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过程中美丽的休止符

2009-04-29 07:17蓝莹莹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2009年4期
关键词:休止符杯子同桌

蓝莹莹

在音乐中,休止符是一个美丽的音符,能让乐音保持静默的状态,以一种特殊的方式来创设“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意境。

最近我上了一堂实验习作课。课堂上我和学生一起做实验,通过质疑、验证、明理等环节的安排,巧妙地设计了实验过程中的“休止符”,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一个美丽的休止符——顿出习作中的“真情告白”

我拿出准备好的杯子、纱布、水和皮筋,准备实验了。当我在杯子中注满水,盖上纱布,用皮筋扎紧后,我让学生猜猜如果现在将水杯倒过来,会有什么结果?大部分孩子都说当然是杯子里的水全部倒光了,有的甚至让我在地上放个水桶,接着水。实验马上就要开始了,为了调动孩子们的情绪,我让他们倒计时,“三、二、一”。本该将杯子倒置的我,突然停止动作。

师:孩子们,我有点紧张,你们呢?什么心情?

生:我也很紧张,我担心水会倒在地上,实验就失败了。

生:我的心扑通扑通地跳个不停,好像快要跳出来了。

生:我感觉自己和老师一样紧张,有点不敢看。

生:有种快要窒息的感觉,不知道这个实验的结果是怎样的。

孩子们纷纷表达自己的感受,我暗暗高兴,将刚才孩子们说的话不动声色地写到了黑板上。这样不露痕迹的停顿,将孩子们在体验过程中真实的感受呈现了出来,为习作中的心理描写做好了铺垫。

第二个美丽的休止符——顿出习作中的“千姿百态”

第一次的停顿让孩子们兴致勃勃地表达了自己在体验过程中的感受,但实验过程中还有很多值得记录的东西,于是我设计了第二个“休止符”。

师:为了让实验能够更顺利地进行,我请两位同学上来帮忙。

请上两名同学,并轻声交代:“你们看看在老师实验的过程中谁的表情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再次实验。“三、二、一”。我做了有一个明显的杯子倒置过程,但是中途又突然停顿。

师:说说在这个过程中,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生(在台上的):我看见柳仁平闭上眼睛都不敢看了……

生(在台上的):我看见我的同桌用手捂住嘴巴,差点就叫出声来。

师那你们有没有看到自己身边同学的表情?

生:我听见后面有同学在尖叫。

生:我看见王安纲张大嘴巴,两眼瞪得大大的,一动不动地盯着杯子。

生:我看见我的同桌伸长了脖子,眼睛紧紧地盯着杯子。

生:我的同桌皱着眉头,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好像对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有点怀疑。

生:我的同桌刚才都站起来了,脖子伸得长长的,唯恐漏掉什么实验环节呢!

孩子们在实验过程中的神态表情可以说是“千姿百态”。他们在体验着实验的过程,也在感受着习作的过程。又是一组很好的描写孩子们表情的句子,我一边听他们说,一边将关键字列到了黑板上,为习作中最生动的神态描写做好了准备。

第三个美丽的休止符——顿出习作中的“无限遐想”

吊足了学生的胃口,终于在孩子们热烈的倒计时中,将杯子倒置过来,水没有从杯子中漏出。我看到了一张张表情丰富的脸。于是引出了第三个“休止符”。

我将杯子倒置,在教室里转了一圈,让每个孩子都看到我手中的杯子。

师:你想说什么?

生:我想说这真是太神奇了!

生:我想说的是:我有点不相信科学了。

生:太不可思议了,这怎么可能呢?

生:明明看见的是薄薄的纱布,为什么有这么神奇的力量呢?

生:我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生: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揉了揉,再看,还是不敢相信。

生:我觉得这里面一定有什么科学道理。

一堂实验作文课,三个美丽的休止符。在停顿过后,引出一句句真实的感受,牵出一个个生动的神情,描绘出最朴实、最动人的文章。

猜你喜欢
休止符杯子同桌
换同桌
音止意不止,声断情不断
音止意不止 声断情不断
杯子
粘在一起的杯子
同桌有病
羡慕我同桌
神奇的杯子
画说乐理(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