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凯锋
在海辉软件进入上市冲刺的关键时刻,52岁的创始人却离开了这个他苦心经营12年的企业,他舍得吗。
和李远明5年前的预期一样,2008年海辉软件国际集团(下面简称海辉)的收入将超过1亿美元。作为创始人,李在过去的12年里完美地定义了这家软件服务外包公司的发展方向和节奏,但海辉的未来,却已不再由他决定了。
2004年和2006年,海辉先后进行了2轮达数千万美元的融资。与此同时,海辉也引进了一批职业经理人。先是2006年7月,前惠普高管、新加坡人卢哲群出任海辉CE0,李远明退居董事长。2007年12月,前惠普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孙振耀取代李远明出任海辉董事长,李则进一步告别董事会,只担任海辉的高级顾问,不再直接涉足海辉的业务。
3个月后,李远明出任另一家软件外包公司的董事长兼总裁,这家原名为爱特维尔、现改名为百易软件的公司,与2000年前的海辉软件颇为相似:数百人的规模、业务主要面向日本市场,或许可以这么说,52岁的李远明又重新走上了创业之路。
初看上去,这似乎是又一个创始人在公司被投资人控制后,被职业经理人取而代之的故事。就像当年苹果创始人乔布斯被自己找来的总裁斯卡利(JohnSculley)赶走一样。但中国毕竟不是美国,海辉的故事同样与其成长的环境息息相关。
如果按照李的说法,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他“自己的选择”——很难说李完全向记者袒露了他的内心,但至少可以相信,从海辉到百易,李远明并非是另一个逼宫故事的悲剧性主角。
往事如烟
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礼贤路,百易是35号,海辉是33号,比邻而居。在海辉软件2005年搬到现在的海辉大厦前,就在百易现在的办公楼里办公,正是在这栋4层小楼里,当年的海辉软件迅速发展,成为国内外包企业的领头羊之一,李远明在出任百易董事长兼总裁之后,选择将办公楼搬到这个福地,自然是希望能复制这种成功,一位跟随李远明已经9年的老员工透露,百易的目标是成为华信、海辉之后的第三家大连外包龙头企业。
李远明毕业于大连海事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1991年,日本川崎重工在大连设立子公司川崎重工(大连)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李远明担任中方经理,这家公司主要为母公司开发软件。1996年合同期满后,李可以选择回海事大学继续做老师。但在5年的公司经历之后,平淡的学校生活显然已经对李失去了吸引力,而且他看到了软件外包在未来的发展潜力,李决定自己创业。
1996年11月,李远明在大连海事大学内创建海辉软件公司,包括他在内的7个最初员工全部是海事大学的职工,并且都在川崎重工工作过。海辉初期的投资为20万元,主要来自于香港的一个投资人,最初的股份比例如下:海事大学20%,李远明个人25%,投资方是55%,但是李很快把自己的25%的股份全部无偿赠予了海事大学,所以海辉的股权结构变成海事大学占45%,投资方占55%。
“我为什么要把自己的股份送给海事大学?现在你们这些年轻人可能理解不了,对当时的我来说,这很自然。因为我是海事大学的职工,这些股份我当然应该给海事大学。”2008年12月9日,李远明对《创业家》记者说。
按照现在流行的观点来看,创始人过早失去所创公司的控股权对公司并不是一件好事。因为创始人的股份太少就会失去对企业的“拥有感”,也可能只会以打工者的心态去做事。这其实对投资者而言,也未尝不是一种潜在的风险。
也许,当时刚满四十岁的他所想的就是为企业争取一顶“红帽子”。毕竟,他是要去做成一件自己热爱的事情,而其对于一个现代股份制公司的理解又远未达到“不惑”的境界。直到今天,李远明还保留着作为海事大学老师和管理人员的身份。
1998年,海辉已经取得了不错的开局,获得了一些来自日本的业务,但公司的发展需要进一步的投入,在海事大学的支持下,李远明和他的团队投入了一些资金,这才开始真正持有公司的股份,总的持股比例约在20%~30%之间。此后海辉分别在2004年和2006年获得过两轮投资,李远明及其创业团队的股份逐步稀释。在这过程中,李从来没有在海辉达到控股的地位,一直只占有少量股份。
从那之后,“大连海辉”逐渐蜕变成“海辉国际”。根据今年5月国际著名数据公司IDC发布的市场报告,在中国本土IT离岸软件开发提供商前10强排名中,海辉位居第二。同时,海辉也是中国唯——家在美国、欧洲、日本和韩国四大市场,全部入围前五名的IT外包服务提供商。目前,海辉的欧美业务和亚洲业务各占50%,这在对日外包为主的大连十分罕见。如果不是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万事俱备的海辉也许2008年已经顺利登陆纳斯达克。
今天海辉的董事会中,除了孙振耀和卢哲群两位经理人之外,还有两位风险投资商GGV和集富亚洲的代表和一位外籍独立董事。而海辉的官方网站上,已经找不出太多李远明的痕迹。在李淡出海辉的同时,最初追随李的6名创业元老也全部离开了海辉。
道路与梦想
2008年5月31日,百易软件与大连高新区、日本JBCC公司举行合资签字仪式,JBCC、海融基金(由大连高新区、国家开发银行共同出资成立)入股百易软件,百易软件正式走上台前,作为新任董事长和总裁,李远明对百易软件的定位提出了新的概念:做中日之间IT服务的“桥梁公司”,专注于对日业务。
百易的“桥梁公司”新战略常常被解读为李远明与海辉软件管理层在战略上存在分歧的一个证明,外界相信,正是这种分歧让李在失去对海辉的控制权之后,最终选择重新创业。
李远明并未正面回应过外界的疑问,“我的股份虽然不是很多,但是海辉发展的12年,没有人真正干预过我,大家都在支持我。引进投资是公司发展壮大的捷径,投资者进来之后,在理念上会不会产生分歧?当然会有,但是不是因为理念分歧、又没有了控制权,股东把我排挤出去了?我想作为创始人,如果我不选择这条路,实际情况是谁也排挤不出去。”李远明强调。
但李不愿再多谈海辉,“我现在主要在做百易,海辉的事不必多说,说多了对我自己不好,对海辉也不好,有些事情还不到说的时候。”
海辉方面也拒绝了《创业家》杂志的采访请求,理由是海辉的业务已经全球化,董事长和CEO卢哲群绝大多数时间都不在大连。
事实上,海辉海外业务的多元发展,正是出自李远明本人的设计。2002年6月,海辉被通用电气(GE)指定为其在中国的首家“全球开发中心";2003年3月,海辉成为中国首家整体通过SEI-CMM5级的软件企业,获得了进军全球软件外包服务市场的资格:2003年11月,海辉在美国亚特兰大设立子公司;2005年,海辉收购了北京的天海宏业国际软件公司和香港的科森信息技术(亚洲)有限公司,前者以软件测试业务见长,后者是一家咨询服务提供商,合并组成海辉集团,这是国内软件服务外包领域第一起大规模的并购。
海辉之所以有能力进行这样大手笔的收购。是因为其在2004年获得了集富亚洲(JAFCO Asia)、英特尔资本(Intel Capital)及纪源资本(Granite Global)的投资。李远明不仅早早着手海辉进军欧美的计划。此后又大规模的融资和并购,引入职业经理人。为国际化发展铺路。可以这样说,如今海辉的发展方向,几乎完全是按照2003年李远明制定的5年规划在走。但既然如此,李为什么还要重新创业?
“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我的兴趣和志向,我本人一直愿意做中日之间的业务,这是我所擅长的。另外一个,坦率地讲,海辉再进一步的发展,我的精力和能力,包括阅历都不够,我不具备操作一个国际级大公司的能力。公司要去纳斯达克上市,但我对英文不熟,也几乎完全不了解美国的资本市场、法律。如果我是三十几岁,那我可以继续充电学习,但我已经是这个年龄的人,与其赶鸭子上架,还不如潇潇洒洒去做一个普通人,除非这个人私心很大,或者自尊心、虚荣心太强,我不是这种人。”李远明平静地说,“对我来说,重新创业是一个放电的过程,可以实实在在地把我已有的经验、教训发挥出来。”或许可以这样理解李远明的故事,李在2003年甚至更早之前就让海辉拥有了一个国际化的梦想,但在实现梦想的道路上,李主动或者被动地意识到,自己并非是让这个梦想变成现实的最合适人选,因此他不得不为这个公司找到更合适的人选——海辉管理层的职业化正是李本人的建议——然后离开自己一手创建的公司,并再次踏上自己钟爱并熟悉的领域。
“有人觉得海辉都做到这个地步我还离开,很可惜,甚至难以理解。世界观和我一样的人不会问我这个问题,我清楚地知道自己往前走的每一步意味着什么,每一步都是我自己心甘情愿的。”李远明说。