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世飞
摘要:本文通过影响工程机械使用性能及故障的因素的分析,提出了解决与预防工程机械使用性能故障的措施,以保证工程机械的较高使用率与较长使用寿命,努力用最低的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工程机械 使用性能 故障 措施
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迅速发展,各种工程机械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被广泛地应用,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大提高了工程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但是由于受到各种条件和故障因素的影响,严重制约了工程机械的有效使用。
一、性能与故障分析
1、做好工程机械的维护保养
工程机械的维护保养质量是工程机械使用的前提和基础,工程机械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机械内部零部件磨损,间隙增大,配合改变,工程机械应有的静平衡和动平衡被破坏,工作稳定性、可靠性和机械的工作效率都显著下降,甚至会造成某些总成和零部件的永久性伤害。
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在使用前和使用过程中,要检验机械设备的运行情况,安全机构及各零部件的连接、紧固、润滑等。机械设备在使用期间要做到机器、工具、现场干净,油、水、气、电不漏,技术状况完好,安全可靠,任何人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开动他人专管机械设备,不得随意拆换机械设备零部件,禁止机械设备带病或超负荷作业,不准在无作业条件、燃油料不合格的情况下强制使用机械设备,不得冒险作业,非运输机械长途调迁不得自行。
保养间隔期:大中型机械设备一般应采用三级保养制。对于关键、技术密集、稀有的进口机械设备,应参照厂家保养手册要求进行保养。小修是无计划的零星修理,应与保养结合进行。对新进和经过大修、改造和重新安装的机械设备,要进行检查鉴定和试运转,试验合格或经过走合保养后,再正式投入使用。
各企业要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加强对工程机械的维护保养的管理力度,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按时按级做好工程机械的维护保养工作。定期进行维护保养情况检测,并认真做好工程机械的维护保养记录。
2、提高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广泛应用,工程机械的种类更加齐全,结构更加复杂,对工程机械操作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操作人员不仅要懂得工程机械的结构组成、原理、性能、操作技巧,而且还要有工程机械的故障快速诊断和维修能力。机械设备操作者和修理者,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保修规程、、交通法规和工程施工规范。机械设备的安全防护装置必须完整可靠。新工人在操作前,必须进行安全教育,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操作人员良好的技术水平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工程机械的利用率和完好率,避免因人为因素造成工程机械的损坏,缩短了工程机械的维修时间和维修周期,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
3、改善施工现场的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中的酷热、严寒、雨雪、风力和海拔高度等因素都会对工程机械的正常使用造成很大的影响。工程机械在酷热、严寒等条件下使用时,都应该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工程机械进行保护,并根据实际情况对设备的一些参数进行必要的调整。风力的大小对工程机械的正常工作有很重要的影响,风力过大时设备的输料传送带就会发生跑偏,严重时会发生输料传送带扯裂或是输料皮带架倾斜、倒塌等现象。
4、更新工程机械设备的能源装置
由于现在的大型施工机械的功率都在上百千瓦到几百千瓦不等,因此对工程机械提供动力的能源装置的安全性、稳定性和经济性就有较高的要求,工程机械开机前应对能源装置进行系统的维护保养和检查,对发电机的输出功率、工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进行全面的检查,为设备的正常工作提供强劲的动力支持。
二、应对措施
1.避免不利因素的影响
首先减少温度的影响。在工作中,各个零部件的温度都有各自要求的正常范围,如一般冷却水的温度为80~90℃,液压传动系统液压油的温度为30~60℃,低于或超过此范围就会加速零件的磨损,引起润滑油变质,造成材料性能变化等等。试验表明,各种工程机械的主传动齿轮和轴承在一5℃的润滑油中运转比在3℃的润滑油中运转,磨损要增大10一12倍。但当温度过高时,又会加速润滑油的变质,如机油温度超过55一60℃时,油温每升高5℃,机油的氧化速度将提高一倍。
为此,工程机械在使用过程中,一要防止低温下进行超负荷运转,保证低速预温阶段的正常运行,使机械达到规定温度后再进行行驶或工作,不要因为当时不出现问题而忽视其重要作用;二要防止机械在高温下运转,机械运行过程中要经常检查各种温度表上的数值,发现问题立即停机进行检查,发现故障及时排除。
其次减少机械杂质的影响。机械杂质一般指的是灰尘、土壤等非金属物质和工程机械在使用过程中自身产生的一些金属屑、磨损产物等。这些杂质姗旦进入机械内部,到达机械的配合表面之间,其危害是很大的。据测定,润滑中机械杂质增加到0.15%时,发动机第一道活塞环的磨损速度将比正常值大2.5倍;滚动轴随进入杂质微粒时,其寿命将降低80~9既因此,对于工作在环境恶劣、条件复杂场所的工程机械来说,一要使用优质、配套的零部件及润滑油、润滑脂,堵住有害杂质的源头;二要做好工作现场的机械防护工作,保证相应机构能正常工作,防止各种杂质进入机械内部。对出现故障的机械,尽量到正规的修理场所进行修理。现场修理时,也要做好防护措施,防止现场修理时更换的零部件在进入机械前受到灰尘等杂质的污染。
最后减少各种腐蚀作用。金属表面与周围介质发生化学或电化学作用而遭受破坏的现象称腐蚀。这种腐蚀作用不但会影响机械外表设备的正常工作,而且会腐蚀到机械内部的零部件。如雨水、空气中的化学物质等通过机械零部件的对外通道、缝隙等进入机械内部,腐蚀机械零件内部,加速机械磨损,增加机械故障。由于这种腐蚀作用有时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容易被人忽视,因而其危害性更大。
在使用中,管理和操作人员要根据当时当地天气情况、空气污染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小化学腐蚀对机械的影响,重点是防止雨水及空气中化学成分对机械的侵入。
2.维持正常的工作载荷和性质
工程机械工作载荷的大小和性质对机械的损耗过程有着重要的影响。一般来说,零件的磨损随负荷的增加而成比例地增加。当零件承受的载荷高于平均设计载荷时,其磨损将会加剧。另外,在其他条件相同时,稳定的载荷比动载荷下磨损要小,故障要少,寿命要低。试验表明,发动机在不稳定载荷下工作与稳定载荷下工作比较,其气缸的磨损将增大2倍。在正常负荷下工作的发动机,其故障发生率较低,且寿命延长。
保证正常的工作载荷主要取决于操作手对工程机械的使用。一要注意不能在超过机械所能承受的最大负荷下进行工作,作为工程机械管理人员,在指定操作人员时,要把工程机械随机资料及操作手册等交给操作手,使其能正常在掌握机械性能及操作规程。二要尽量保证机械负荷的均匀加减,使机械处于较为平缓的负荷变动,具体地说,就是要较为均匀地加减油门,防止发动机、工作装置动作的大起大落。
3.提高组织管理水平
随着材料科学及设计制造技术的发展,工程机械上采用了许多新技术、新材料、新结构,要求机械的技术保障与管理工作更科学、更完善。为此作为工程机械的组织管理人员及操作人员,一要注意保证机械在运输及保管过程中防止机械的损伤、变形、腐蚀等。二要严格机械的日常维护工作,使机械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三要教育操作人员正确的使用和操作各种工程机械,减少和防止人为失误引起的机械故障。四要精心保养机械,要做到正确合理地进行定期与不定期保养,保持机械的清洁、干净,定期检查机械的技术状态,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对于松动和失调的零部件及时紧固和调整,对一些易损件进行预防性的更换等。
4.做到适时维修
所谓适时进行处理一是要按照维修保养规程,对机械进行定期的保养与修理,各种等组的保养与修理必须按要求进行。现有的各种保养与修理规格是多年实践经验的总结,是有其科学性与合理性的,在没有重大的技术进步与革新的情况下,这些规程对工程机械维修与保养的指导是绝对性的,必须遵照执行。二是在使用过程中要加强对工程机械的定期与不定期检查,及时了解机械的运行情况,对临时出现的故障,要及时进行处理,不要因故障小、不影响使用而延误维修时机,酿成更大故障。
总之,只有掌握了影响施工机械性能的各种故障因素,采取有效的解决与预防措施,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一定能做好更加充分的准备和预防工作,提高工程机械的利用率。◆
参考文献:
[1]易新乾. 工程机械维修市场运行模式的重大变革及相应对策[J]. 工程机械与维修, 2006,(02)
[2]李斌。工程机械现场的应急维修工程机械与维修工程机械与维修[J].2009年 03期??
[3]网文. 追求人、机、环境之和谐将在未来国际工程机械发展中占据主流[J]. 机电信息, 20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