“毕姥爷”现象,除了传统,更重要的还是体制的问题,管理的漏洞,风气的影响,道德水准的滑坡,这都为“毕姥爷”的茁壮成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要建设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社会,每个人都享有同样的权利,都能在公平条件下参与竞争。要把关系社会变成能力社会,就须请“毕姥爷”走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