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案例教学在学生学会生活辅导中的运用

2009-04-30 06:04王崇宝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09年4期
关键词:辅导案例心理健康

王崇宝

〔关键词〕教学案例;学会生活

一、案例教学及其独特魅力

所谓案例教学,就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组织学生对案例的调查、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等活动,教给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或道理,进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学生对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的一种特定的教学方法。关乎案例教学成败的就是教学中所使用的案例。一个教学案例就是一个对教学实际情境的描述,在这个教学情境中包含有一个或多个教学疑难问题,同时也可能包含有解决这些教学问题的方法。

有学者列举出案例教学的五个益处:案例教学的着眼点在于学生创造能力以及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它关注的是如何用更有效的方式(而不仅仅是传授、讲座)让学生获得知识;学生通过案例教学得到的知识是内化的知识,是一种“做中学”的形式;案例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表达、讨论技巧,增强其面对困难的自信心;大大缩短了教学情境与实际生活情境的差距;帮助学习者理解教学中所呈现的两难问题,对教学进行分析和反思。

以上种种益处,彰显出了案例教学的独特魅力。也正因为它的独特魅力,案例教学已经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效路径,成为新课程教学中很有成效的方式。

二、生活辅导及其对案例教学的呼唤

生活是侧重于对学生休闲辅导、消费辅导和生活适用辅导等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重要内容,重点是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情趣、乐观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生活习惯。这对于儿童将来获得幸福而充实的生活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对他们以后的个性发展、自身内涵的丰富提升、学习工作效率的高效具有有利的迁移效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中小学生的学习心理指导、自我意识指导、人际交往指导、生活与社会适应指导。生活辅导可以纳入到生活与社会适应指导的范畴。

对学生进行生活方面的辅导,诚然是必要的。但是,生活二字的含义太广,教师在辅导时不可能面面俱到。另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的时间是有限的,在有限的时间内要想取得长效的成果,这就需要选择一种适当的途径,而案例教学的很多特点、功能恰恰符合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

三、新课程下案例教学在学生生活辅导中的运用原则

(一)实事求是原则。案例是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教师的描述必须如实地反映实事。这种描述是一种如实地叙事,而非文学性的演绎,不需要过度的夸张,只要将需要的事例如实在适当的时候描述出来即可。

(二)时效性原则。案例教学中的教学案例有一定的时效性,这些案例在使用时必须是时下的。就拿应激性训练来说,对学生进行灾难危机预防干预,使用“512”四川地震这个案例要比唐山大地震显得更有说服力。当然,有些案例还需要就近选材,案例就发生在身边,这样就更有说服力,更加显得真实可靠。

(三)适用性原则。在对学生进行生活辅导的时候,所选择的案例要具有代表性、针对性,这也是一种常识。进行安全常识心理辅导时,不可能选择帮助他人的事例,这是浅显的理解。较为深层的理解就是,在选择的时候,要明晰对学生进行辅导的具体方面,如在开展防盗方面心理辅导的时候不能选择与地震、火灾等方面的案例。

(四)可操作性、实践性原则。所选择的案例并非凭空捏造,而是要贴近学生生活。教学案例描述的是教学实践。它以丰富的叙述形式,向人们展示了一些包含有教师和学生的典型行为、思想、感情在内的故事。教学经验告诉我们,空前拔高学生不熟悉的案例很容易让学生产生排斥心理,而那些较为熟悉的、准确的案例易被学生理解接纳。

四、以一节“学会生活”主题活动课为例,分析案例教学的使用

以《想法不同,心情不同》为例。这次心理辅导课设置的目标是:使学生了解“合理化”的心理调控价值,帮助学生及时从消沉、苦闷中解脱出来。笔者采取一个传统的案例为导引,把问题衍生出来。

有一位老奶奶,他有两个儿子。一个儿子开了一家鞋店,另一个儿子开了一家卖伞的商店。当晴天的时候,她担心卖伞儿子的生意不好,当阴天下雨的时候,她担心卖鞋儿子的生意不好。弄得这个老奶奶整天心情都不高兴。

随后设置一个问题,引发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怎么帮助她呢?”

学生针对这个故事进行讨论,不同的观点呈现出来,教师进行适当的点拨,去粗取精。然后进入第二个环节,根据学生中存在的现象提取出下列案例:

(1)本次评选三好学生和优秀少先队员,小明没有当选,应该怎么办?

(2)不久前小红与同学发生了一些摩擦,心里不痛快,我们该怎样帮助她?

(3)刚买的一本画册不小心丢失了,觉得很遗憾,应该怎么办?

以前文述及的案例为思维蓝本,以学生的集思广益后的观点为方法,来解决生活中出现的三个真实案例。

在进行本次辅导之前,笔者对学生进行了调查分析。由于部分学生存在钻牛角尖的现象,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和交往,因此很有必要对这类问题进行辅导。而笔者所提取的三个案例也是经过和其他教师细致分析思考后而确定的“应用案例”。这些案例不需要学生从中得出什么观点,而是学生对前面所讨论观点的进一步升华应用,进而使学生得到合理的体验。学生们能够通过采用“合理化”的方式,缓解个人遇到的不愉快情绪;能够做到与好朋友一起,共同寻找克服消极情绪的有效方式。这是本次心理辅导的最根本的目标,而在课后,笔者回访发现,大部分学生能够实现这一目标。

五、对号入座:学会生活辅导中需要规避的现象

对学生进行学会生活方面的辅导时发现,如果使用的一些案例正好是学生周围的或者生活中的事儿,学生很容易会联想到案例的原型是谁。当说到这个案例的时候其他学生会不由自主地看向这个案例的“原型”。即使案例的主人公的姓名已经做了处理,一旦在使用这个案例时,案例的原型往往会低下头,显得不好意思。可以看得出,学生对号入座了。而这种情况很有可能会给学生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在对学生进行学会生活辅导的时候,需要规避学生对号入座行为的产生。

针对这种情况,教师有必要对学生进行提前的声明或者提示,不要让学生对所使用案例对号入座。另外,教师也可以对某些案例进行合理的演绎,使案例一定程度上“面目全非”,但却能如实反映事情的本质。当然,也可以等上一段时间,当学生对这类事件已经淡忘或者对它的记忆已经模糊时,然后再使用,这样也会取得很不错的效果。

案例教学确实有着很大的魅力,但却不是万能的。它不能取代心理健康教育的其他一些方法,比方说心理剧、心理游戏等等。案例教学引入学生学会生活辅导这一专题是一个理性的思维和考量,有的时候效果很理想,但却不是时时刻刻都是理想的,所以不能随意夸大案例教学的作用和使用范围。案例教学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较高,要求教师必须经过良好的训练。案例教学是建立在一定的认知水平上的,由于学生知识经历的局限性,因此在进行案例教学时,必须要对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铺垫和拓展。

参考文献:

[1]陈美玲,孟繁胜.案例教学在心理辅导活动课中的应用策略[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8,(11)(下半月).

[2]吴增强.现代学校心理辅导[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8,5.

[3]李日兰.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J].教学与管理, 2003,(6).

[4]郑金洲.案例教学指南[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5]江海燕.中小学心理教育基本原理[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7.

[6]郑金洲.新课程课堂教学探索系列——互动教学[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

[7]孙军业.案例教学[M].天津教育出版社,2004.

(作者单位:山东省烟台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第八小学。电邮:wangchongbao@yahoo.com.cn)

编辑/于 洪 终校/李益倩

猜你喜欢
辅导案例心理健康
登鹳雀楼
十二星座家长怎样辅导作业
样板案例
“自然态”科技创新辅导之无心插柳
NSE 9A-Module 4-Unit 2案例设计
生涯规划团体辅导课程开展研究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稿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