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忠东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工程项目建设规模也在逐年扩大,工程施工安全事故也就成为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1993年,建设部在《中国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条例》,进一步明确了建设、监理、施工等各方责任主体的安全生产责任。对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参与建设的各方责任主体必须形成一个安全工作齐抓共管,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体系。
一、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管理体系的基本概念
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要确保安全生产,就必须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和方法对安全管理工作的总体进行研究和分析,从而在整体上把握和认识安全工作的本质和内部规律,从安全总目标的需要出发,结合工程特点,提高安全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能,使安全管理工作走向规范化、系统化、程序化。通过这个完整的工作体系,来保证安全工作的持续、稳定。
(一)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安全生产保证制度的核心。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企业各级人员的安全岗位职责,是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安全管理体制及实现安全目标的关键。管理体系的实施和运行是为了实现工作的总体目标。依照企业总体工作目标、机关科室、生产基层单位、生产岗位依照其基本工作划分应承担的安全责任。将各自的安全工作纳入整个体系中,随着机构的调整、岗位职责的变化及上级对安全生产的要求,及时修订、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同时应建立起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核心的一整套安全生产保证制度。只有人人讲安全、事事讲安全、安全工作才能落到实处。
(二)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
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规范是安全工作科学管理和现代化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需要。为此始终要把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规范、健全与安全工作的原则、任务、措施、目标相结合。
1.将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到每一个岗位,每一个人,责、权、利一致的原则。权是安全管理职责得到有效履行保障;利是动因,充分调动安全管理工作的每一个参与者的积极性。
2.将安全管理目标进行分解,凡事预则立,目标分解的工作就是一个预的过程,把一切可能发生的问题预在每一个细节,项目经理作为工程项目的安全第一责任人,无论从时间上还是精力上都不可能做到预在每一个细节,这就要求项目经理要按项目组织架构,以宏观的角度将管理对象(通常是:人员、机械、防护设备、设施,施工工艺、作业环境)分解到相应的管理者,项目经理进行统筹协调。
3. 合理考核,奖惩分明。对所参与项目部安全管理的人员进行相应的绩效考核,既是对集体管理工作成果的肯定,也是保障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必要手段,通过合理的考核可以对前一阶段的管理工作进行总结,管理中存在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同时对绩效差的进行适当地处罚,对管理绩效好的进行适当的奖励有利于充分调动大家的管理积极性。
4.形成定期机制,对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进一步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培训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不一定要求什么时候都是书本知识的灌输,比如,我们在宜新路综合发展项目(有酒店、商住楼多座)中,我们每个星期六下午,都会安排一个小时的时间组织各工号的管理人员,或坐下来交流汇报下本周的工程安全管理状况,主要存在的问题;或组织大家一起到做得较好的工号参观学习,大家在交流、探讨过程中,业务素质际上也或多或少的得到了提高。
二、影响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因素
影响工程施工安全的因素很多, 大致可以从三方面进行概括。人的因素,安全防护设备、设施的因素,作业环境因素等。
(一) 人的因素对工程施工安全的影响
概括地说,安全管理就是以生产劳动中的人(包括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为中心,从保证生产安全、防止事故、减少人身伤害的角度,研究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人的活动规律,用科学的方法改进安全管理工作,充分调动人的能动性提高安全管理效果,因此,在安全管理工作中必须把人的因素放在首位,体现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这也就是人本原理。
(二) 安全防护设备、设施的因素
安全防护设备、设施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对于确保作业区影响范围内的人员安全,其作作用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在不完全成熟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我们不愿看到或听到的事情时有发生,其实这跟安全防护设备、设施的投入是密切相关的。概括的说应从:选购、贮存发放、和使用三个方面来进行管理。
(三)影响施工作业安全的环境因素
影响施工作业安全的环境因素主要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方面来考虑。
1.自然环境:影响建筑施工安全的自然因素主要有异常的气象条件,如冬天的寒冷低温、夏天的高温酷暑、雷雨、南方地区的台风等,因为这些自然条件通常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此我们在组织施工前应充分考虑这些不可抗因素对施工的影响,必要时做好设备、设施的保护工作,并停止施工,以确保人员的安全。
2.人文环境:人文环境可以定义为一定社会系统内外文化变量的函数,文化变量包括共同体的态度、观念、信仰系统、认知环境等。人文环境是社会本体中隐藏的无形环境,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民族灵魂人文环境是当今最时髦最常用的—个词汇,它的产生和广泛使用适应了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客观需要,实际就是指人们周围的社会环境。
三、施工现场的危险源管理
施工现场对人员造成伤害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高空坠落 物体打击 机械伤害 触电 坍塌 以及中毒(偶尔发生在一些特殊作业环境,如:人工挖空桩,随着这一工艺的逐渐淘汰,如今行业内多称五大伤害),而构成这些伤害的根源往往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因此我们应从这几个方面着手,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全面布置,重点管理,建筑企业重大危险源控制是企业安全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有以下几部分组成,危险源的辨识、危险源的评价、重大危险源的确定、重大危险源的管理等。
(一)施工现场的重大危险源辨识
建筑施工现场危险源是指导致事故发生的根源,是具有可能意外释放的能量和(或)危险有害物质的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包括各种专项施工)构成施工现场危险源的项目很多,可以说《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分标准》JGJ59-99所函盖的12大项中每一款不完善都构成危险,有心者统计过超过1200项。因此要求我们在管理过程中要有重点,对一些事故一旦发生,很容易造成群死群伤的项目我们必须列为重点的监控项目。危险源辨识的依据各种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是进行危险源辨识的重要依据。要进行危险源辨识,首先应收集与本组织的活动、人员、设施有关的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要做好危险源的辨识,还应组建好辨识小组。辨识小组各专业人员都应有人参与。
1.危险源辨识要求 a 考虑常规和非常规的活动; b 考虑所有进入施工现场及生活区的人员(包括合同人员和访问者)的活动; c 考虑施工现场及生活区的设施; d 考虑三种状态:正常(如生产)、异常(如停机检修)和紧急(如火灾)状态; e 考虑过去出现并一直持续到现在的(如由于技术、资源不足仍未解决的或停止不用但其危险依然存在)、现在的和将来可能出现的危害情况。
2.危险源辨识方法:直接经验法和系统安全分析方法。a直接经验法:对照有关标准、法规、安全检查表,或依靠分析人员的观察分析能力,借助于经验和判断能力直观地评价对象危险性和危害性的方法。经验法是辨识中常用的方法,其优点是简便、易行,其缺点是受辨识人员知识、经验和占有资料的限制,可能出现遗漏。为弥补个人判断的不足,常采取专家会议的方式来相互启发、交换意见、集思广益,使危险、危害因素的辨识更加细致、具体。b、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即应用系统安全工程评价方法的部分方法进行危害辨识。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常用于复杂系统、没有事故经验的新开发系统。常用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有事件树(ETA)、事故树(FTA)等。
3.危险源的风险评价:危险源的风险评价是重大危险源控制的关键措施之一,为保证危险源评价的正确合理,对危险源的风险评价应遵循系统的思想和方法。风险等级针对建筑施工的特点将施工现场的危险源分为重大和一般风险两类。
4.风险评价依据 a、 法律、法规的符合性;b、 危害和事故伤亡的程度、规模;c 、发生的频率;d 、相关方关注程度;e 、财产损失额度;f 、公司信誉的影响程度;g 、降低风险的难度。
5.风险评价方法:a、定性评价:这种方法是依据以往的数据分析和经验对危险源进行的直观判断。对同一危险源,不同的评价人员可能得出不同的评价结果,思想难以统一。但对防治常见危害和多发事故来说,这种方法比较有效。施工现场重点防治的“五大伤害”(高处坠落、触电、物体打击、机械伤害、坍塌),就是在对以往安全事故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的。b、定量评价:这种方法是对危险源的构成要进行综合计算,进而确定其风险等级。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各有利弊,施工企业应综合采用,互相补充,综合确定评价结果。当对不同方法所得出的评价结果有疑义时,应本着“就高不就低”的原则,采用高风险值的评价结果。在严重不符合职业健康安全法规下,符合下列情况之一,可判断为不可承受风险。 ⑴ 可能造成死亡事故;⑵ 重大以上设备事故; ⑶ 可能发生重伤事故; ⑷ 会引起停止施工。在不符合职业健康安全法规下,符合下列情况之一可判断为一般风险。 ⑴ 可能造成轻伤事故;⑵ 相关方有合理抱怨或要求。
(二) 施工现场的重大危险源管理
重大危险源的确定经过风险评价,判断出重大危险源和一般风险。并对建筑工地重大危险源予以公示。一般情况下建筑企业的重大危险源主要有: 基础工程深基坑、隧道、地铁、竖井、大型管沟的施工等;重大危险源的管理在对重大危险源进行辨识和评价后,应对每一个重大危险源制定出一套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通过技术措施、组织措施对重大危险源进行严格控制和管理。
1. 制订重大危险源控制目标和管理方案针对所确定的重大危险源企业应制定重大危险源控制目标和管理方案,每一项重大危险源都要有控制措施、目标、管理方案、实施部门、检查部门、检查时间。
2.实施重大危险源的风险控制关键在于措施及方案的落实,在施工过程中,按制定的措施、控制目标和管理方案控制重大危险源的是有效地遏制各类事故发生、是建筑施工企业创造良好的安全环境的必要条件。
四、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各阶段的安全管理
前文阐述了影响工程施工安全的主要因素及应重点监控的内容;我们知道,建筑施工有其多变性的点,一些不安全的行为或被忽视的小问题,往往是重大安全事故发生的诱因,而这些行为过失的存在,在不同的施工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出现的频度也不同,有些隐患在其他阶段根本就不存在,因此,我们在管理资源的配置时要充分考虑其阶段性特点。
(一)基础工程施工阶段
基础施工阶段除了前文所述的重大危险源应重点监控外,有一些很容易被忽视的问题,如:潮湿环境下的施工用电安全,按照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规范要求,必须使用15mA/0.1S的漏电保护装置,但在施工现场很多情况误用30mA/0.1S的漏电保护器。
(二)主体工程施工阶段
主体工程施工,是整个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工作量最大的阶段,随着进度的推进,各种机械进场,临时作业环境的不断改变,安全管理工作容易顾此失彼,确保安全管理体系程序化的运行为重中之重了。在这一阶段有几个工作重点要把握:
1.各种安全设施的安装验收工作一定要落实,如脚手架的连墙件、临边洞口的防护、垂直运输工具安装后的试运行等等,这一环节留下隐患往往影响此后的整个施工过程,一旦遇上诱因,其结果就是:隐患+诱因=事故。
2.专业性较强的工作一定要确保专业工人到位,如电工,机操工,等。
(三)装饰、安装施工段
进入装饰、安装施工段,一些专业性较强的项目开始进场,比如:电气安装工程,往往他们的临时施工用电是最不规范,隐患最多。而且此时人的安全意识开始松懈。事故的发生很多时候就出现在这个阶段。
五、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探讨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全国的建筑市场有了长足的发展,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有明显的提高。同时,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率也有所下降。施工现场的文明程度较之以往也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应该看到,现在还有不少的施工现场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安全隐患,有许多危险源没有真正受控。根据本人多年来在建筑施工管理岗位的经验,建筑市场尚有管理空白点。
由于建筑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不少建筑公司为拿到工程不惜恶意压价,用于安全生产的经费是忽略不计的。一旦中标,用于安全生产的必要设备、器材、工具等无力购置,于是,能省的省、不能省的就拖,如前文所述,拖过关就是盈利。从而导致施工现场十分混乱,大大增加了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罗云、程五一,现代安全管理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年5月
2.朱春瑞,做优秀的安全管理员广东经济出版社2008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